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澂(chéng)(1835~1902),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號恒軒,晚號愙齋,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清代官員、學者、金石學家、書畫家,民族英雄[1] 。清同治七年(1868年)進士。善畫山水、花卉,精于篆書。皆得力于金石鑒賞修養(yǎng)。
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之后的1886年,在天時地利人和一個不占的談判桌上,吳大澂據理力爭,迫使沙俄重立土字碑、并對中國的出海權進行妥協:圖們江口的出海權雖不能共享,但中國船只可以借道出海,俄國不得阻止。吳大澂又設法延長談判,迫使沙俄歸還了黑頂子山地區(qū)(今吉林琿春敬信鎮(zhèn))。其戰(zhàn)略眼光與愛國精神令后人稱頌。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吳大澂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吳大澂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