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作謙(1880——1974),原名慶傳,字斐立,又字成章。生于光緒六年七月十二日。10歲時隨父親移居檀香山。中學畢業后歸國,入上海私立圣約翰大學求學。大學畢業后留學英國劍橋大學,先后獲得文學博士、法學博士學位,并獲得英國律師資格。1908年任中國留學生監督秘書。翌年,他任中國留學生監督。1910年(宣統2年)歸國,通過留學生考試,獲游學畢業法政科進士,授翰林院編修。辛亥革命爆發前后,他任《北京日報》英語版主筆。1912年(民國元年),他任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外交部秘書、大總統秘書,后任駐英國公使館參贊。1914年(民國3年),他兼任倫敦總領事事務。1916年(民國5年)歸國,任外交部幫辦秘書。翌年,他兼任國務院秘書幫辦。以后,在外交部歷任多職,升任代理外交部情報局局長。1920年(民國9年)2月,任公立北京清華學校監督。9月,任外交部參事兼和約討論會秘書長。1921年(民國10年)8月,任駐古巴公使。10月,兼任華盛頓會議中國代表團秘書長。翌年1月,兼任駐巴拿馬特命全權公使。1926年(民國15年)歸國。翌年他任安國軍外交討論委員會委員、天津英租界回收委員會委員、外交部條約修訂委員會委員。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任北京稅務學校教授、外交部條約委員會顧問。1929年(民國18年)至1931年(民國20年),任北平新聞社社長。1933年(民國22年),外交部簡任秘書。同年9月,被派為署理駐新加坡總領事。1935年(民國24年)10月,升任總領事(公使待遇),監督、指揮駐馬來半島的各領事館。1936年(民國25年),被召還任外交部兩廣特派員。1943年(民國32年)7月卸任。1938年日軍占領廣州后遷居香港。1941年日軍占領香港時,遭日軍扣留。1943年,他設法逃脫,此后在重慶的一家學校擔任國際法教授。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調回外交部任顧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遷居香港,投身教育。在港圣保羅女校教書,1952年任該校校長。在八十和九十大壽時,蔣中正先生親書“壽”字中堂為其祝壽。1974年12月1日在香港病逝,享壽九十有五。公祭時由張發奎先生主祭。1922年獲二級寶光嘉示章,三級文虎章;1924年獲四級文虎章,三級寶光嘉示章;業余愛好網球,多次獲獎;曾在基督教青年會義務工作,還是網球高手。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刁作謙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刁作謙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刁作謙的討論吧最新話題![]()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