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汝鈞(1907-1994),字士衡,曾用筆名草野。男,1907年5月7日生于河北邯鄲市。1930年畢業于上海暨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31年畢業于北平燕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班,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赴法國巴黎大學文科學習文學、戲劇,并在巴黎國家圖書館繼續研究、收集“變文”及“敦煌學”有關資料。1935年回國,在北京同熊佛西先生一起從事受國戲劇運動。1937年盧溝橋事變,赴長沙參加“抗戰劇團”,從事抗日救國活動。1938年在四川成都任省立戲劇教育實驗學校教員兼校長辦公室秘書等職。1941年任國立貴州農工學院副教授。1942年任國立貴州大學外語系法語教授。1945年任國立重慶女子師范學院中文系教授。1950年在北京華北人民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學習。1951年在西安西北藝術學院戲劇系任教授。1953年調任西北大學師范學院中文系任教授兼副系主任。1954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58年曾任西安師范學院工會主席。1960年至退休任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講授中國現代文學及部分外國文學課程,1980年至1988年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西北區理事,陜西省現代文學學會副會長等職。 刁汝鈞教授,早在1931年燕京大學發表《敦煌變文研究》一文(1945年《文藝先鋒》8卷1期轉載)。1933年著有《現代中國女作家論》(北京人文書店出版)。早期還寫有《評〈雷雨〉》(1937年,北平《晨報·劇刊》312期)。譯著有《假醫生》(〔法〕莫里哀著,1937年2月6日北京《晨報·劇刊》315期)、《〈竇巴斯〉腳本提要》(〔法〕巴妞爾著,1937年5月15日北平《晨報·劇刊》328期)、《龜兔競走》四幕諷刺喜劇(〔法〕拉比士著,1945年商務印書館重慶出版)、《文法》獨幕劇(〔法〕拉比士著,1943年貴陽《文訊》月刊)。刁教授對法國文學及戲劇研究有較深的造詣,1942年謝六逸對所譯作品曾給予較高評價:“譯筆雋永幽默讀時會使你發出莞爾的微笑”。新中國成立后,刁教授的主要編著有:《論蘇聯兒童劇院》(〔蘇〕季克瑞日蒂斯凱著,1952年《藝術生活》第八期)、《中國現代文學參考資料》(上、下冊1957年西安師范學院函授部出版)、《敦煌變文管見》(1979年《陜西師范大學學報》第一期)、《追憶魯迅先生的一次講演》(1981年9月25日《陜西日報》)、轉載于《魯迅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哀悼茅盾同志逝世而想起往事》(載《紀念茅盾》、陜西現代文學學會、陜西人民出版社合編、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等數十篇文章?!蹲窇涺斞赶壬囊淮沃v演》曾獲得1981年陜西省社會科學學術研究成果獎。
刁教授為人誠摯熱情,他始終認為治學與做人應持嚴謹與踏實的態度。在50余年的教學工作中,無論是戰亂還是和平時期,他始終認真備課,精益求精,把自己的全部所得毫無保留地授以后學。退休后仍以老驥伏櫪的精神從事敦煌學方面的研究,還為參加敦煌學學術研討會準備了大量的資料。他對陜西師范大學圖書館存放的一套《敦煌寶藏》愛不釋手,經常來此查閱。圖書館參考閱覽部諸同志,以服務于教學、科研為己任,編印了《敦煌寶藏目錄索引》,請刁汝鈞教授作序。他在序中介紹了敦煌石窟最初發現的情況,還介紹了國內、國際收藏該書的情況,還告訴讀者《敦煌寶藏》編選范圍、排列順序,更多的談到《敦煌寶藏》編輯的價值。1989年他已是耄耋老人,還帶上幾十本《敦煌寶藏目錄索引》和大量的參考資料,參加在蘭州舉辦的國際敦煌學研討會。他希望有更多的后來者,在他熱愛并追求一生的敦煌學這個浩瀚的學術領域里作出超越性和創造性的貢獻。
刁汝鈞教授不幸于1994年7月病世,享年87歲。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刁汝鈞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刁汝鈞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