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2月5日,伍連德、顏福慶、俞鳳賓、刁信德等21位醫師在上海南京路34號俞鳳賓醫診所集會,宣布正式成立中華醫學會(英文名稱為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 of China)。中華醫學會成立后,立即做了三件事:制定學會例言及附則;發展會員;創刊《中華醫學雜志》。1915年11月,《中華醫學雜志》(中英文)第一卷第一期出版,伍連德為第一任總編輯。
1948年,在上海宏仁醫院普內科大病房里,有一個病人被神經病學與精神美學的著名猶太籍韓芬Dr. Helperm診斷為典型的脊髓空洞癥(Syringomyelia),且作為一個示范病例,一直為各批見習、實習的學生詳細示教。某日,長窗開處,刁信德教授從此病房匆匆穿越而過,經過該病人床位時輕輕嘀咕了一聲“This is a Leper”(這是個麻風病人)恰逢兩位青年醫生江紹基和陸正偉(兩位校友)正在該病房內,聽到頓感驚愕,隨即為此病人作了一個鼻拭涂片送化驗室檢驗,果然發現麻風抗酸桿菌陽性。江、陸青年醫師極為折報,回去再查閱有關文獻,該病人各種臨床表現確實符合麻風病患者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