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族名人舒夢齡
舒夢齡,名學良,字蘇橋,號子鶴。清朝乾隆晚期生于湖南省溆浦縣花橋我族祖居地。
夢齡公童年時到湖北省來鳳縣大河鎮楠木坪村居住。曰浩公送其入私塾讀書,并兼做家務與農活,小時放牛。幼時即才思敏捷,聰慧過人,讀書過目不忘。因看牛時牛摔死山崖,回家后被伯父曰浩公責罵,便離開楠木坪,到兩河口舒家臺其二伯父曰理公之處居住,繼續讀書。后又到本鎮杉木塘長茅坡舒家居住,長茅坡舒家送其在本地私塾中繼續念書,從師于向正堂。向正堂發現其聰明非凡,便辭退其他學生,專教夢齡一人。
夢齡公在來鳳讀書多年后,已是滿腹詩書,具有宏才大略了。可在來鳳不能參加科舉考試,因為其戶籍還在溆浦。于是夢齡回到溆浦,參加秀才、舉人、進士等考試。
1822年(道光二年),夢齡公赴京參加科舉,以第三十七名成績考中進士。1825年(道光五年)被道光皇帝欽點翰林。隨即到安徽巢縣擔任知縣。1826年(道光六年)在巢縣勸民植松、杉、桐、桃、棗、李、梨、柿、柑等經濟作物。是年主修《巢縣志》,共編纂6冊。據光緒十一年續修《廬州府志》卷九十三中記載:“道光六年(1826)五月,巢縣西鄉湖灘生蝗,蔓延十余里,知縣舒夢齡督農佃捕,六日殆盡。”后提升為安徽毫州、泗州知州,又任鳳陽知府(道光十年),再調為太平府(府治當涂)知府。任太平知府期間,夢齡公為唐朝詩人賈島在當涂城外甘棠村的墳墓建祭詩亭,置祀田。咸豐二年(1852年)遷登萊青兵備道,后再調任按察使兼署鹽運使,任內名聲很好。
夢齡公點翰林做官后曾來到我地,在大河官城曰浩公墓前祭奠其伯父,并放禮炮三響。傳說炮聲一響,驚飛墓中白鶴一對,于是破壞了曰浩公墳墓的風水,我族自此少有名人。
夢齡公在來鳳留有詩文,同治五年編修的《來鳳縣志》記其名,錄其詩。
舒夢齡長子舒燾,字伯魯,官任戶部郎中。詩才清俊,文亦宏麗。與上元梅曾亮、巴陵吳敏樹、仁和邵懿辰交誼最篤,為曾國藩所器重。可惜英年早逝,年27卒,時論惜之。著有《緣綺軒詩文集》。
夢齡公詩三首
題王曉樓《冬青山館詩》(三首):
①干戈林列李家壇,五庫平開劍氣寒;
不道涪翁香一瓣,至今遺落在人間。
②開元風調建安骨,三百年來沒處尋;
獨惜廣陵遺曲在,幾人知是六朝琴。
③江左八龍早無我,吳中四杰已推公;
詩名敢恥居王后,曾向旗亭拜下風。
溆浦翰林舒夢齡(蘇橋)
---同治《來鳳縣志》卷之三十一《藝文志·詩》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舒夢齡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舒夢齡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