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 Zhibin
官質斌
(1904~1978)
[] 中國電影技術家、電影工程師。四川省威遠人。出身貧農兼手工藝人家庭。1926年參加北伐軍武漢軍政分校。1927~1934年間,曾參加中國共產黨,先后在四川、上海等地從事軍運、學運和黨的交通聯絡等革命工作。其后進中國電影制片廠,從事電影錄音技術。抗日戰爭時期“中制”攝制的影片《八百壯士》(1938)、《保衛我們的土地》(1938)、《好丈夫》(1939)、《勝利進行曲》(1940)、《火的洗禮》(1940)、《青年中國》(1940)以及《白云故鄉》(1940)等,他都參與錄音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后,他于1947年為《松花江上》錄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官質斌在北京電影制片廠先后任錄音師、制片處長、技術管理副廠長等職。后調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擔任過技術管理副廠長、技術委員會主任等。他對該廠洗印加工,由手工操作改為機械操作以及電影機械設備的技術革新、制片工藝的改進、技術人才的培養等方面,都作出積極貢獻。他還翻譯過有關電影技術的國外資料(如《國外十六毫米電影攝影機》)。1960年他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 4月7日去世。
官質斌

(1904~1978)
[] 中國電影技術家、電影工程師。四川省威遠人。出身貧農兼手工藝人家庭。1926年參加北伐軍武漢軍政分校。1927~1934年間,曾參加中國共產黨,先后在四川、上海等地從事軍運、學運和黨的交通聯絡等革命工作。其后進中國電影制片廠,從事電影錄音技術。抗日戰爭時期“中制”攝制的影片《八百壯士》(1938)、《保衛我們的土地》(1938)、《好丈夫》(1939)、《勝利進行曲》(1940)、《火的洗禮》(1940)、《青年中國》(1940)以及《白云故鄉》(1940)等,他都參與錄音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后,他于1947年為《松花江上》錄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官質斌在北京電影制片廠先后任錄音師、制片處長、技術管理副廠長等職。后調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擔任過技術管理副廠長、技術委員會主任等。他對該廠洗印加工,由手工操作改為機械操作以及電影機械設備的技術革新、制片工藝的改進、技術人才的培養等方面,都作出積極貢獻。他還翻譯過有關電影技術的國外資料(如《國外十六毫米電影攝影機》)。1960年他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 4月7日去世。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官質斌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官質斌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