[一、姓氏源流 介(Jiè)姓源出有3: 1、出自夏朝末年大夫介之窺之后,以祖名為氏。夏朝末年夏桀在位君主(約公元前1818-公元前1766年)時,有大夫介之窺,其后代以祖名介字為姓,稱為介氏。 2、出自春秋時晉國大夫介之推之后,以祖名為氏。春秋時晉國有大夫介之推,其后代以祖名介字為姓,稱為介氏。 3、來源于夏朝四大國姓之一:姬(Ji)。 得姓始祖:不確定。 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是,罕見姓,祖國南北都有。目前看來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山東境內。
今河南省的原陽縣陡門鄉、漯河市舞陽縣介莊村、關寨村,陜縣、衛輝市、臨潁縣,平頂山市,洛陽(新安縣.宜陽縣),三門峽盧氏縣等。山西省的太原市、洪洞縣、運城市絳縣,山東省的濟寧市金鄉縣魚山鎮三合村、榮成市,臺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河北省的邢臺市、石家莊市,寧夏回族自治區,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墨西哥等地,均有介氏族人分布。
二、遷徙分布 (缺)介姓望居太原郡(秦置郡。漢為太原國,后又改為太原郡,治所晉陽,即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 三、歷史名人 介 象:字元則,三國時吳國會稽人,從小慕仙好道,經用心揣摩掌握了禁氣之術,只因苦于不遇名師,于是遍歷山水。當他得知綿山乃群佛眾仙聚集之地時,于太和六年(壬子)上山尋訪名師不獲,加之連日奔波勞累之至,倒地而睡。朦朧中覺額上有陣濕熱,睜眼一看,原來是一只斑斕猛虎在舔自己。那老虎似有靈性,見他醒來便揚長而去。介象預感此山定有神仙,于是繼續前行,突然眼前現出一妙齡少女,楚楚動人。介象納悶,深山老林竟有如此美女,定是神仙,于是恭敬而拜。那女子隨手拈來丹經一卷,遞于介像,言道:“你雖然悟性較好,但是血食之氣未盡,須斷谷三年;賜你一書,望用心研讀。”說完飄然而去。介象于是在綿山苦心修行,終于修成隱身術,后常下山施展法力,忽現忽沒,忽有忽無,變化雞、石、草、木,還不時給附近百姓鏟除盜賊。當地年輕人跟之來到此洞,拜他為師,隱身術遂廣泛傳開。 介之推:一作介子推、介推,春秋時代晉國的貴族,晉文公的臣子。春秋時是晉國人,傳說晉公子重耳因家事內爭,在出亡途中饑餓難行,無處覓食,從臣介子推曾割自己股熬湯奉君解饑。在外流亡19年后,重耳于公元636年返回晉國,即侯位晉文公。文公在賞賜從王者時,竟忘了賞賜有大公的介子推。介子推不愿與那些奸詐從臣,遂攜母親離開國都,輾轉上了綿山隱居。后有同情介子推者,懸書宮門為他不平,其文曰:“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怒,終不所見處所!”晉文公看了說:這是指介子推呀。由于我為王市安定大計而思慮,沒有考慮到他的功勞!遂派人四處尋找。后知介子推已死于綿山,晉文公為表自己的過失,旌表功臣,將環綿山封為介推田,號為介山。后又有傳說:介子推隱居后,晉文公曾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山,介不出,母子相抱被燒死。過人為紀念介子推,每年清明節前二日不舉火,進冷餐。寒食節風俗流傳至今。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太原郡:秦漢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太原市)。以后宋、金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以來省會都在此地。 2、堂號(缺) ====================================================================
[0]介子推,重耳(獻公子)微臣。周晉(今山西介休)人。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稱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說。生年不詳,卒于晉文公元年(前636年)。縣志云,文公返國,介子推“不言祿”,隱于綿山。晉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樹而死。又據通志,介子推隱“后三十年,見東海邊賣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晉成公年間(前607年~前600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跡見諸文獻的極少,僅有奉公子重耳出亡一事。“驪姬之亂”后,晉公子重耳避難奔狄,隨行賢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準此,則介子推早年也曾隨重耳在外逃亡19年。風餐露宿,饑寒交迫,備嘗“險阻艱難”。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立為晉君,介子推也盡了犬馬之勞。據《韓詩外傳》,謂重耳亡時,頭須(一作里鳧須)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重耳無糧,被圍,介于推割下自己臀部的肉供養重耳。在重耳落難之時,介子推能如此肝腦涂地,忠心耿耿,實屬難能可貴。重耳返國,時值周室內亂,“未盡行賞”,便出兵勤王,“是以賞從亡者未至隱者介分推”。對此,介子推沒有象壺叔(一名陶叔狐)那樣,主動請賞。他說,晉文公返國,實為天意,狐偃等“以為己力”,無異于“竊人之財”的盜賊,故“難于處矣”。介子推無視狐偃等人的夾輔之力是錯誤的,但其中絲毫沒有對晉文公的怨恨;沒有對功名利祿的艷羨。有的卻是對狐偃,壺叔等追逐榮華富貴的鄙夷。《呂氏春秋》云,介子推不肯受賞,曾賦詩一首,“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橋死于中野。”此說顯然不足信。介子推曾對其母說:“身欲隱,焉用文之,文之,是求顯也。”如是,豈有自作詩而懸書宮門之事,當是介子推從者所為。介子推隱居綿山后,文公曾派人多方尋找,并以綿上之田封給介子推,故綿山亦稱介山。介子推是否被晉文公燒死,尚待進一步考證。但千百年來,勞動人民以各種形式紀念這位忠義之士;多少文人墨客、達官顯宦,登臨題詠,寓興抒懷,抒發對介子的懷戀思慕之情。清傅山有詩云:“青松白梧十里迥,狴(木字旁)青抵白詞堂幽。晉國園陵迷草木,綿田香火動春秋。名更賣扇傳東海,身隱承顏肖故邱。還慮寒山太枯寂,婉客分到牡丹頭。”對介子的憐惜敬仰,對君主的怨懟忿詈,具蘊之于胸次,發之于筆墨。在介山,有“思煙臺”遺址。傳說文公焚林,有百鴉繞煙而噪,或圍在介子推周圍,用軀體遮擋烈焰。晉人感其功德,在此筑起一高臺,紀念這些義禽。據縣志引《山堂肆考》,文公為哀悼介子推,曾下令全國,三月五日為火禁日。相傳火禁不嚴,就會有風電之變,這便是我國數千年來寒食節的由來。在三晉歷代,人們還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廟宇,以妥介子在天之靈。宋天禧元年(1017年),真宗詔封介子推為潔惠侯。宋王當《春秋臣傳》為介子推立傳;民國《介休縣志》、雍正《山西通志》也為介子推立傳;胡春霖《山西名賢輯要》,介子推被收入《廉介類》。君主詔封晉爵,人民祀之誠矣,這種矛盾現象涉及對介子推如何評價的問題。固然,作為春秋貴族,介子推的言行處處滲透著迂腐愚昧的成分,但是,介子推“舍身赴義”的潔芳善行,成為中國傳統觀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淵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種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無數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構成中華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奸偽欺罔、人世謬舉的憤懣,他的割股食君的犧牲精神,正是中華民族淳厚尚儉、信實禮讓的傳統美德的體現;從更深層次上看,在介子推身上蘊涵著對祖國的深沉赤誠的愛戀之情。晉獻公嬖驪姬,殺申生,昏于家,亂于國,而重耳則成為振興晉國的希望。介子推的行為是他篤信愛晉國須愛重耳的自然表露。也許,正是這種對祖國的摯愛,才是人民永遠懷念介子的根本原因。(本文作者:劉建朝)
[1]介 軍 強,男,漢 族,1975年 陰歷 8月 11日 生人。河南省 漯河市 臨 潁 縣 人。弟兄三個,排行老大。爺爺在父親十五歲時已過世;奶奶在1998年過世。父親:介 中 和,1948年生人。父親弟兄四人,其排行老三;其中四叔在幼時已被送人,晚輩未識。Email:jie jun qiang @ sohu.com,MSN: jie jun qiang @ hot mail.com. 本縣目前已知有兩個 介 莊,共約1000人。地址是瓦 點 鎮 龔 莊 村 介 莊 一、二隊(或組),郵編462613。區號0395。另外一個在城關鎮董集大隊 介 莊,較小,聽說祖墳跟我們莊是一起的。郵編是462600。另外在漯河郾城舞陽,以及平頂山和山西省各縣也有介莊和姓介的,希望我們的家園越來越大!前輩講我們有輩分皇歷,可惜在文革時被毀。我按輩分應該是清字輩,上一輩是文字輩。不知下一輩是什么字?有哪位同姓知道請不吝告知!多謝先!希望我們以后按照這樣的順序排下去。 2006-04-21 21:18補充:在2005年6月底回家時又問過父親,聽父親講:我爺爺的父親(曾祖父,本地稱為“姥姥”,不同于外婆的那個,也許是我寫的這字不對,但音同)本是秀才,教書育人,爺爺繼承曾祖之志,會同同縣同姓自費去洛陽一帶找到同姓族人,共同編制了“介姓字輩”。共四句詩句,每句五字,合計20字:文鳳壹堂瑞,清廉耀古今,彥義(簡體字是“義”)仝(tong二聲,1、同“同”,2、姓)繼美,忠孝座明珍。祖籍山西省洪桐縣人,明朝時遷到現在居住地。
[2]介 靄 漢族,1946年1月生,山西太原市人,中共黨員。主任醫師。山西省中醫藥學會理事。 1964年考入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學習6年畢業。 1970年一1982年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鑲黃旗人民醫院,任中醫科主任,錫林郭勒盟中醫藥學會理事;1982年至1988年在西北電管局西安市戶縣熱電廠醫院中醫科工作; 1988年以后在山西省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工作,曾任外科、針灸按摩科、按摩科主任等職。曾獲山西省衛生廳組織的山西省第一屆針灸按摩技術比武大會一等獎。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努力學習醫學新知識,依據中醫理論,結合現代醫學er、磁共振等新技術,采用辨病與辨證相結合、辨病與審脈相結合、內治與外治相結合,總結制定出了一整套推拿手法與中藥方劑系列,因人施治。治療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間盤突出癥、椎管狹窄癥、骨性關節病、骨質疏松癥、骨折、脫位、傷筋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少重癥患者及已被判定必須手術治療的患者經此治療都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少人已多年沒有復發。曾發表“頸椎病的治療體會”、“按摩合中藥治愈頸椎間盤突出癥”、“中藥結合推拿治療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76例”、“腰椎間盤湯口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間盤突出癥lot例治療總結”、“膝關節增生性關節炎的治療”、“中藥配合手法治療腰腿疼痛223報告”等文章。
[3]介 靄 (懷疑同[1]1946年1月生,山西太原市人)男,1945年12月生,山西解虞人。主任醫師。共產黨員。 1970年畢業于北京中醫學院中醫專業。現任山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按摩科主任、主任醫師。山西省中醫藥學會理事。主要業績:從事臨床工作30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臨床工作中,結合現代醫學新技術,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審脈與辯癥相結合,中藥內服、外敷與手法相結合,內治結合外治,因人及因病施治,治療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癥、椎管狹窄癥、腰椎間突出癥、肩周炎、骨質增生癥、骨性關節病、骨折、傷筋、跌打損傷等疾病都有良好的效果,不少重病及已判定必須要手術治療的患者,經此治療后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在衛生廳組織的山西省第一屆針灸按摩技術比武大會上榮獲一等獎。發表過《按摩合中藥治愈頸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的治療體會》、《腰椎間盤突出癥104例治療總結》、《中藥推拿治療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76例》、《中醫手法一次性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體會》、《腰間盤湯口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膝關節增生性關節炎的治療》等多篇論著。《腰間盤而口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獲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華名醫世紀高新金杯獎》一等獎。
[4]介春祥 男,高中文化程度,1933年4月生,祖籍河南臨潁縣。現任新鄉市陳召煤礦黨委副書記。1947年9月參加工作。1953年6月入黨。本人曾6次被評為能源部、省、市"優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 1991年獲高級政工師資格。
[5]介 飛 1920年出生,國家一級美術師,生于日本長崎,原籍中國山東榮成市人,歷任江蘇省揚子書畫學會會長兼秘書長,江蘇省僑聯文藝學校校長,中國青少年書畫家協會常務副主席,華夏書畫藝術院名譽院長,中華名人書畫院、會州書畫藝術院院士,淮海藝術函授學院、(日本)國際書畫藝術函授學院教授,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南京分校、中國書畫空協會、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家聯誼會、世界書畫家協會等處顧問、理事、書畫帥等。自幼研習書畫詩文、國畫得傳于外祖父的人物、仕女、山水畫技法。作畫尤喜以傳統國畫筆調與攝影藝術相結合,開創新現實主義風格的畫法,博得國內外人士好評。歷年所作書畫經常在南京、北京、山東、陜西、廣西、廣東、福建等省市、地區展出并在報刊雜志發表。曾榮獲國際文化交流獎、中外當代書畫藝術家書畫精品金獎和“世界銀獎藝術家”、“世界書畫藝術名人”等稱號。書畫作品還遠傳日、美、加、法、新、馬、泰及臺灣、港、澳等地,藝傳入編《中國當代名人錄》、《中國當代書畫家大辭典》、《世界書畫家大辭典》、《世界當代書畫篆刻家在辭典》《當代華人書法家大辭典》等多部辭書。 《世界人物辭海》網絡版第九版世界人物辭海網絡版第九版共收錄7940個辭條 介姓 世界華人交流協會 監制
[6]介成繼 親愛的本家: 出門在外十幾年,未曾聽說與我同姓親人,清明節來臨,想到了老祖宗介子推(還有人說他不姓介),便想到到網上一游,尋一下歷史,訪一下古人,報著一線希望查一下本姓人家,交本家朋友。在網上看到你的資料和您們家關于介姓人口的情況時,心情非常激動,真的從沒想到我們介姓還有如此多的人數,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去您們那里看看。現介紹一下我的情況和我們這里本家人口情況,作為我們認識的見面禮:本人介成繼,和你同歲,1975年8月27日出生,山東省金鄉縣魚山鄉三合村(地廟)人,土地廟是我們的莊名,現在已經不提了,小孩子差不多都不知道了。在我們村有本姓人口約200人,輩份我是成字,父親是衍字,再向上我也說不好了,下面原來沒字了,前兩年剛續的,是個右字,有時間我一定回去查一下家譜,人員也不算怎么興旺。我1993年考上山東省水利專科學校,當時也是本村我們本家的第一位大學生,我也感到特別的驕傲。后來陸繼考出去的學生就多了,現在在外面的差不多十個人。1996年畢業后參加工作在山東省水利疏浚工程處(濟寧市)至今。十幾年平,我也經常出差在外,每逢自我介紹時,總感到特別的孤寂,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總想著在外地能碰到本家,不免都要打聽一番,可總是失望而歸。。。。。。我們這個地方在金鄉城東和城北還有兩處本姓人家,都保持著聯系,那邊人更少,兩處也就二十幾人。讓我們協起手來,把我們中國的介姓人家連成一個團結大家庭,也希望我們能夠結識成親密朋友,經常聯系,盼望著您的回音!!!!!!!!介成繼聯系電話:13105370704 辦公電話:0537-2285939 郵箱:jieg34134@163.com, Jie7507@sohu.com 通迅地址:山東省濟寧市太白西路195#,郵編:272021
[7]、介挺 男,1938年生,山東省榮成市人。大學文化。中共黨員。編審職稱。1962年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先后任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助理員、中國科學院辦公廳文書處副處長、《海外文摘》編輯部主任。現任《海外文摘》雜志主編、中國期刊協會理事、中國之友研究基金會常務理事。曾兼任《中國之友》雜志總編輯。1991年發起成立“中國文摘期刊研究會”并任第一任會長。1994年被國務院授予“社會科學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并榮獲政府特殊津貼。發表過《探海人》、《神奇的手》等報告文學以及海外游記、人物專訪等作品。參加與編寫《當代干部小百科》、《智謀大全》等書。主編《歷代處世名言》、《文摘期刊概論》、《世界人物大辭典》(聯合)。部分作品陳列于中國深圳“天下名人館”,業績辭條曾被輯入《中國出版人名錄》、《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8]介順雨 男 河南桐柏縣電話13225308571
9. 介學敏 河南省宜陽縣 電話15896664446 網名光頭老大1046899133
很榮幸 我們都是忠良之后 介子推的傳人 我們的先祖受著成千上萬人的尊敬 特別是清眀節和寒食節都是為我們的先祖介公子推成立的
這讓我們這些介姓的人感到無比的自豪 宜陽介氏族人自眀未清初山西洪桐大槐樹(介子堆 龍興之源山西運城夏縣裴介村 今裴介鎮)
遷到宜陽石陵克村南村的(克村分東南西北四個村) 在90年(1910年)前左右我曾祖父介廣銀遷至宜陽縣城至今到我兒子這一輩己經
是五輩人了.
[10] 介麗鋒 男 生于河南漯河臨穎縣王崗鎮墩臺李朱莊。現在在廣州中山為了生活打拼!好高興認識大家!我的QQ346965266 電話13425592976 有空多聯系!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介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介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介姓社區最新話題
![]()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