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小帆,河南省慰氏縣崗李鄉老莊師村人。1937年2月參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山西省犧牲救國同盟會”駐沁水縣特派員、縣長、縣委書記,省干校校長、省人委秘書長,地委書記、副市長、專員等職。
1943年在中央黨校學習。抗戰勝利后,隨挺進東北干部團到達承德后,被分配到建昌縣任縣長。
1945年11月2日,師小帆趕赴建昌就職。當時,建昌雖已被我黨接收,但由于干部太少,政權機構只是一個空架子,縣委書記、縣長都由李賀年一人擔任。除老根據地人民以外,群眾對我黨還不甚了解。偽滿殘渣余孽仍在興風作浪,國民黨反動派也在覬覦這塊地盤。面對這種紛紜復雜的社會形勢,師小帆與縣委書記李賀年等領導同志,堅持黨的集體領導原則,團結協作,共同奮戰,認真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放手發動群眾,深入開展反奸除霸、清算復仇、減租減息運動。在斗爭中建立了黨的各級組織和人民民主政權,建立了地方革命武裝,配合主力部隊作戰。
1946年1月,國民黨軍隊大舉向熱河解放區進攻,來勢兇猛。下旬,建昌縣黨政軍機關和地方武裝押著漢奸何福興、石老八等罪犯撤離建昌縣城,到達湯神廟區。由于帶著犯人行動不便,師小帆、李賀年等領導研究決定,就地將何、石等罪犯執行槍決,減輕了行軍負擔。
1947年冬,建昌縣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在那千載難逢、人心沸騰的日日夜夜,身為一縣之長的師小帆工作更加繁忙:他認真學習上級文件,領會上級領導的講話精神,傳達上級指示;組織土改干部培訓班培養骨干,到培訓班給干部講課、作報告;到公營子區蹲點,取得經驗,指導全縣土改運動。在地委正確領導下,僅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全縣的土改運動就勝利結束了。
整個解放戰爭時期,建昌縣作為熱東最早的解放區,擴軍、支援前線任務更重于其他縣。師小帆等人非常重視這一工作,每逢上級下達任務,都不遺余力地去完成:
1945年11月中旬,黃克誠將軍率5個旅的兵力去錦西阻擊敵人,途經建昌,師小帆出面接待,組織干部籌資勞軍,保證了大軍的食宿和物資供應。
1947年初,熱東軍分區給建昌下達擴兵500名的任務,由于工作作得細、思想發動得好,擴兵1000多名,超額一倍多完成任務,受到軍分區通報嘉獎。
1948年10月,遼沈戰役打響后,師小帆率領兩萬多人的擔架團,赴錦州戰地支前。期間,在建昌縣設立5個兵站,負責轉送傷員和戰俘2萬多人,為遼沈戰役、東北全境解放作出貢獻。
1949年3月,師小帆任建昌縣委書記,繼續領導全縣人民開展戒煙、大生產、剿匪等各項斗爭,都取得了優異成績。
師小帆在建昌工作5年,為建昌人民翻身解放事業殫精竭慮,建樹了功績。
1950年4月,師小帆奉調熱河省任職,離開建昌,1956年調遼寧省工作。
1986年3月離休。
遼寧省鐵嶺市朝陽市史志辦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師小帆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師小帆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