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氏族人QQ群號:23688217,加入請注明身份。
靖難兵變 “啜姓誕生"
啜殿信
公元一三九八年,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夏五月, 朱元璋病逝. 因太子朱標早逝. 洪武二十五年. 立朱標長子朱允文為皇太孫, 朱元璋死后, 朱允文繼位, 就是明朝的建文皇帝.
朱元璋, 皇子眾多, 生前把皇子封王, 列土分封全國各地. 燕王朱棣其人善戰把他分封到北平(北京). 朱允文繼位后他從不把侄皇帝放在眼里. 因不滿朝廷的削藩作法,
起兵造反.
公元一三九九年七月, 燕王發兵造反至-一四零二年六月, 歷時三年, 直抵南京, 自立為皇帝. 建文帝哪里去了, 在歷史沒有記載, 只是說, 宮中火起, 帝不知所終.
公元一四零二年六月, 京城失守后, 建文帝命宮人放火焚宮, 馬皇后赴火死難. 后建文帝喬裝剃發扮僧人模樣和隨行人員, 分兩路, 一路從鬼門出, 由神樂觀道士, 王升助幫助乘小船到神樂觀, 另一路從水道御溝而行, 奔神樂觀, 后坐船逃往京口(鎮江市).
建文帝到京口小住, 便秘密通知其三位弟弟到京口會面. 不久, 吳王允熥 衡王允堅 徐王允熙 都秘密來到京口驛舍. 見面后兄弟抱頭慟哭, 哭得天宇雷聲大作, 暴雨頓盆, 江水暴漲, 百舸停游, 滿堂哭聲, 被雷聲雨聲吞沒, 這里發生的一切并無人知曉. 傍晚建文帝設宴款待三兄弟和一起出逃人員. 席間朱允熥問皇兄, 欲意如何, 建文帝說, 諸王叔恨我, 武將叛我, 文官棄我從燕, 良臣捕, 賢臣誅, 我意以決一心向佛, 云游天下, 依經書為伴. 今會諸弟一面, 日后實難在見 望弟弟們小心從事, 早做準備, 我兒文奎, 年紀尚幼是我子孫之根. 托付程亨去汴梁, 代我育養, 為安危改祖姓, 傳世子孫. 習 詩書 懂 禮儀. 勿為仕宦, 務商農, 求生存樂在其中. 太子講讀程亨忙和太子文奎離席, 同時跪在建文帝面前, 請求皇帝賜姓, 建文帝忙扶起程亨說, 小兒安危先生任重. 我應該拜謝與你, 姓氏還是程濟先生提個字吧, (翰林院編修)程濟沒有推辭, 沉了一會, 說此地是京都門戶, 京口(鎮江市), 取口字為首, 刻紀改姓之地, 取萬歲帝號文字去點為皇帝去發之象, 為又字, 莫忘帝變之因, 又字疊并, 為兄弟聚首落難泣淚之樣. 合為啜字, 意有吃吃 喝喝 永享口福之含. 此姓帝意如何, 建文帝笑說好, 就姓啜也, 讓子子孫孫都知道曾始遭不興, 五百年后啜氏遍布九州, 都是允文綈須子孫嗎.
翌日晨, 建文帝起程, 過六合(江蘇六合縣)至襄陽, 往云南----.朱氏三兄弟, 與兄允文泣淚相別, 各回府地, 同年八月兄弟三人的封爵, 全被燕王不同程度的削廢, 以后也都不是正常死亡.
程亨和太子朱文奎與建文帝通行, 后改道去汴梁, 在汴梁, 隱姓埋名, 依教書和幫寫文書為業, 太子文奎成人后符為啜姓.
一四零三年, 燕王朱棣遷都北平, 改年號, 永樂元年, 帝號 成祖 , 二月下詔把北平改為北京, 順天府.
鎮江城, 當時有謠傳, “靖難生永樂, 京口變鎮江, 京字帶北去, 口子擱姓旁” 可人們很少知道其中的低理原由, 意思是, 京字被燕王明成祖遷都帶往北平, 改平為京用啦, 口字是建文帝, 拿去擱在啜姓旁邊了, 所以京口的城名就不存在了, 改成了鎮江. (現在江蘇省鎮江市)
(根據祖上傳說整理)
據老年人說:祖籍山西省清原縣東余村[現在為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東于鎮東于村]。原姓朱。兄弟四人泣之改姓以朱改啜。然后。四處逃離。一支留在東于村,一支來到馬連村,一支在河北棗強,一支不知所往。又聞,是朱元璋長孫朱允文的后代。《新華字典》關于啜姓讀音chuai是錯的,我所在的地區是北京地區和北方地區,有啜姓家族2000多人在此居住了500多年其啜姓讀音一直為‘chuo’,此讀音符合普通話的定義,既‘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故啜姓正確讀音為‘chuo’。”
1:“天津市寧河縣東棘坨鄉馬連村全村300多口人和由此遷出1700余人都姓啜。馬連啜姓始祖:啜連福. 河北撫寧縣的啜姓是由天津市寧河縣東棘坨鎮馬連村遷出的,當時遷出人為:啜云。
2:河北省棗強縣啜姓“相傳前明(永樂年間)自遵化薊州搬遷而來,遷移始祖:啜彥信”。
3:啜鐵忠 男,31歲,政工師。
4:啜姓. 啜玉林 男,1935年3月生。研究員。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現任沈陽市肝膽病研究所所長,兼沈陽市東陵肝膽病專科醫院院長。
6:吉林省扶余縣新城局鄉小八號村啜姓,由山西省太原府清原縣遷來,現已傳至6代,名字依次始為座、守、喜、志、仁,第六代已經不統一。
千家姓氏溯源有啜姓為古代少數民族,起源于河西走廊之說,另有同姓人告之為羌族,不知有依據否,可有人知,請留言。
7:我是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人,聽老人說我們是從山西大槐樹遷來的,前段和山西清徐縣聯系了一下,說山西的啜姓是從河南遷來的,還給我郵來份家譜,不知有人清楚我們這個姓的來源和出處,
請留言。
8:我叫啜賀,黑龍江人,現在在北京就讀于中國石油大學,QQ:413433858。望同姓多與我聯系,來者不拒。
9: 啜姓家族朋友:
我們"啜"姓經我考證為兄弟四人改姓后,其后裔現在集中分布在山西太原市清徐縣東余鎮東于村;天津市寧河縣東棘坨鎮馬連村;河北省棗強縣大有村這三個地方。長兄啜彥福[在馬連村],二弟啜彥信[在河北棗強],三弟啜丙初[在山西東于村],四弟隨長兄及二哥遷徙途中走散不知去向。
由于落難改姓為防不測,我祖不能以文字記述改姓經過,只有長兄啜彥福口傳:“原姓朱,是朱元璋正宮馬皇后所生后代”馬連啜家后人便口傳至今。既:在明朝萬歷年后兄弟四人隱去“朱”姓,是為避難。[當時朱棣篡奪了朱允文皇位,我祖為躲避滿門抄斬由母親攜兄弟四人逃出皇宮]兄弟四人商榷改為何字為姓,根據當時情景便定“啜”字為姓,即:四個“又”表示兄弟四人;口一是表示四人,二是表示從城的四個方向逃出;四個“又”還表示當時情景,又哭、又笑、又吃、又喝,為當時被迫改姓而痛哭,為當時看破世道而大笑,為當時要遠途遷徙而飽餐,為當時兄弟分離而痛飲。后續家譜高祖上邊寫著紅字“朱”[本段為啜殿金搜集]
啜姓:現住山西太原清徐東于村 聯系QQ476841550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啜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啜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