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祥麟 出生于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幼年在沙市蜀英小學讀書,1932年考入宜昌“四川中學”,喜繪畫,好武術,學習成績優秀,深受教師器重。在學校地下黨組織的指引下,閱讀進步書刊和《共產黨宣言》等馬列著作,思想進步較快,常在同學中宣傳革命道理,積極參加學生運動。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回到沙市,與地方黨組織取得聯系,以“樹人小學”校長身份為掩護,與楊茂新、陳鐘萬等人一起,積極組織荊(州)沙(市)地區學生、工人開展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7月,出席在荊沙召開的中共鄂西區黨委擴大會議,并被任命為荊沙區委組織委員。同年底,中共江陵縣委成立,任縣委組織部長。根據縣委分工,深入學校、煙廠、印刷廠和碼頭發展共產黨組織,建立黨支部,成立工會,領導工人罷工斗爭。參與組織“新生”、“名”話劇社,開展群眾性的抗日救亡宣傳活動。1939年5月,中共江陵中心縣委成立,任中心縣委組織部長。1940年6月,日軍長驅直入,進犯沙市、宜昌,受中心縣委派遣,組織荊沙地下黨員和進步學生分赴岑河、三湖農村,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他深入到三湖簡家灣,爭取了“黃學會”首領簡舜卿,并從漢奸李品月、陳北楊手中奪取步槍30余條,組織起一支抗日武裝。同年冬,江陵縣劃屬中共鄂豫邊區黨委領導,他化裝成賣魚人,輾轉來到鄂豫邊區黨委所在地京山,向鄂豫邊區黨委李先念、陳少敏等主要領導人匯報工作、領受任務。1941年3月,被邊區黨委任命為中共江陵縣委書記。4月,江陵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五師襄南獨立十四營,簡舜卿為營長,他兼任政委。同時,成立江陵縣抗日民主政府,又兼任縣長。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工作,在岑河、三湖一帶方園100多里范圍內,相繼建立起地方政權,成為共產黨領導下的江陵三湖抗日根據地。1941年8月,國民黨江北游擊總隊指揮凌堯糾集反動勢力,勾結日偽軍向根據地進犯。他掩護獨立營主力突圍后,不幸被捕。國民黨頑軍捉到共產黨的縣委書記,如獲至寶,當天將他捆綁押往國民黨江北游擊隊所在地石首新廠。面對國民黨軍的利誘、酷刑,他正氣凜然,視死如歸。1941年10月16日,敵人將他帶至新廠附近渣滓崗上一個竹林里,用鋤頭活活打死,其狀慘不忍睹。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彭祥麟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彭祥麟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