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自敘》
我生今年已三八/半似狂生半腐儒/
一生矛盾說不盡/心靈解剖跡糊涂/
讀書最喜在深夜/行文專賴因特爾/
卸下職稱留"槍炮"/政府大院梅二株/
生來原喜弄文墨/偏憎人家說書蠹/
人亦要做錢亦愛/躑躅官場說不仕/
立志出身揚正義/識得中奧廢半途/
"無冕之王"尚難樊籠我/何況"參公"當黨徒/
出入仕途道緣淺/惟學阮籍我先師/
總因勘破因明法/學張學李我皆辭/
喜則狂跳怒則嗔/不懂皂白與青紫/
掣絳嚙籠悲同類/還我林中樂自如/
記者生涯已十載/笑話一堆當揶揄/
膽小只評前年事/才疏偏學說采編論/
近來識得張楚欣/喜從中來亂狂呼/
宛似山中遇高士/把其袂兮攜其裾/
又似吉茨讀荷馬/五老蜂上見鄱湖/
從此境界又一新/行文把筆更自如/
時人笑我真瞆瞆/我心愛焉復奚辭/
我本龍溪村家子/環山接天號壺嗣/
大峰巖次時入夢/為學養性全在茲/
八歲讀書好寫作/為文意多筆不符/
師批文弱筆無力/我對膽大文不輸/
十歲偷作新課本/一頁文字一頁圖/
收藏生怕他人見/師兄告人搶來撕/
十八離鄉入新學/別母時哭返狂呼/
琯城西去五十里/年年此路最堪娛/
二三來漳入學院/心好經書棄理數/
數字從此不入目/粉筆提來當學徒/
出師靈通當教員/為說語文二年許/
抿嘴坐看后生相/提筆吶喊"兩基"強/
時來運轉走縣城/花溪河畔識新聞/
始知廣播與電視/聲道視屏界盡除/
復知新聞有專題/經解借自老賴付/
摸著石頭趕鴨子/實踐生疏與成熟/
十年苦熬人始識/職稱踢開學電教/
而今行年雖三八/尚喜未淪士大夫/
一點童心猶未滅/半絲白鬢尚且無/
張萬土
2008年3月下旬自序于琯城寓所
《三八自敘》詩是我于公元
第二段敘少時在老家壺嗣十幾年間,享受壺溪之美,靈通之樂。家住坪塘(號壺嗣),環顧高山峻嶺,日與云霞為友。此后皆看不起平地之摩天屋。城市居民之"平地感"與我"高山感"格格不入,所以說"為學養性全在茲","茲"指壺嗣高山,夢寐不能忘也。次敘入上小學\初中,與文學結不解緣,心好之甚。此段戀愛,至今不懈。然因此理數荒廢,少時就喜看《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看到秦漢之交,《論語》,《孟子》《春秋》皆未涉獵;一入高中,截然中止。,羞恥,羞恥!以后自己念師院中文,皆由恥字出發,即所謂知恥近乎勇。以一個中文教師出身之人,古典文學不懂,一到學校,怎么會不自覺形穢?知恥了有什么辦法?只好拼命看古書,所以這一氣把古文趕上。自然學問無窮,到了當記者,才看到文字功底有多重要。但又不能固守一門一科的學問,故又"踢開"報紙文字報道之學,而專功廣播與電視。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張萬土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張萬土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