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XU  

2008-03-08

146100次

3人

10個

41個

303人

30部


站長: [申請站長] 管理員:   [申請管理員]

[ 字號: ]

1.姓氏來源 :姬姓胥氏  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297位,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萬分之1.4。(若據此計算,約有人口20萬,對么?若能弄到準確的數據,寫在這里,很有必要)

      1、由上古國名而來    胥氏可追溯到上古帝王。四川鹽亭、射洪縣館《胥氏宗譜》光緒六年庚辰編制,共五卷。序言“……《路史-伏羲》云:“母華胥孕帝,華胥之渚”。華胥國,即今陜西藍田縣。胥之得姓始此。“華胥氏”——五帝之前是確有一個“華胥氏”的。她是燧人氏的女兒,伏羲氏的母親,神農氏的祖母。華胥氏有一次去到一個叫做“雷澤”的地方游玩,發現一只巨大的腳印,那是雷神的腳印,那時的雷神是人頭龍身,半人半獸的天神,他只需要鼓起肚子,就能發現響雷。華胥氏很好奇的踩了那個腳印一下,立刻感到全身震顫,回到家后就懷了孕,不久生下了伏羲。其國一切順應自然地生活著,人人長壽,生活美滿。祂們不愁吃穿,遠離著災害,這個國家絕大部分的居民都是半神人 。據說“其民鼓腹而游,含哺而嬉,莫知作善作惡”,黃帝夢“華胥”羨而仿其治。  另源自“赫胥氏”,據說“有赫然之德,使民胥附,故曰赫胥,蓋炎帝也”。胥姓由“華胥氏”、“赫胥氏”演化而得。(《路史》 宋代羅泌著)
 2006年3月1日(農歷二月初二)在華胥陵的所在地---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孟巖村舉行了首屆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本次活動的主題為"龍騰神州,鳳舞華夏.尋根華胥,振興中華".在大典上舉行了奏祭樂,獻酒,揭碑及宣讀祭文等儀式.  今后的每年農歷二月初二都將舉行這樣的大典.據專家學者考證,華胥氏為伏羲和女媧的母親,是中國母系氏族社會一位杰出的首領.<春秋世譜>上有"華胥生男為伏羲,生女為女媧"的記載.
     2、由封地而來    按湖南岳陽市檔案局藏--《胥氏族譜》為聚居于湘陰(含今汨羅)、岳陽、臨湘、平江、澧縣及湖北省石首、監利、蒲圻等縣(市)胥氏的聯譜。1924年修,60卷,聯譜……卷內序言記載,胥氏為姬姓,周宣王支子(嫡妻第二子以及妾子皆為“支子”),封華胥國,周幽王時因避犬戎居瑯琊,易姓胥。三十六世祖避黃巾亂遷豫章,六十八世祖于宋代遷湘。  
    江西九江的《胥氏五修譜序》皇清嘉慶十年記載……“晉昭侯”,賜邑“曲沃”給叔父“成師”號曰“曲沃桓叔”;桓叔第七子“及 (有單人旁)公” ,列為公族,食采于蒲地為諸侯,其孫“懿公”為蒲吏,乃以職為氏(吏者,胥也),稱胥懿.……自懿至臣(胥臣),止三世,城濮建功,而胥氏遂顯于晉矣……臣生甲、甲人物表以孝友、賢能、行誼、文學、耆壽五類,按朝代、地域介紹了自周至清末661位人物的生平簡略;烈女表以壽母、賢母、節母分類,亦介紹了337人;選舉表分制科、進士、舉人、貢生介紹了38人;明、清兩朝的邑庠生、府庠人、武庠生介紹了42人。人物傳記中有自周以來各朝187人、烈女45人的傳記,并有胥鹿阝泉(臨湘人,光緒時封中議大夫)的詩集、胥特夫(岳陽人,光緒時舉孝廉方正)的雜文集。族務志類有祠祭志、族居志、墳墓志,記載了各地祠堂、各處墳山的圖說及族居地點、人口、遷徙情況。宗規類有28條,其中家訓分為孝友、刑于(講夫妻之道)、擬續(講教子之方)、睦族、勤業、勵學、安貧、保富、正俗等篇章;內容有同姓不婚、兄亡不得弟綱兄妻、繼嗣等規定和務正業、息口角、族務管理、祠堂管理等。  
      3、以職為氏   由胥臣始 (按譜載應---由胥懿始)春秋時期,晉國有大夫胥臣,他的后代以此為姓,世代相傳姓胥。按江西九江《胥氏五修譜序生克、克生童、童生何、何因父難而徙于齊,何之孫澤,為穆陵牧,齊侯賴之。澤子四:啟、畢、度、思、具仕齊,民戴之。由是,祖孫父子聚瑯琊,胥氏之郡實名于此”。四川鹽亭胥壩祠堂的石碑記載:胥鎮江周敬王(前519年)時受封瑯琊,距胥童死(前576年)67年,胥鎮江應為胥澤孫輩。 
        按《國語-晉語四》、《左傳》載:東周(前770--256)春秋時晉國(今山西)晉文公(“晉武公”之孫,“晉獻公”之子,名“重耳”居守“蒲邑”)流亡時胥懿之孫胥臣,字季子,追隨之,有殊功(是重耳的“姬”姓之族叔、老師、高參身份),《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記載,有一次,胥臣出差經過冀地(今山西河津縣), 正好看見沒落貴族子弟郤缺在田間除草,他的妻子來為他送水飯,兩口子互相尊敬,“相待如賓”(該成語出此)。他直接把郤缺帶走,向文公舉薦。二十年后,胥臣的孫子就是在這個人手下遭到打擊,甚至一蹶不振的。晉楚城濮之戰,胥臣蒙馬虎皮潰楚軍。官拜“司空”,采邑(封地)為“臼(今山西應城)”又稱季臼,后代有的用“邑”為氏稱“臼”或“季臼”。其子胥甲,孫胥克,曾孫胥童、胥午(曲沃大夫)皆為“卿、大夫”。其弟胥嬰做過晉國新下軍主將。 
      胥臣死后,周傾王四年,秦晉兩國交戰,胥臣之子胥甲與趙穿,泄了軍情,七年后,主帥趙盾罰族人趙穿到鄭國為人質,削胥甲的官爵,逐到衛國,起用甲子—胥克。 
     郤缺就以下軍佐胥克有“蠱疾”為借口,奪其職。 
     晉厲公時,克之子胥童借厲公患重臣權勢太盛,除了郤缺之后(郤锜、郤犨、郤至)為卿,他與權臣欒書、中行偃有積怨。后來欒書、中行偃(荀偃)弒厲公。胥童遂被殺害。     
    胥何(胥童之子)一支遷至 ——齊國。胥何的孫子胥澤和四個兒子胥啟、胥畢、胥度、胥思仕于齊,有官聲,得郡——瑯琊《胥氏五修譜序--皇清嘉慶十年》。其中避仇殺,以祖父名字為改"胥"為"童",稱童姓(《通志—氏族略》)。 
 
     一點想法:A、胥姓“封地說”與“ 由胥臣始”中的“胥”是否同為一出?按記載:一說胥氏為姬姓周宣王支子;一說胥氏系出唐叔虞(姬姓)之后晉七族之一,可能“胥”真有兩出處,也可能記載誤筆,實為一出。因公元前805年晉穆侯與周宣王共伐周邊少數民族條戎和奔戎(約在今山西夏縣一帶),結果打了敗仗。晉穆侯不忘此恥,將這一年生下的一個兒子起名為仇,并立為太子。前 802年(晉穆侯十年),晉穆侯在千畝(今山西安澤北90里)之戰中獲勝,又把這年生的一個兒子起名為成師,取“出師成功”之意。那么筆誤之一可能把晉穆侯的幼子“成師”記為“周宣王支子”;筆誤二可能把“胥澤和四個兒子仕于齊,有官聲,得郡——瑯琊”記為“封華胥國,周幽王時因避犬戎居瑯琊,易姓胥”,待考,但都為“姬姓”之后不假。

      我云南石碑《胥氏家譜序言》“…吾胥氏,瑯琊郡之后,南遷方面北闕,惠、文晉大夫胥臣即其后也……”。既然 “胥臣即其(瑯琊郡)后”,則“封地說”與胥臣連到一起了。關鍵在于,一、“瑯琊”是“齊瑯琊”還是“陜西省鞏昌府隴西縣(今甘肅隴西縣)瑯琊郡(書籍上有此郡,但不可考) ” 。如果指“齊瑯琊”那么胥臣仕晉族人不忘祖,設“陜西省鞏昌府隴西縣(今甘肅隴西縣)瑯琊郡 ”;有可能“胥澤和四個兒子仕于齊,有官聲,得郡瑯琊”是打回老家……如果指“陜西省鞏昌府隴西縣瑯琊郡 ”,可能胥澤和四子在齊不忘祖,在齊起郡名為“瑯琊”,沿用至后。但,查陜西省古郡名,沒此說;而且分天下36郡由秦朝始,并且“瑯琊古國”也在齊。二、胥懿子胥臣父是否由“蒲邑”到“瑯琊”再仕晉。這些不清,如果湖南、江西和“北京所藏”族譜無筆誤,那——“胥氏姬姓”不假,但有兩出處,待考。

     B、“胥”姓得來:易“姬”為“胥”。“華胥國”系上古之國,周宣王支子,封“華胥國”是借古名還是新封名,不得而知,但可推測易“姬”為“胥”一則可能是諧音,一則可能是借封國的“胥”字,以國為姓。“以職為氏”,因“懿公”為蒲吏,吏者,胥也。
     為了胥姓共同的根,感謝族仁:胥傳榮、胥箋、胥硯波、胥云峰、胥立貴 胥洪波等提供資料,不才胥松林拋磚引玉,胥氏后人共同箕裘丕振我“胥”氏。

       參考資料:
        1、四川鹽亭、射洪縣館《胥氏宗譜》光緒六年庚辰編制,共五卷。序言“……稽之《路史--伏羲》云:“母華胥孕帝,華胥之渚”。華胥國,即今陜西藍田縣。胥之得姓始此,厥后赫胥氏出現,《通鑒》前,編普“莊”“列”等書,從神靈統一中國,是胥姓之為。……”。(《路史》 宋代羅泌著,神話歷史化的集大成之作。使神話大量消亡,歷史向前延伸,各氏族的譜系更加嚴密。)
    2、湖南岳陽市檔案局藏《胥氏族譜》民國十三年(1924)聯譜……卷內序言記載,“胥氏為姬姓,周宣王支子,封華胥國;周幽王時因避犬戎居瑯琊,易姓胥。”
        3、北京圖書館藏《 胥氏族譜 》(清)胥立義纂修 清乾隆五十一 (1786)序言“……我胥氏系出唐叔虞之后晉七族之一。”

  江西九江的《胥氏五修譜序》皇清嘉慶十年記載“……胥氏為姬姓……武王之子成王之弟叔虞(封“唐”地),其子“燮公”,就國君晉(改唐為晉)數傳至穆侯(晉穆侯),太子曰:“仇”,幼曰:“成師”(“仇”為“晉文侯”,其子“伯”,為“晉昭侯”),昭侯封邑“曲沃” (今山西曲沃縣西南5里鳳城村)于叔父“成師”號曰“曲沃桓叔”;桓叔第七子“及 (有單人旁)公” ,列為公族,食采于“蒲地”為諸侯,其孫“懿公”為蒲吏,乃以職為氏(吏者,胥也,稱胥懿).……自懿至臣(胥臣),止三世,城濮建功,而胥氏遂顯于晉矣……
      “曲沃桓叔”長子“鮮”為“曲沃莊伯”,孫子“稱”為“曲沃武公”就是起代“晉哀侯”的“晉武公”,結束晉17個“侯”開啟晉20個“公”的時代(古代爵位分五等:公、侯、伯、子、男)。因 “晉武公”父親“曲沃莊伯”“鮮” 與胥懿的祖父“及 (有單人旁)公”分別是“成師”—— “曲沃桓叔”的長子和第七子。故說:“胥氏系出唐叔虞之后晉七族之一”

     胥

 

 

 

 

 

 

 

 

 

 

 

 二 郡望堂號


      瑯琊郡:現在山東省諸城市。《百家姓》把胥姓的郡望定在瑯琊郡。春秋(公元前770-256年)指“齊”今山東膠南市瑯琊或陜西省鞏昌府隴西縣(今甘肅隴西縣)瑯琊郡(書籍上有此郡,但不可考) 。南北朝(420—479年)中原居民南遷,白下(今南京北,幕府山西南)為“客籍”也叫瑯琊郡。《百家姓》編于宋朝,說明當時胥姓成為望族是在瑯琊郡,(可能是山東、陜西或南京)。  
      吳興郡:三國時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南、晉義熙初移今吳興)。相當于現在浙江省臨安、余杭、德清一線西北一帶地區,兼有江蘇宜興縣地。 
      瑯琊堂 
      名節堂 
      眘琊堂 
      敦睦堂(江西省進賢縣白墟鄉麻山)
      太原堂
      清節堂

     胥氏早期在山西活動,以后擴展到東部沿海地區,漢唐之間以瑯琊\吳興為郡望,在今山東\浙江形成重點分布區.宋代以來在山西\陜西\湖南\重慶\江蘇等地均有分布.

      三、歷代人物錄 

      春秋、戰國  
      胥懿:,“晉昭侯”的叔父“成師”封“曲沃“,號曰“曲沃桓叔”;桓叔第七子“及 (有單人旁)公” ,列為公族,食采于蒲地為諸侯,其孫“懿”為蒲吏,乃以職為氏,改為“胥懿”,第一個姓“胥”之祖,胥臣的祖父也。
      胥臣:(臼季、司空季子)博雅君子也。胥臣一開口(見《國語》中)則必有今人研究歷史的重要資料,是個知識淵博的大學者;“文公學讀書于臼季”;趙衰推薦胥臣曰:“胥臣多聞”,補下軍佐之位,走進晉國六正的行列。也是一位攻守俱佳的優秀將領(城濮之戰,蒙馬虎皮,潰楚)。還是一位早孔子100多年的杰出教育家。文公學讀書于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也咫,聞則多矣。”對曰:“然而多聞以待能者,不猶愈也?。”(然而現在多學知識,等到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再去實踐,不是更好嗎 )胥臣主張品質(性善、性惡)先天決定論,事實上也在強調教育的重要意義。主張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他列舉的雞胸、駝背等8種人的狀況和教育方案,極其形象和生動。更是一位無私心的良臣——胥臣舉薦郤缺可佐證。——《國語-晉語四》。 
      胥嬰:(臣弟)新下軍主將,身后也沒有后代繼續活躍于晉國的政治舞臺,所以胥氏家族的人丁單薄了,這也許又是我家族后來默默無聞的一個原因吧? 
      胥甲:沒有父輩關系網,加之自己的愚昧,使胥氏家族地位進一步被削弱。 
      胥克:無助的孩子,被祖父所救之狼-----郤缺以下軍佐胥克有“蠱疾”為借口,奪其職。 
      胥童:復仇,然后滅亡。在仇恨與夢想中成長的,不同于曾祖胥臣的謙虛淡雅,更不同于祖父的盲動無能,胥童是個胸懷大志,有理想有頭腦又有狠勁的人,他的身上寄托了胥家的全部希望,胥童的奮斗目標只有兩個,一是狠狠報復恩將仇報的郤缺的子孫,二是登上國家政治舞臺的核心,實現家族的真正復興。 
      胥午:曲沃大夫,晉平公時,助欒氏復族,敗伏劍。
      胥何:胥童之子,因父難,遷齊。 
      胥澤:胥何孫子,為齊國“穆陵牧”(牧:長官),齊侯賴之,澤生四子:啟、畢、度、思、具仕齊民戴之。 
      胥啟、胥畢、胥度、胥思:胥澤之子,皆在齊國為官,而且有官聲,得郡“瑯琊”。 
      胥臣似乎不適合做政治,至少不適合在爭權奪利的情況下從政,因此,沒有給后代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如果他能以自己淵博的學識來寫書或者教學,他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無疑會顯赫許多。另外一個值得惋惜的是胥童,這其實是一個有抱負、有謀略、有膽色的后起之秀,不應該過多指責他的失敗,在那樣成敗系于一瞬的殘酷的政治斗爭中,弱者失敗是很正常的,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求勝,自古成功有幾?比起后來欒家的欒盈復族的努力,他距離成功似乎還更接近一些。 

    歷秦漢魏晉至南朝--梁

    南朝-梁
  胥慶云:任富春令。世籍西川,傳六代而生玉湖公(胥玉湖),玉湖生十二子三十一孫都很顯貴,并分居順天、金陵、太原、西安、瑯琊等各地,其中一支為玉湖第三子天顯(胥天顯),天顯第三子元翅(胥元翅)居湖南長沙,其長孫獻公(胥獻)避黃巢之亂棄官到江西撫州之臨川,傳江西一脈。


    唐朝
  胥宗芳:胥鎮江(周敬王前519年)的第五十八世孫,唐貞觀二年任縣尹。十五世孫胥震傳四川鹽亭胥壩一脈。 
    胥儀:合肥一支13代祖,居燕地,任唐御史中丞,坐言武后事貶臨洲,子任宜春令。后合家遷合肥,傳合肥一脈,胥至堯其后也。

宋朝 

胥偃:字安道,湖南長沙人。進士甲科,官至“翰林學士”,知開封府,見歐陽修,奇其文,招至門下,妻以女,史稱其“恬正”。  
    胥元衡:胥偃之子,字平叔。工文章,進士出身,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通判湖海等洲,以廉潔著。39歲卒。  
    胥至堯:安徽合肥人。少力學,工文辭。契丹犯邊,帝召議之,補“三班借職”;遷“左班殿直”。天圣年卒,歐陽修志其墓。  
    胥作霖:字澤民,江西宜黃人。儀壯魁偉,宋室南渡,盜賊于臨川打劫,作霖挺身諭以禍福,予官不就。
    胥震:是唐胥宗芳十五世孫,東周胥鎮江七十三世孫,系江南鳳陽府鳳陽縣進士邑太平鄉仁和里玉圖山下,胥家灣世居。宋度宗年間(1278年)自江南升任西蜀東觀縣尹,開始遷居于四川鹽亭胥壩。

   金朝 
    胥持國:字秉鈞,山西繁峙人。經童出身,章宗(1190--1201)時官至尚書右丞,謚號為“通敏”。曾與金章宗\元妃李氏一起誅殺了對中央政權構成極大威脅的鄭王和鎬王(均為叔輩) 
      胥鼎:胥持國之子,字和之。大定進士,宣宗(1213--1222)時官至平章政事,封“英國公”。
     

明朝  
       胥必彰:字德鎮,湖南常德人。洪武(1368--1399)由舉人官至“御史”,歷“福州按察轉浙江參議”,俱有聲。  
       胥文相:字士衡,湖南巴陵(岳陽)人。弘治(1488--1506)進士,知漳浦縣,遷“南京戶部郎”,官終“柳州守”;有《洞庭君山集》。 
       胥自修:字二如,江蘇江寧(南京)人。萬歷(1573--1620)舉人,官“曲陽令”,調撫洲知“宜黃令”,忤當道,左遷衢洲府檢校,聞北部都變,具冠服北向拜,絕粒死。
       胥安仁:原居山東萊州南桂鄉,后到四川任知府,歿于明成化十六年。 

     清朝 
     胥廷清:字永公,江蘇上元人。順治(1644--1662)進士,知馀姚縣,時余寇未盡,廷清單騎入山撫之,四境以寧,擢工部主事。家居兄弟子百口共餐。時稱其孝友 

    近代 
     胥文賞:(1888-1968)江西萬載人。自幼好武,先后在本家供養了幾個拳師,學習各家武術,廣交武友,勤學苦練,掌握了一身過硬的本領。精通推拿和配制外用傷科膏藥,在當地很有名氣,因此做了多年的保長,收入較高。解放后因而被劃為地主,家產全被沒收,被迫進行長期勞改。白天從事艱苦勞動,晚上有時還要挨批斗。盡管生存環境如此艱辛,他還是悄悄地傳授兒子洪清醫術。 

     現代 

1 政治 軍事
  胥克尋(1892-1934),四川省巴中市江口區(今平昌縣)人。幼年入私塾,1930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3月23日,掩護紅軍主力撤退后,在紅錄臺田家嘴,壯烈犧牲,時年42歲。其子胥光義。
  胥光義:( 1916年出生),四川平昌人 。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不久任排長,在戰斗中身負重傷。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長征,三過雪山草地。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0年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副部長。曾任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常委。出訪過朝鮮、越南、印度、美國等國家。 
  胥治中:(1917-1994) 湖北省石首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  
  胥昌忠:武警少將 1945年2月出生。總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政治部副主任。 
     胥肖野:海軍少將 海軍青島基地政治部主任,北海艦隊政治部主任,南海艦隊副政治委員。2002年晉升少將軍銜。
     2  醫藥  醫學 
     胥洪清:(1919年出生)在父親胥文賞去世后才開始行醫。盡管勞動艱苦,他一有空就潛心鉆研傷科知識。2000年申請了專利 -- 以其子胥毛澤命名的外用傷科膏藥。 
     胥佩菱:(1927年出生)女,四川成都人。 藥學家。 
     胥彬: (1928年出生)曾留學前蘇聯。藥理學家。 
     胥崢: (1928年出生)上海。藥理學家                       
     胥愛鳳 :(1938年出生)女,江蘇鹽城人。 
     胥廷周:(1941年出生)云南人。醫師。 
     胥懷嵩:(1943年出生)醫師。 
     胥東煒 :(1953年出生)女,清平人。馬克思理論和醫學。

      胥正康 1932年生,四川省崇州市人.醫師。1961年畢業于四川樂山衛生學校,曾先后任崇州市懷遠中心衛生院及遠通衛生院院長。門診醫師。酷愛文學,先后結業于晚霞詩書畫院老年詩詞講座創作班、崇州老年大學詩詞班。系成都老年詩詞學會成員及晚霞詩書畫院暨徐悲鴻、張大千藝術研究院崇州分院創作員。在《晚霞詩詞選》、《晚霞詩詞》、《驥鳴集》、《巴蜀詩鈔》、《當代三百家詩詞選》等18種詩集刊載詩詞200余首,其中32首摘于自撰《懷康集》。辭條已錄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當代詩詞家辭典》、《20世紀中國人物大典》被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市場研究中心聘為特約研究員。    

     3 文化 藝術

      胥惠民:(1940 年出生)陜西藍田人 。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中文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水滸、三國、紅樓學會理事。對中國古典小說有研究,發表論文著述多篇。 
     胥明堯:(1947年出生)山東濟陽人。書畫藝術家。 
     胥力浦:(1951年出生)南京人。美術家。 
     胥鴻儀:四川射洪人。書法家。         
    4 法律 法學
    胥美娣:(1949年出生)女,法學院副教授。
     5 經濟  
     胥蜀輝:(1940年出生)從事中國傳統建筑研究。 
     胥有楨:(1944年出生)江西資溪人。企業家。 
     胥洪俠: (1950年出生)四川遂寧人。高級經濟師。 
     胥明東:(1952 年出生)四川射洪人。企業家。 

     當代 

     1 政治 軍隊 
     宏:天津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委員 
     胥勛勇:第二炮兵司令部汽車隊士官,優秀士兵,
    2 文化 教育 科技 藝術 

     胥小軍 :(1980年出生)  湖南岳陽臨湘人,2003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現任北京中科華軟技術有限公司 總裁
     胥家。雕塑,音樂, 工藝,美術。 
     胥厚峰:上海彩墨畫家。其作品三十余幅赴日展出。 
     胥肇平:(1962年出生)繪畫
     胥建國:(1962年出生)河南洛陽人
     胥克兵:(1968年出生)部隊書畫家。 
     胥和彬:某石油學院教師,碩士。 
     胥鵬:法政大學經濟學   
     胥直強:臺北科技大學副教授。 
     胥士詹:編著出版了《動物部隊的故事》 
     胥和彬:(1959年出生)重慶人。1983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 
     胥力文:女,上海名模。 
     胥悅紅:女,博士生,舉辦過個人獨唱音樂會。
    3  醫藥 醫學 
     胥少汀:著名骨科專家。 
     胥洪模:著名前列腺專家。 
     胥傳飛:(QQ:283090548)山東陽谷大布胥家莊人。廣西南海生物研究院博士。
 4  經濟 管理 
     胥信平:黑龍江水利廳副廳長。 
     胥文清:在深圳從事室內設計  
     胥保華:(1965年出生)山東東阿人。副教授,養蜂專家。 
     胥林增:(1958年出生)山東某鋼鐵公司工程師。 
     胥傳云:(1984年出生)QQ:391838406 家族群:4202997山東陽谷大布胥家莊人。時任山東陽谷綠燈行電纜公司總經理,質量高級工程師。
   5  新聞 出版  
     胥午梅:女,中央電視臺《新聞30分》節目主持人。
   6  司法 法學 
     胥精華:四川省瀘州市檢察院反貪局副局長  
     胥仕元:(1966年出生)碩士畢業。河北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 
   7  體育 
     胥錦浩:四川綿陽足球俱樂部總經理。  
     胥傳惠:(1983年出生)某大學女籃。 
     胥月靜:(1985年出生)某大學女籃。 
    8  普通勞動者               
     胥和平:民工,參加過青藏鐵路的建設。 
     胥定國:(1975年出生)艱苦創業,成績斐然。經營蔬菜脫毒設備。 
     胥榮:陶瓷類花瓶個體工商戶    
     9  港澳臺和海外華僑
     胥樹泰:臺灣,祖籍四川南充。
     胥箋 :美國東部特拉華州,曾祖胥春瑜,江蘇江都嘶馬鎮人,本人上海人。email:jxlin6@hotmail.com 
     胥南飛:美國,四川鹽亭古來,祖父胥中富。1993獲加拿大圭爾夫大學博士學位,現任巴斯夫植物科學公司一首席科學家。手機:1-919-308-9056 email:Xu_Feng_2000@yahoo.com 
     胥傳喜:新加坡,祖籍江蘇建湖。 xuchuanxi@gmail.com   Xu Chuanxi   www.tensileworld.com 如果您對以上有何看法、意見、評論、感想、建議等,可發郵件到xu2728@126。com  或添加修訂,可以參與. 

     四、胥姓典故、宗祠四言通用聯 
    (一)父子兩進士1;祖孫俱公卿2。 
     注釋:1宋代進士胥偃、其子胥元衡亦為進士。 2春秋時晉國人夫胥甲,其孫胥童為卿士。           (二)前賢愛夸真御史3;后代猶憶名國公4。 
      注釋:3明代監察御史胥必彰,常德人。彈劾不避權貴,人稱“真御史”。 4金朝同平章事胥鼎,繁峙人。屢典邊疆,朝野依重,金代以書生為封疆大員,政績顯著者,首舉胥鼎一人。    
      (三)教訓有方,議論才高戰國5; 名節自勵,散田義及全宗6。 
     注釋:5戰國名士胥臣的事典。 6宋代開封知府胥偃的事典。 
    (四) 威(謀)揚蒙馬      文(學)擅乘龍 
                                                                               ——佚名撰胥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晉國大夫胥臣,字季子,食采于臼,又稱臼季。曾跟從公子重耳(晉文公)出奔,后官司空。文公時,晉、宋、秦、齊聯軍與楚、陳、蔡聯軍在城濮會戰,胥臣在馬身上蒙以虎皮,擊潰陳、蔡軍。下聯典指北宋長沙人胥偃,字安道,少年時苦學!后中進士甲科,官至翰林學士、開封知府。他初見歐陽修時,就為歐陽修的文章感到驚奇,于是把歐陽修召到自己門下,還把女兒嫁給他為妻。為官謹慎,生活儉樸,做官前家有良田數十頃,后來都分給了族人。    
    (五)書生能鎮方面    閨箴雅重丹陽  
                                                                                ——佚名撰胥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胥鼎屢典邊鎮,朝野倚重,南渡以后,書生鎮方面有成者,唯鼎一人。下聯典指宋代丹陽人胥偃與其子、孫皆早逝,閨門三代寡居,為世所稱。 

     五、胥姓家譜分布 
  1、《胥氏族譜》山東濰坊,初次修訂在乾隆五十年,十一世胥國興主修.光緒十年第七次修訂。
  2、《 胥氏族譜 》 (清)胥義纂修 清乾隆五十一 (1786)鈔本 四冊 北圖 
  3、《胥氏家譜》四川儀隴 ,一卷 (清)胥宇寧修 鈔本 四川儀隴縣檔,有嘉慶六年序。 
      4、《胥氏宗譜》四川鹽亭、射洪縣館光緒六年庚辰編制,共五卷。
  5、《胥氏五修譜序》--皇清嘉慶十年江西九江,記載“……胥氏本姬姓也,“晉昭侯”,賜邑“曲沃”給叔父“成師”號曰“曲沃桓叔”;桓叔第七子“及 (有單人旁)公” ,列為公族,食采于蒲地為諸侯,其孫“懿公”為蒲吏,乃以職為氏(吏者,胥也),稱胥懿.……自懿至臣(胥臣),止三世,公食采于蒲,臣公從亡崛起,城濮建功,而胥氏遂顯于晉矣。澤公四世,功被青齊,聚族瑯琊,而胥氏之郡名焉。臣生甲、甲生克、克生童、童生何、何因父難而徙于齊,何之孫澤,為穆陵牧,齊侯賴之。澤子四:啟、畢、度、思、具仕齊,民戴之。由是,祖孫父子聚瑯琊。胥氏之郡實名于此”。 
      6、《胥氏家乘》  江蘇江都,四卷 (清)胥耀堂等修 清同治八年(1869)德政堂活字本 四冊 美國  
  7、《胥氏續修族譜》作者不詳,木活字本,出版地不詳,名節堂。記事至清光緒間,存卷十二、十三。存卷為世系。藏于上海圖書館
  8、《胥氏族譜》江西江都,維揚江都,四卷 胥春瑜等修 佘步云纂輯 民國八年(1919)光裕堂鉛印本 四冊 北圖(二部) 注:卷四有墨筆添加處,記事至民國四十年。 
  9、《胥姓族譜》湖南湘陰,卷首一卷 民國十三年(1924)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聯譜60卷,藏岳陽市圖書館。(簡介見“姓氏來源”) 
  10、《胥氏族譜》胥訓英等纂修,民國14年(1925),木活字本。居地,湖南,湘陰。堂號,眘琊堂。
  內容摘要:宋初有林、甫兄弟,世居江西南昌。大中祥符間,林之子興由南昌徙湖南湘陰縣牛口癭,尋再遷邑之大荊里,即後之胥家沖山里。傳至明季,裔孫萬章仍居山里,俗稱山上關,為上門祖;萬鍾遷河邊,為下門祖;萬權遷臨湘泉塘關,為中門祖。甫之子三希徙岳陽剪刀池,歷世至明正統二年,其裔孫遠開派監利茶湖垸,遠之後或再遷石首。是譜即林、甫兩宗下諸支派合修。卷首譜序、字據、藝文,卷末跋語,馀卷皆世系。
  始祖:[宋]胥林,始祖:[宋]胥甫,始遷祖:[宋]胥興,本支祖:[明]胥萬章,本支祖:[明]胥萬鍾,本支祖:[明]胥萬全,先祖:[宋]胥三希,本支祖:[明]胥遠。藏于上海圖書館
    11、《胥氏宗譜》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重修之版本,凡十六卷, 江蘇鹽城,胥傳榮藏。是時人丁已逾三千,設若繼補,恐新增萬人不啻也。 載 元至正十年(1350年),始祖宗泰公任豐縣教諭,解組后世居尚莊,幾經更版,傳族譜至今。

      六、目前各地胥姓字派、淵源  
     1:江蘇鹽城。胥傳榮,Email:w.j97436@163.com  字派:宗泰、廣、崇、德、志、文、延、谷、邦、泉、思泉、陽、君、爾。元至正十年(1350年),我始祖宗泰公任豐縣教諭,解組后世居尚莊,幾經更版,傳族譜至今。現所載乃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重修之版本,凡十六卷,是時人丁已逾三千,設若繼補,恐新增萬人不啻也。 
      江蘇鹽城尚莊鎮。胥寶石、Email:binell@163.com 字派:忠、愛、傳、家、寶。族譜記載,元至十年(1350年)我祖為避元末之亂,自豐縣遷至鹽瀆,距今已有650多年。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雙鉤鎮胥家灣村。胥杰xujie6668@sina.com 字派:應、宗、宏、伯,士、克、允、興,大、元、善(守)、保,明、存、德、樹,光、國、運、家,傳、繼、恒、昌。于明初洪武年間由山西洪洞縣(原鵲窩縣)胥家寨遷民來徐州睢寧西邊黃河東岸安家落戶的,即現在的胥家灣村。
      2:山東省陽谷縣大布鄉胥家村,胥傳云、Email:XCY9J168@163.COM  13561460366 字派:化、清、林、學、如、傳、廣、德、守、義、生。QQ:391838406
  山東濟南。胥猛2(葆字派) Email:xmng@sina.com 字派:繼、承、明、葆、維、純。從明朝始 。 
     山東省無棣縣。胥祥忠、Email:13854304808@vip.163.com字派 :挺、鳳、玉、寶、永、祥、明 
     山東膠州。胥德正xudezheng2004@126.com。祖由山東濰坊遷至膠州,至今已十四輩,現用字派:文、允、德、克、正 
   山東萊蕪市口鎮陶鎮。胥杰    字派:冠、維、俊、樹、月、京、久.
   山東淄博高青縣青城鎮東牛王村。胥寧(丙字輩)Email:sdgqqcxn@163.com 字派:資,思 ,顯,知,亭。 希,世,期,佃,元。丙,志 克,立,訓。兆,成,光,劍,祥。 
   山東省墾利縣勝坨鎮,胥福祥  明洪武二年,我祖時成、友成兄弟二人由江寧府江寧縣同遷利津縣城西南立籍,不久友成祖舉家轉遷濰縣,時成祖留長子遷黃河以東,再立胥家莊。現利津、墾利胥姓均為時成祖之后。各支自十一世之后,字派不盡相同,我支用字派:文、泰、殿、樹、榮...。

      3:上海 胥振強 email:boyxuzq@163.com《 胥氏族譜 》 (清)胥義纂修 清乾隆五十一,其序:由養氣公隨世祖章皇帝入關。字派:胥景陽、朝、九、時、(雍、經、緯、倫)、彥、福、華、世、廷、繼、榮、昌、廣、大、士、承、耀、春、生、高、厚、德。 
     4: 黑龍江、哈爾濱   胥葆寧Email:lingjiuhan@163.com       字派:榮、明、葆、維、純、權、法、邵、兆、傳、祥。與山東濟南 胥猛同宗 自考于明成化年間從河北棗強縣大胥家莊遷至山東濟南史家塢。 
     吉林省梅河口市,胥學軍、 xuxuej@sina.com:字派:清、林、學、如、傳、廣。該支由胥清有老人在30年代,從山東陽谷縣石門宋,遷移到當時的海龍縣,如今已經發展到四輩。 
     5:四川瀘州市瀘縣。胥世德,四川瀘州市瀘縣玄灘中學、Email:62586@163.com 字派:廷、大、登、金、正、美、汝、山、文、洪、光、宗、明、世、澤、富、貴、永、興、隆。我族至江西胥琳公發派以后,分布全國各地。其中以福建、江西、山西、貴州、四川等地為最多,而四川的胥氏門人,分布在成都、瀘縣居多,現重慶的永川等地也多。瀘縣這支都是胥金鳳老祖的后代。胥公蒲玉石氏夫人,明朝住湖廣省麻城縣孝感鄉芭蕉壩,蒲玉公石氏夫人之子金虎,明朝末年李自成破北京,崇禎崩后,兵荒馬亂,局勢太平后,湖廣填四川,吾祖胥公金龍、金虎同蒲公之侄金印、金箱弟兄四人,在清初年由湖廣省麻城縣孝感鄉芭蕉壩起身,沿途打獵度生進入四川。胥公金龍落業于四川瀘州宜民鄉胥家橋河咀上,胥公金虎在瀘州宜民鄉石龍場,金印、金箱地址不明,宜民現為石寨鄉即石龍。(現劃為瀘州市江陽區管轄)。每年清明節在石寨鄉大林村祖墳有祭拜儀式。
  四川鹽亭胥壩胥氏四川射洪。胥洪波Email:asbxhb@sina.com;胥直勇、Email:xuzy04@163.com 字派為:錦、樹、鴻、勛、執;錫、極、永、熙、垂;銘、桂、清、輝、在,鍾、梁、澤、煥、培。祖胥鎮江在東周周敬王時受封瑯琊。鎮江祖58世后孫胥宗芳唐貞觀二年任縣尹,宗芳15世孫受封江南縣邑至宋度宗末年(1278年),先祖胥震自江南升任西蜀東觀縣尹,開始落戶四川鹽亭胥壩,震祖五子:友容\友慶\友德\友儀\友光,今鹽亭,射洪,三臺,篷溪等地胥姓皆容慶德儀四祖之后裔。《胥氏宗譜》記載了六種字派譜。1、太子灣,胥震祖21世孫開始:錦樹鴻勛執、錫極永熙垂、銘桂清輝在、鍾梁澤煥培。2、雙鳳灣,19世開始:開元祖德、學仕丕宗、容光朝錫、永世登崇。3、長房溝,19世開始:仕正祖德、學士丕宗、容光朝錫、永世登崇。4、瓦舌咀,19世開始:長守祖德、學仕丕宗、容光朝錫、永世登崇。5、石香爐,15世開始:錫吉運熙奎、文傳仕丕登、光明釗大德、永遠助朝廷。6、西充壩,16世開始:化德紹三中、容儀慶光嘉、文章朝大道、培世永敦崇。
  四川鹽亭。胥金洪、Email:jinhxu@yahoo.com 字派:明、高、兆、光、萬、金、輝、尚、國 。
       四川西充。胥欣、Email:xuxin200102@163.com 字派:先、云、登、朝、上、國、興、永、士、其、書、本、全、加、玉。蓬溪、西充、鹽亭等縣有很多族人。 
     四川儀隴.胥天炳.字派:文章華國永,克天思源明,光州宏先德,萬仕爾唯新.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胥姓一族。胥德梅、Email:mdx37@21cn.com 字派:萬、世、維、尚、德,克、白、自、榮、昌,前、程、應、遠、大,綜、合、振、家、邦。我族系江蘇南京一脈,據說是“應天府”,湖廣填四川時遷至云南曲靖,后胥萬和老祖到了涼山彝族自治州,留下了涼山這一脈,目前主要聚居在會東縣,已有上千胥氏子弟,03年已與曲靖胥氏一族取得聯系,歡迎族內同仁多多聯系,共同振興我胥氏一族
      6:河南商丘市梁園區。胥杰、Email:xujie6668@sina.com 字派:大、保、明、存(第14 世)。         
      7:江西九江。胥立貴xlgxmh@163.com 字派:……正大光明 ,以成其宗(36世) ,文經武緯 。振起崇功 ,忠孝一志 。家邦攸同,景祚蔚興 。世際永隆 ,繼詞先澤 。衍慶敷榮, 肇開綿遠 。昭穆流通.... 一支從南昌進賢經豐城遷九江,其中字派略變:光宗承訓誨 立(36世)德本為先 國仕開文運 宏于啟道傳.... 
      8:云南普洱市(磨黑、寧耳、思茅等)玉溪(元江)。胥松林、Email:xslplhbyy@126.com字派:國、書、學、文、應、開、昌、聯、朝、正”。一支是“先、甲、友、興、國、恩、大、光、映、明、德、廷”。 一支是 “世、云、以、鐘、魁、維,林、之、紹、德、金、光”。按碑記我是春秋晉國(山西)“蒙馬虎皮,潰楚”的“胥臣“之后,明朝末由江西撫洲府金溪縣東門巷遷云南恭順洲(后為“他郎、墨江)和普洱磨黑一帶。始遷祖“胥應魁”江西第五代,傳胥迪萬等。
      9:湖北襄陽。胥年明 Email:gggproject@126.com 字派:江、山、萬、年、紅。
   湖北省襄陽縣太平店有一個村子叫胥營。胥青山,xqs1129@vip.sina.com 字派:“正、大、江、山、萬、連、國、太、子、一、家、兵”。
    10:貴州習水縣遷、貴陽。胥杰(俊字輩)Email:china_xuj@sina.com 字派:應、文、登、攀、全;君、子、國、洪、紹;金、朝、玉、志、乾;坤、俊、永、世、仁;明、元、思、定、萬;開、泰、遠、安、清。江西廣信府貴溪縣萬壽宮龍虎山一脈,明末遷至貴州習水縣。
      貴州貴陽息烽。胥永宏Email:xyh1782@sohu.com    QQ:82393467。父輩胥祥均、胥錄學、胥錄會、胥錄萍,我輩胥永茂、胥永恒、胥永宏、胥松、胥青,下輩胥丹、胥茜。另有兩支房隨辜姓,尚未歸宗。
  貴州省松桃縣烏羅鎮毛溪村。胥谞 xuxu690425@yahoo.com.cn。字派為:天大安宗正、金自太廷龍,后糾字輩為:啟龍天大子安宗、應金自太輔朝廷、文人學士永長繼、世代興家光國臣。祖胥安仁,原居山東萊州南桂鄉,后到四川任知府,歿于明成化十六年,生二子胥朝綱、朝鳳。率子居四川郁山鎮。弟朝鳳分居于黔東松桃縣。  
    11:河北省承德市寬城縣。胥榮彬 rongbinxiujun@126.com 。字派:永、殿、井、俊、榮,樹、林、常、青、有、興、望、治、寶、山。先祖胥文明于清朝時遷移而來,來自山東。

  
    12.甘肅省秦安縣郭嘉鄉胥家堡(胥家堡大莊、下山村、大華村、馬咀村)胥建平
 
xujianping125@126.com
 

    七、胥氏家族群QQ號:3935733,現有成員100位(已滿)  新群42106403     聯絡處;QQ:308052707 E-mail:xu2728@126.com   500人家族群233799942 群2 :9504771

 部分個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51925211  

http://blog.sina.com.cn/u/1221710664   

http://blog.sina.com.cn/wenwenxu胥力文

胥姓人名網:http://www.renming.org/t.asp?w=%E8%83%A5

胥姓留言板:http://www.11rm.com/P.aspx?name=%E8%83%A5

中華胥氏網:http://www.10000xing.cn/x285
   中華萬家姓網之中華胥氏論壇順利開通( http://www.10000xing.cn/x285/bbs/index.asp

   胥德強建的:胥氏網http://www.xushiwang.com/forum.php

百度貼吧 胥吧http://post.baidu.com/f?kw=F1E3

 

      八、緬懷之文


  (一)嗚呼!春秋代序,千年白駒。修短故天,后豈不傷。清明歲歲,祭奠年年。不分東西,無論南北。時代網絡,豈敢忘宗。唯我胥姓,祭奠旁貸。神州華胥,天下姬姓。追本溯源,胥氏之根。曰:華胥得姓。曰:宣王支子,封國華胥。避難犬戎,瑯琊易胥。曰:穆侯之幼,桓叔七子。及公蒲地,懿公蒲吏。以職為氏,胥氏之祖。臣公德才,晉之股肱。蒙馬虎皮,濮城建功。瑯琊得望,綿延神州。正本清源,實為一脈。高山仰止,追思綿綿。箕裘丕振,赤心拳拳。家德邦德,家振國振。祭奠之厚,莫若養豐。愛寵之溺,莫若德教。課己課子,和家和鄰。連我血脈,與時俱進。承我祖德,揚我胥姓。不愧天地,有顏祖宗。有為家國,坦對子孫。為祭奠也!祖宗之靈,以鑒我心。酹酒一觴,哀思無窮。嗚呼哀哉,伏惟尚饗!                  
                                  2006年清明   云南--胥松林 熏沐拜撰

 

 

    (二) 江西九江胥家山重建胥氏宗祠序(胥立貴)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胥氏系出周武王姬發之子成王之弟叔虞(封唐地),其子燮就國君晉(改唐為晉)數傳至穆侯、文侯仇、昭侯伯,晉昭侯封邑曲沃(今山西曲沃縣西南5里鳳城村)于叔父桓叔成師[前802年],桓叔第七子及列為公族,食采于蒲地為諸侯,其孫懿為蒲胥吏,以職為氏,稱胥懿。懿之孫胥臣[前770-256年]追隨晉文公重耳蒙馬虎皮城濮建殊功,官拜司空,胥氏遂顯于晉,其子甲,孫克,曾孫童,玄孫何皆為卿、大夫,何因父難徙于齊,何之孫澤公祖孫父子聚族瑯琊為胥氏之郡。歷秦漢晉至南朝梁[502-557年]慶云公(富春令,世籍西川)傳六代而生玉湖公(侍御史),其孫元翅公(兩江總督)之孫獻公于乾符年[880年]因避黃巢亂棄御史由長沙遷豫章撫州臨川,越五世仕衡公(南唐洪州通判)十世孫壇公徙于南昌進賢,仕隆公(西安通判)幼子宣公由臨川仙桂峰徙于宜黃大嶺,其十二世原召公因元末兵變由宜黃徙居豐城廣豐鄉檀樹坳。九江胥姓始祖弼堂公原居洪都豐城縣廣豐鄉,明永樂二年[1405年]與始祖母朱氏攜子海迪公遷九江府德化縣仙居鄉高良山下結廬創業,名曰胥家山。
    始祖居胥家山,歷明清兩朝人財興盛,太學仕、進士、文武狀元輩出,清咸豐年尤盛,連五祖屋一進三重,青磚石柱,雕梁畫棟,規模宏大。正門上立“拔貢”匾,中堂懸“杖國增輝”匾,東堂掛“進士”匾,下堂正中為“明經”匾,時在朝二十四位頂戴花翎于清明同歸祭祖,盛況空前。惜家道隨國運,十年 “文革”之亂,家珍及譜牒如數盡毀 (僅頂戴及秉南公大刀存省博物館)。喜今時逢太平盛世,祖地福蔭,為官經商人才輩出,然列祖列宗依蒙塵失所憑依,我輩愧為子孫也,為秉承先人之志,報功崇德承先啟后,丁亥年春,族人共議重建胥氏宗祠以妥先靈,按紅丁三百集資,由立榮主持,立炎督修,同年清明落成。正是先祖順天居福地,青獅雄象環瑞氣,龍騰神州根華胥,子孫富貴隆昌吉。特撰俚語,以使我氏知曉始末耳,是為序。

                           公元二00七丁亥年甲辰月三十六世裔孫明輝(立貴)敬撰

 

胥

 

 

 

 

 

 

 

 

 

標簽:    xu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胥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胥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族譜錄紀念網
  • <samp id="eh055"><listing id="eh055"><dl id="eh055"></dl></listing></samp>
      • 查看更多討論帖>>
        點擊 回復 標題 作者 最后回復 回復時間
        998 0 【河北寬城胥氏家譜】 尋親山東濟南 尋親遷西灤陽 宗親 18803345808 18803345808 2019-12-10 08:29
        700 0 家門好 19220226 19220226 2017-04-05 16:18
        927 0 山東威海榮成 xiaoyu09001 xiaoyu09001 2016-09-25 15:19
        917 0 胥 報本堂 壞人一個 壞人一個 2016-09-03 15:21
        836 0 同宗,大家好, xuchanghe xuchanghe 2015-12-27 12:39
         
        發表話題: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