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被封為緱候,漢書中記載是匈奴王?,F在在陜西省富平縣美原鎮利惠村全村都姓緱。在河南省偃師市有個緱氏鎮(唐僧故鄉)。緱耀民于2004年3月。①姓氏考略:周卿王食采之邑,以邑為氏。②孝子傅:陳留緱氏女,名玉。③魏書官氏志:渴侯氏改為緱氏。④千家姓:陳留族。 緱姓起源有二: 一、起源于西周,以封邑命氏。西周時,有卿士大夫因功受封于緱邑(今河南省偃師縣)。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后,他的兒子朝曾糾合了一批喪失職位的舊官、百工起兵造反,爭奪王位。晉國就派籍談等率軍來幫助周朝平定叛亂,曾經在緱住兵。子朝兵敗后,他就帶領著周朝的一些舊的宗族逃到楚國。被封在緱邑的大夫也失去了封邑。他的子孫就用原來封邑的名稱“緱”作為自己的姓氏。見《通志.氏族略》 二、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渴侯氏,入中原后,在孝文帝改革時改為單姓緱,成為緱姓又一支。 在河南省滑縣有兩個村莊(東緱莊、西緱莊)全部都姓緱,這里至今依舊保持著緱姓不通婚的習俗。這里的緱姓是在明朝時期從山西移民到此,原有兄弟三人,西緱莊均為老二的后人,東緱莊均為老三的后人。甘肅天水也有個緱家莊,現有人口三千多.甘肅天水集中有兩處緱氏居住地,一、秦安縣中山鄉緱家灣,約二千多人;二、麥積區中灘鎮緱家莊、約五千多人;三、麥積區新陽鎮的溫緱村有緱姓1500多人,渭南鎮的劉緱村有1000多人。
在山東齊河縣有個緱莊大概有300多人。也是緱姓兄弟兩人發展起來的。
在四川省三臺縣云同鄉也有緱氏家族后人,人數大約有200人左右。
大約在20世紀初的時候,陜西富平縣的緱有矛逃荒到今甘肅合水縣定祥塬落戶,他的后代現在已經有200多人,個個安家樂業,生活富裕。
約三百年前,在陜西省蒲城縣罕井鎮武儀村出現了緱姓,現在已發展到了600多人,占這個村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在蒲城縣上王鄉東芋村的武儀新莊村好像也有緱姓家族,應該是來自武儀村的。 山西長治縣西火也有緱姓后人幾百人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緱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緱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