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ZHOU  

2008-03-06

987628次

4人

5個

365個

27069人

851部


站長: [申請站長] 管理員: 周慶富   [申請管理員]

[ 字號: ]

一、周姓來源:

1、出自姬姓,其始祖為周文王。


 


黃帝的四世孫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東征勝利后,大規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后人大多改以國名、地名及祖父名號為姓氏。


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國所滅,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周宗室子孫以周為氏。如周平王之后,這一支通常被認為是我國周姓來源的主要部分。


另有周赧王之后,在唐代先天(712-713年)年間,因避唐玄宗名諱改姬姓為周姓。周公旦之后姓周。 


2、出自周昌、周任之后。


 


《河圖運錄法》記載,遠古黃帝軒轅氏時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人的后代都以周為姓氏,分散于古時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帶)、廬江(今安徽、湖北省境)、潯陽 (今屬江西省)、臨川(今屬江西省)、陳留(今屬河南省境)、沛國(今屬河南、安徽、江蘇省境)、泰山(今屬山東省境)、河南(今屬河南省境)等地。


 


3、少數民族改為周姓


1)南北朝時,北魏獻帝的第二個哥哥,原姓普,后改姓周。《魏書·官氏志》記載:“獻帝以兄為紇骨氏,后改為胡氏。次兄為普氏,后改為周氏。”獻帝時,把北魏國拓跋氏分為七份,以七兄弟統率之。由此可知,拓跋氏改姓周氏的,不只獻文帝的次兄一人,還有次兄統率的那一部分國人。周氏,是北魏國興旺的七族之一。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后代,有隋朝名將周搖。周搖(約 507--590),字世安,是北魏獻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2)唐朝上元年間,少數民族有“暨佐時”(音譯)三字姓的,改為周氏。
3)代北(今山西省東北部)的復姓“賀魯”氏,改為周氏,賀魯氏是由“夷”(少數民族)變為周姓。


 


4 、唐朝先天、開元年間,姬姓改為周姓。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與“基”聲音相近,當時長安姬姓,為避唐玄宗名諱,改為周姓。
他姓改為周姓  


 


5、五代后梁,成油的子孫改姓周。


成油(仙銳),是唐朝末年的荊南節度使,他是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并未姓周,他是死后才被梁太祖朱溫賜姓周的


 


6、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蘇姓改姓周。


唐朝末年,蘇益人福建,定居同安,裔孫昌盛,成為南方大族之一。蘇益的六代孫居住福建泉州卓源鄉新康里,因遭糧累,財產沒官,族人還受元朝官軍圍剿,各自逃難,其侄蘇可安改姓周。自此以后,這支周氏族人繁衍,并遷移人臺灣新竹縣。


 


7、清朝初年,明朝長沙藩王吉王的子孫改姓周。


明朝第一代吉王朱見浚,為明英宗第七子,成化十三年 (1477)就藩長沙。第四代吉王稱為吉端王,吉端王的嫡子襲封,死后無嗣,吉端二子又襲封。明朝亡后,襲封的吉王逃往廣東,死于緬甸。吉端王的第三子朱翊鋌(yan延),封長沙郡王。朱翊鋌的庶子朱萬世,在明亡后,逃往寧鄉周家,為避禍,改姓周,其子孫一直姓周。



 


 


二、遷徙分布: 


 1、周氏早期主要在河南發展繁衍。這一時期,周姓遷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蘇北部等地,并在當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


周平王之后,這一支通常被認為是我國周姓來源的主要部分。汝南安城周氏都是西漢汝墳侯周仁的后裔,周仁生十子,徙于安成。周仁5世孫周燕,生5子,后皆至刺史、太守之職。5子號稱"五龍",各居一里,皆以儒學傳家。子孫繁盛,分衍出許多支脈. 魏晉南北朝之時,因北方長年戰亂,出現了第一次民族大遷徙,周姓族人也隨從中原的士族大舉南遷。


兩晉時期,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門三封。周顫,周嵩。周馥等著名人物。


安城周氏周景家族一支遷居今安徽廬江,形成旺族.其后裔世代在朝廷為官,散居各地.隋唐時期其中一支由山東遷徙湖北后再遷徙湖南,即周敦頤家族.


汝南安城周姓,自周燕始,除了其五個兒子,史志上留有姓名并立傳者多達二百三十九人,代代人才輩出,為官者甚多。此現象堪稱歷史奇跡.汝南安城周氏各家族經過戰亂之后紛紛逃亡外地,最終遍布全國.


2-唐初,有周姓族人隨陳元光入閩開基福建漳州。


唐朝末年,軍閥混戰,河南光州固始縣周姓遷徙福建。唐僖宗中和年間(881—884),周德琰為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縣令,生三子,三子隨父居固始縣。唐昭宗乾寧四年(896),六鎮藩鎮叛亂,周德琰次子周樞,與游、劉、翁、范等姓人閩,選擇福建建甌縣(1913年建安、甌方二縣合并設置)的馬伏為世居地,稱為“馬伏周家”。周樞隨父宦居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昭宗乾寧四年人閩,居住馬伏,為人閩之始祖。周樞的后裔周枯,于北宋太宗淳化二年(991),遷居福建崇安縣的仙店,周枯為仙店支派的一世祖。
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宋高宗南渡長江,河南固始縣周姓隨宋南渡,遷至閩汀寧化(今福建省寧化縣,古代寧化縣屬汀州),猶長于寧化。南宋末年元朝初年,這支由河南遷人福建寧化縣的周姓,繼續南遷入廣東梅縣

又-唐初,潤州丹陽周侁(生于651年),681-682年為官江州(九江)鎮南武節大將軍,遷徒江州瑞昌王仙鄉輅北(瑞昌市南義鎮小坳村),七世孫周勍,字大節(834-918)唐文宗大和八年甲寅年-后梁貞明四年戊寅年,唐僖宗中和二年七月授以殿中侍御史,唐文宗天佑元年加兵部尚書,周勍七世孫師字輩四十二人,遍布瑞昌,故有周姓占半瑞昌之說,部分遷徒湖北、湖南、福建、陜西、浙江,以湖北陽新廣濟為多。輅北大泉山勍公墓和匡灶鳳凰山祖妣墓保存完好。


 


3-北宋末年與南宋末年從中原南徙廣東。


新會縣橋亭房周氏,始祖周海門,原河南汴(汴京,開封)人,宋南渡后居廣東南雄珠璣巷,后乃居新會橋亭。又,新會縣沙富房周氏,一世祖周監,字天枯,原籍河南許州長葛縣,遭元亂,千里間關,扈宋少帝至粵之岡州崖山。
廣東新會縣這二房周氏,原籍均在河南,分別是南宋初年隨宋高宗南渡與南宋末年隨宋少帝南徙的。
梅縣周氏大始祖周仁德,原籍河南固始縣,隨宋高宗南渡,遷居福建寧化縣。南宋末元初,其裔孫“由閩遷粵”,遷居廣東長東縣(今五華縣,在廣東東部,梅江上游),至七世祖周(王宣),始遷梅縣。周碹是梅縣始遷祖,又是由閩遷粵的七世祖,所以至今廣東梅縣周姓稱他為“始祖七位公”。


 


4-元末明初,江西吉安府周姓移民湖南邵陽地區。


 


石碑周氏初祖炳四公,兄世常,生江右(江西)吉安府泰和縣,于元明間徙居湖南寶慶邵東之石碑。湖州周氏,一世祖周志亮,元末明初“奉旨屯墾湘潭,后卜居湘潭”。周志亮次子周肇翔,洪武年間“遷屯益陽”,于是“隸籍益陽”。明初,永樂襲位,濂溪后裔周是修公盡節而歿, 后其弟周特修有子三化名為伏姓至贛入蜀,隱居重慶府涪州,后復姓為周,明末清初,該支周有仁寧君之子周可倫自重慶涪洲響水溝從戎至四川蒼溪落業。清初江西移民湖南的第二次高潮中,湖南衡山始祖,是由江西永新縣厚田遷來。
 明清以來,周姓比較集中的省份是江蘇、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等省。


 


5-周姓在臺灣主要集中在臺南、臺北兩地。


周姓大多是祖上由北方南遷福建和廣東,再由福建、廣東移居臺灣的。
清康熙到乾隆年間,有泉州人周延群乘船東渡,入墾臺北縣石碇鄉;泉州人周炎移居臺北縣景美鎮開墾奠基。清嘉慶年間,富陽(今屬浙江)人周凱曾任臺灣道臺,后死于任上。


 


6-大陸周姓移居海外,始于鴉片戰爭以后的晚清時代;周姓旅居海外的地方,主要是中南半島與南洋一帶;海外周姓僑胞,主要來自大陸的福建、廣東(包括現今的海南省)兩省。海外周姓華人來自廣東省的潮州、汕頭地區的,占較大比例。
1)廣東省揭陽縣的伯勞浦鄉周氏。明朝洪武初年,其始祖周樸叟,人稱周伯,由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遷來廣東揭陽縣。他在埔上開荒,又引清泉上埔,人們于是將“埔”字去土添水,改為“浦”字,將“伯勞浦”作地名。伯勞浦鄉往海外謀生的人較多。泰國首都曼谷有旅泰揭陽縣伯勞浦家族會,此外還旅居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
2)福建周姓移居南洋。清末福建周姓之移居南洋,先后梯航南來,開拓新天地。其彰明較著的創始人有:周英美之開埠文德甲,周公南之經營巫羅加什,周公秀之墾殖麻坡浮林望,周卿昌、周卿安之貿遷于新加坡及馬六甲,周孫品、周孫華之往來各地溝通僑信等。

三、郡望、堂號:   
1 郡望(汝南、沛郡、陳留、潯陽、臨川、廬江、泰山、淮南、永安、河間、臨汝、華陰、河東、清河、江陵、長安、河南、昭州)


汝南郡:《在漢朝以后分出郡望為:臨汝郡、陳留郡、河間郡、河東郡、》


汝南安城周氏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開基始祖為周平王少子姬烈第十八代裔孫周邕。有汝南周氏遍天下之說。汝南安城周氏在漢晉南北朝隋唐宋時期發展到鼎盛階段.這支周姓人中歷代人才輩出.有漢執金吾周球.漢決曹掾周 燕.東吳大都督周 瑜.晉征西將軍尋陽侯周訪.晉梁益諸軍都督鷹揚將軍爵建城公周楚.晉龍鑲將軍周虓.梁廬桂二州刺史保城侯周靈起。唐武衛大將軍周法尚.唐左屯衛大將軍譙郡公周紹范.唐左金吾大將軍征南大元帥周如錫.唐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侍郎當朝宰相周墀宋禮部侍郎周元孫等人.自周邕開基之始,史志上留有姓名并立傳者多達二百三十九人,世代文武進士及第入仕.赫顯歷代朝廷.


 


臨汝郡:<


唐天寶初年改汝州置,治所在梁縣(今河南臨汝),乾元初又復名汝州。臨汝周氏也是由汝南安成周氏分出的,是漢汝墳侯周仁的第三十二代裔孫屯田員外郎常州長史周基。周基子周允元,仕至鳳閣侍郎、平章事


沛國郡:


漢時置郡。此支周氏,部分人于秦代遷往沛郡,成為當地著姓. 漢代汾陰侯周昌、周勃、名將周亞夫即屬此支。。   


陳留郡:


西漢時置郡。此支周氏為漢代周仁之后,其開基始祖為晉代的周震。


 


河間郡:


西漢高帝置.河間周氏世居河間文縣(今屬河北),自稱出自漢汝墳侯周仁之后,是汝南安成周氏的分支。這支周姓人中最為著名的是北周時的周惠達。


 


華陰郡:


唐天寶元年改華州置,治所在鄭縣(今陜西華縣),乾元元年(758年)復為華州。華陰周氏的族源尚不明確。其家譜稱為晉宋之際有位名為周謨的人,曾隨大將朱齡石北伐,自丹陽(今江蘇南京)入關,后來留居華陰(今陜西華縣),遂為華陰周氏開基。隋唐時,這支周姓人中有樂州刺史周儒、嘉川公周護仁、亳州刺史周志珪、少府監周元珪、冀州刺史周履順等人。


 


河東郡:


初置于秦代,治所在安邑縣(今山西夏縣西北),隋朝時移治河東縣(今山西永濟西南),一度改名為蒲州。汾陰縣即是該郡轄縣之一。河東周氏也是汝南安成周氏的分支,自稱是漢汝墳侯周仁的后代,世居河東汾陰縣(今山西萬榮西南)。唐代時,這支周姓人中有主客員外郎周子敬、登州刺史周征沖、蜀州刺史周彭年、大理司直周萬年、大理評事周載、國子博士周元達等人。


 


清河郡:


西漢置,治所在清陽縣(今河北清河東南),東漢移治甘陵縣(今山東臨清東北),稱清河國,此后亦郡、國互稱。北齊移治武城縣(今清河西北),隋唐時一度稱貝州。這支周姓人的祖源待考,是唐朝時出現的新郡望。其中有鳳閣舍人周茂禎等名人。


 


江陵郡:


唐天寶初年改荊州置,治所在江陵縣(今屬河北),乾元元年(758年)復為荊州。 這支周姓人的血統源流尚待進一步考察,在唐代有衛尉少卿周敏道等人知名于世。


 


長安郡:


唐置,治今陜西西安市西北。 長安周氏本屬于姬姓,是周赧王的后代,在唐代先天(712-713年)年間,因避唐玄宗名諱改為周姓。這支周姓人自北朝以來就是關中大姓之一,曾相繼出了北周太子太仆姬愿、唐職方員外姬思忠、萬年令姬處遜、丹州刺史姬思恭、長安令姬道斌等著名人物。唐代以后,這支周姓人中的一些人又恢復了姬姓,但大多仍保留周姓不改。


 


河南郡:


即秦代的三川郡,漢代改名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陽市,下轄22個縣,相當于今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河南周氏出自鮮卑拓跋部,開基始祖為周搖。這支周姓人中有右千牛將軍周虔智及其子周思亮、周思敬等人。


 


昭州郡:


貞觀八年(634年)由樂州改。樂州,武德四年以始安郡平樂縣改,治所在今廣西平樂西。因昭州曾名樂州,這支周姓人又被稱為樂州周氏。 昭州周氏以世居昭州知名,先祖所出尚待考證。唐朝時,這支周姓人中的周孝諫等人世代擔任樂州首領,其后又有周萬才、周君謨等人,分別任永州、柳州刺史。


 


2、堂號:   


A__)【愛蓮堂】:


 


北宋哲學家周敦頤,周瑜之二十九代后裔,一生清正廉潔,一生最愛蓮花。曾作《愛蓮說》,通篇百余字:“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于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他把蓮花比成君子,推崇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格。


 3_)自立堂號:世德、亦政、誦芬、清白、繼述、紹濂、世善、大本、承志、景濂、雍睦、惇敘、忠厚、敬愛、集賢、永思、承思、濂溪、敦稼、孝思、敘倫、篤祐等。


B一)【細柳堂】:


漢文帝六年冬,匈奴6萬兵馬犯漢。文帝令周亞夫駐兵細柳[今陜西咸陽西南]。幾日后,文帝御駕親往勞軍。走近軍營,只見甲兵森嚴,個個持刀執戟,張弓挾箭,如臨大敵。當令門崗傳報,營兵卻直挺挺地站著,一絲不動,并喝令車駕停住,說:“軍中聞將令,不聞天子令!"文帝親自來到營門,又被哨兵攔住,文帝只好交出天子的符節,讓哨兵進帳回報。亞夫驗了證件,才下令開門放入車駕。一面囑咐:"營內不準跑馬。"車駕和隨從騎兵只好按轡徐行。進入營門,亞夫才不慌不忙地出帳迎接,文帝慰問后,一出營門,兵士仍關上營門,嚴整如故。文帝回頭看了看,高興地說:"這才是真將軍呀!象亞夫這樣的將軍,和他練的兵,才使敵人無縫可鉆呀!"  


 四、家乘譜牒:  
湖南:汝南周氏濂溪族譜共八十九卷。   江蘇:周氏族譜六卷、周氏家譜十八卷、潤州周氏重修宗譜十卷、江都周氏家譜六卷、潤東周氏族譜三十二卷、蔣灣橋周氏宗譜十四卷     浙江:周氏家譜不分卷、周氏宗譜不分卷、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余邑周氏宗譜三卷、汝南周氏宗譜四卷、姚江孝義周氏宗譜十四卷首一卷      周氏宗譜、谷陽周氏族譜十六卷首一卷、周氏族譜一卷、周氏續修家譜十一卷首一卷、周氏四修族譜十二卷、小云南周氏宗譜一卷   安徽省肥東縣王鐵鄉周沖村"愛蓮堂"家譜八卷.

五、歷史名人:  
周亞夫[?一前143],西漢名將。沛縣(屬今江蘇)人。周勃子,初封條侯。文帝時,匈奴東進,他以河內守為將軍,防守細柳(在今陜西咸陽),軍令嚴整,被譽為“真將軍”。景帝時,任太尉,平定吳楚七國之亂,遷丞相,謝病免。后以子私買御物所累下獄,絕食死。   


周  處[約236-297]:西晉義興陽羨[今江蘇宜興南]人氏,字子隱,吳時為東觀左丞,晉平吳后,歷任新平太守,遷御史中丞,后任建威將軍,封平西將軍、周孝侯,當地至今流傳著他改惡從善、射南山虎、斬長橋蛟之傳說,京劇傳統劇目《除三害》就是表現他的故事。   


周敦頤[1017-1073]:北宋著名哲學家,字茂叔,周瑜之二十九代后裔,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氏,曾官大理寺丞,國子博士。因筑室廬山蓮花峰下小溪上,以營道故居濂溪名之,后人稱其濂溪先生。他依據陳摶的《無極圖》,著《太極圖說》,理學大師朱熹曾推崇他為理學的創始人。著有《愛蓮說》。   


周邦彥[1056-1121]: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氏。平生創作了許多新詞調,其詞格律謹嚴,寫法新穎,被詞學界推譽為“巨擘”,對后世影響很大,開南宋格律詞派之先河。   


周  昉:唐代以畫肖像、佛像著稱的名畫家,出身顯貴家族。其畫風為“衣裳簡勁,色彩柔麗,以豐厚為體”。宋代的米芾將他與顧愷之、陸探微、吳道子三人并稱為"四大人物畫家"。   


周  瑜[175-210]:三國吳之名將,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氏,建安13年[208年],火燒赤壁,大敗曹操大軍,創造了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精音樂,時稱“曲有誤,周郎顧。”   


周樹人[1881-1936]: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本名,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氏。周敦頤的第三十二世孫。《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06月17日第四版)      
周恩來[1898-1976]:字翔宇,化名伍豪等,浙江紹興人,生于江蘇淮安。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無私地獻出自己的一切,建立了豐功偉績,贏得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尊敬。周敦頤的第三十三世孫。      

六、姓氏典故       
周瑜打黃蓋  《三國演義》故事:黃蓋詐降于曹操,進行火攻,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黃蓋,讓黃蓋假裝氣憤而投敵。這一場打既是事先商量好了的,自然是兩相情愿。所以“周瑜打黃蓋”成為歇后語,其下一句就是“兩相情愿”.


標簽:    ZHOU   百家姓   周勍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周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周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族譜錄紀念網
查看更多討論帖>>
點擊 回復 標題 作者 最后回復 回復時間
1300 0 中華周氏瑞昌聯誼會第三屆代表大會 周慶富 周慶富 2023-12-17 20:04
9390 7 周氏譜堂輩份(6) 周慶富 admin 2022-05-31 23:52
1371 0 尋親周姓 139201 139201 2022-02-24 14:34
1446 0 尋找湖南湘鄉縣遷入四川儀隴縣香爐寨周德潤后人 zsg713 zsg713 2021-12-22 15:42
1444 0 請求 zhoushi zhoushi 2021-10-31 11:45
 
發表話題: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 <strong id="sdouv"></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