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始祖何瑊

據《湞陽水木記》載:“初祖瑊公與妣姜夫人卒葬于廬江東鄉望淮崗之原,后代培附冢埠壘,后世因名何墳崗墓。此墓宋時猶存,莊間李公光過覽詩曰:何墳崗上草幽青,七國邊塵尚可驚。姬裔未應灰火灼,呂螟那得誤凝冰。川舟百代行人濟,華表千里歸鶴鳴。淮土不隨涵谷變,驪山徒自發崇陵。”
在2000年第七屆世界何氏懇親大會召開前夕,安徽廬江何氏宗親總會發起海內外何氏募捐建設了何氏始祖陵園。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臺灣、菲律賓、新加坡等地何氏宗親會,曾陸續派出尋根訪問團到廬江考察,廬江縣僑辦于1993年成立了專門調查小組,走訪何氏家庭,查閱何氏宗譜等有關資料,進一步證實了廬江何氏始祖發源地,已為世界所公認。1994年5月,安徽省編審何鵬先生來廬進行多次考察,拍下何氏宅基地和何家墳園照片,寫下近萬字的調查報告。北京電視臺《中華姓氏》攝制組千里迢迢到廬江拍攝了《何氏起源在廬江》專題片,廣為宣傳。同時,海內外宗親捐款投資200萬元,其中用于陵園建設130萬元,征地12.13畝,從2000年6月開始修建,至11月27日竣工,歷時半年完成陵園重建任務。陵園內用砂石提高數米,正中是墓冢,呈三國型,外園用岳西生產的花崗巖砌成,高大雄偉,中間(墓冢)用懷遠圓型花崗巖建成,內圓即冢內用紅磚圈成,中間真空,立地通天,地下放有吉祥物,象征世代祥和。墓前豎立高大寬厚的瑊公墓碑,碑前放著雕刻典雅的香爐。北側建有“廬江堂”。堂內高大寬敞,瑊公靈位端正敬放在正中,古樸莊重。左邊墻上排列海內外宗親為園林建設所作貢獻的瓷像。右邊墻壁上排列著海外宗親捐的壁畫。東側設紀念室,室內存放海內外何氏宗譜,何氏名人錄,歷屆何氏宗親大會會刊,澳門特別行政區首任長官何厚鏵的題詞,國家旅游局局長何光瑋題寫的牌匾,安徽省副省長田維謙、巢湖市市長王啟敏、廬江縣縣長彭蓬等領導的題詞等。
2000年11月28日上午,海內外62個何氏宗親代表團,1000余名宗親代表先后到達廬江。廬江縣人民政府舉行了隆重盛大的歡迎儀式。上午10時到達何氏陵園,代表們尋根問祖,飲水思源,心情十分激動。
何氏太始祖陵園,已成為海內外何氏尋根竭祖的圣地。每年清明前后均有海內外何氏紛紛組團前來祭祖觀光。
2001年,何瑊墓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何瑊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何瑊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