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夏禹的后裔。相傳帝舜時,鯀的妻子有莘氏女志(修己)因夢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賜予禹姒姓。 大禹后裔:夏后、有男、有南、曾、費、褒、冥、辛、計、禹、戈、樓、婁、竇、鮑、嵇、越、顧、夏、泊、粵、沈、鄧、諸、尤 、巢、艾、尚、涂、黨、卜、閩、駱、譚、覃、杭、抗、航、湛、相、余、牟、有扈、斟尋、彤城、斟戈氏、歐陽、夏侯、司空等
姒姓雖為名門,卻非旺族,至今不過千人,自大禹至今已傳至146世,輩份最高的為141世。 浙江紹興東南6公里的會稽山,埋葬著我國治水英雄,夏朝開國圣君大禹,建有禹陵、禹廟、禹祠。
目前,姒氏宗族目前輩份最高、年齡最大、今年84歲的大禹141世后代姒紹品老人。 大禹142世后代姒元飛、姒觀濤及143世姒元飛之子姒茂利、姒觀濤之子姒衛剛講,目前禹陵村還有姒氏30多戶、150多人。從1996年開始,解放前后走出禹陵村的姒世142代、哈爾濱醫科大學姒元翼教授和143代、浙江工業大學原黨委書記姒承家著手調查姒世家族人員及分布情況,根據截至2000年統計數字,姒世族人為700多人,分布在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包括臺灣)及海外。據姒承家先生調查,目前四川峨嵋、云南魯甸還有姒姓,但均難覓其源,因此禹陵村姒世成為我國極其少見的千年不變其姓、不易其址的古老家族。
目前《姒氏世譜》為1875年修訂,最后一世為141世姒振先。
從《余氏宗譜》看,大禹生有三子,大兒子啟,姓姒,小兒子叫罕,封姓為余,禹妻是紹興涂山之女,禹封小兒子姓余,有紀念妻子之意。目前,余氏村中輩份最高的114世,最小的120世。
今紹興有姒承統。
大 禹 陵
禹 廟
祭 禹 碑
禹 池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姒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姒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