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彭樹敏考入萍鄉縣立中學求學,后來因家中經濟拮據,不得不于1915年中斷學業。但他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影響下,仍然堅持廣泛閱讀新書。面對列強入侵、軍閥割據、民不聊生的悲慘現實,年輕的彭樹敏憂憤交加,產生了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
1917年俄國的十月革命和1919年中國的“五四”運動,對彭樹敏產生了巨大影響。為尋求救國之路,1920年3月,經上海勤工儉學會介紹,彭樹敏和國內各地同學共33人,乘法國郵船波爾多斯號到達法國馬賽,開始走上革命道路。
在勤工儉學的日子里,彭樹敏不畏艱辛,堅持又工又讀,刻苦鉆研馬克思主義,矢志追求革命真理。1921年5、6月間,他所在工廠的法國工人為反對資本家的壓迫剝削,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罷工。彭樹敏為法國工友的斗爭精神所感染,積極參加并鼓動其他中國同學加入罷工斗爭,博得了法國工人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贊揚。
彭樹敏在斗爭中日臻成熟。1922年7月,他加入了旅歐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4年,中共旅歐支部批準彭樹敏由青年團員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秋天,中共旅歐支部決定從留法學生中選派一批黨、團員去蘇聯學習。10月,彭樹敏隨同后來成為我國現代史上著名人物的聶榮臻、蔡暢、穆青等27人進入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中國班學習。
“五卅”慘案之后,國內革命運動風起云涌,黨迫切需要革命干部。于是,彭樹敏響應黨的號召,結束了5年的學習,與黃鏡等5人回國參加革命斗爭。幾天后,他們經海參崴到達上海,受到中共中央總書記陳獨秀接見。隨后,彭樹敏被派回江西,到安源從事工人運動。
在安源,彭樹敏主要擔任宣傳教育工作。他靈活運用馬列主義理論,結合安源工人運動發生和發展的斗爭實際進行卓有成效的工作。1926年,彭樹敏奉命調離安源,到鄭州從事鐵路工人運動。嗣后,黨又改派他到天津作軍運工作,在馮玉祥部宣傳國民革命思想。后因馮部受挫,彭樹敏又只身潛入北京,從事地下工作。7月,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為策應北伐軍,黨組織派他到江西九江組織鐵路工人罷工斗爭。9月,彭樹敏以照相營業為掩護,在九江秘密進行革命活動。黨交給他的任務是:組織南潯鐵路工人罷工,截斷江西軍閥鄧如琢與孫傳芳部的交通線,使敵人無法從九江增援南昌。在順利組織工人罷工運動的關鍵時刻,9月11日深夜,彭樹敏和其他兩位同志不幸被孫傳芳部密探抓獲。敵人從他身上搜出國民革命軍分省作戰地圖和革命傳單報稿各一份,便對他施以酷刑,逼他招供。彭樹敏堅貞不屈,守口如瓶。他自知在世之日有限,遂口述遺囑,請同獄難友轉告家人:“我已為國捐軀……請老父善自珍重。紳經(即彭立憲烈士)要出洋,我已托密友介紹入黨……”至死不忘為革命培養接班人。
9月18日潯陽江畔,反動軍閥以“謀反叛逆、搗亂國政”的罪名,將彭樹敏殺害。就義之時,彭樹敏大呼“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國民革命成功萬歲!”,含笑就刃。
彭樹敏犧牲時,年僅29歲。噩耗傳回萍鄉,各界人士在彭樹敏家鄉舉行了追悼大會,中共安源地委書記劉昌炎親臨悼念,深切表達了萍鄉革命群眾對彭樹敏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懷念。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彭樹敏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彭樹敏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