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311265次
3人
6個
100個
2473人
164部
三、方氏源遠與遷徙分布據(jù)2006年公布的新百家姓,方姓為當今中國第63位大姓,方姓人口大約占了當代人口的0.36%,總?cè)丝诩s430萬。據(jù)譜牒和相關資料記載:自方雷受封方山得姓以后,最初是在河南境內(nèi)繁衍發(fā)展,并有部分人遷居到山西和山東,其中東遷到山東半島的方姓人與當?shù)氐臇|夷人結(jié)合,大量接受東夷文化,并要那里建立了方國。在夏商時期,方國已成了一個強大的國族,史稱為方夷。據(jù)史書記載:自商王武丁至帝辛時的方國,經(jīng)常侵擾商朝的邊境和屬國,因此,商朝方國的討伐也從未停止過,卻全都無功而返,方國最后降服于周朝。到了周宣王時,方雷的63世孫方叔先后奉命征伐淮夷,擊退北方少數(shù)民族獫狁的侵擾,又率兵車三千討伐不聽號令的楚國,建立了赫赫功勛,使衰落的西周王朝出現(xiàn)了中興的曙光。在詩經(jīng)的《采芑》篇中,詩人為此發(fā)出了方叔元老克壯其猷的贊譽。周宣王為了表彰方叔的功勞,賜方叔食邑于洛邑,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陽市。方叔生有六子,廷珍、廷璽、廷佑、廷寶、廷琳、廷圭,其后各有傳承,方氏家族的繁衍世系自此有了詳細的記述,方叔也就成了方姓的分宗之祖。方叔的長子廷珍遷居冀州。靖康元年閏十一月,金軍攻克北寬松國都汴京,次年三月,金軍大肆搜掠后,驅(qū)擄徽、欽二帝及皇室、大臣等數(shù)千人北返,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欽宗之弟康王趙構(gòu)在南京稱帝,是為高宗,為逃避金軍的追擊,高宗最終定都于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廷珍的65世孫方文錦由于護駕有功,官拜節(jié)度使。方文錦的長子方耕道遷居姚江,傳姚江派。次子方嵩年遷居臺州寧海城西門,傳臺州派。三子方履之任紹興上虞教授,履之的玄孫浙東轉(zhuǎn)運使方彰德隱居于上虞清潭,傳虞嵊派。方叔的次子方廷璽,遷居青州,其后譜載未詳。方叔的三子方廷佑的后裔分為兩大支脈。其一是廷佑的二十七世孫方進的后代,據(jù)文天祥于宋端宗景炎元年所作的方氏族譜記載:西晉初期,方進的十九世孫方尤相任南昌刺使,攜家定居于南昌城內(nèi)鯉魚池,這是方姓入遷江西的最早記載。方尤相的五世孫方聰生有三子,長子方處,徙居湘潭。次子方顏,徙居福建,他的二十八世孫方明達于明洪武十六年由福建汀州上杭遷居江西定南。方聰?shù)娜臃蕉ㄉ形遄樱荷腥省⑸匈t、尚文、尚政、尚信。梁武帝末年,候景叛亂,梁朝軍隊糧食局餉匱乏,方尚仁兄弟五人捐贈糧餉,湖東王蕭繹為表謝意,均賜以高官顯爵,兄弟五人力辭不受,后來分居于江西各處。方定的長子尚仁遷居南康。次子尚賢遷居贛縣五云松林,他的后裔以后逐漸分居于贛倒、遂川、泰和、萬安和湖南衡山、桂東,云南鎮(zhèn)雄,貴州本節(jié)、大方,四川舒永,福建武平等地。三子尚文遷居興國龍坪,四子尚政徙居上猶北門,五子尚信則定居南康,他的后裔以后逐漸分居于上猶、南康齊溪口、老鏡壩、蘇家垅、大窩鄉(xiāng)傲唐和重慶涪陵等地。方廷佑后裔中的另一脈是二十六世孫方纮的后代,也是方姓人口最多的一支。方姓的南遷始于西漢平帝元始五年,即公元5年,當時攝政的外戚王莽已漸露不臣之心。河南太守方纮對此深感憂慮,在面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王莽征召時,無奈的方纮只得掛冠而去,攜家由河南遷徙到歙之東鄉(xiāng)。歙之東鄉(xiāng)在當時為丹陽郡歙縣的東鄉(xiāng),并不是明清時的徽州地區(qū),而是浙江嚴州府淳安縣,就是今天的浙江省淳安縣千島湖一帶,方纮也因此成為方氏南遷之祖。方纮的兒子方雄,東漢光帝年間曾任尚書郎、黃門侍郎、官至西河太守。方雄有三個兒子:方儕、方儲、方儼。長子方儕,漢明帝永明元年舉賢良方正,官至荊州南郡太守,封關內(nèi)候,與文學知名。方儕的二十六世孫方仕南在后唐同光元年遷居平江,就是現(xiàn)在的湖南省平江縣。方儕的三十一世孫萬戶候方汝舟,后唐同光二年遷居岳州長巴陵,就是現(xiàn)在的湖南省岳陽市。方儕的三十四世孫方白允于宗仁宗天啟四年遷居鄂州崇陽縣通城鎮(zhèn)義井,就是現(xiàn)在的湖北省通崇陽縣和通城縣一帶。方白允的九世孫方耀祖、方光祖兄弟于宗端宗景炎元年遷居通山縣。明洪武六年,方儕的四十九世孫方正乾、方郁文、方祥發(fā)堂兄弟三人遷居 黃州府黃梅縣。方儕的后代現(xiàn)今主要聚居在湖北、湖南兩省各地。方雄的次子方儲,漢章帝建初年間,舉孝廉第一,任郎中、補章句令,歷任阜陵、陽翟二縣。元和初年,舉賢良方正,對策天下第一,科博士郎,授洛陽令,升太常卿。漢和帝永元五年,擔任太常卿的方儲,因?qū)纪饧漓脒x擇日期的諫言不被和帝采納,并被認為不忠,遂引以為恥而自殺身亡。事后才明白的和帝深為方儲之死悲哀,說:儲死,誰與我共治天下呢?追贈方儲為尚書令、黟縣候,命官護尸歸葬歙之東鄉(xiāng)。同時在方儲修身練丹的柳亭山敕建家廟,并取名為“方仙翁廟”。宋政和七年,宋徽宗賜廟額“真應”。方儲雖然不是主導方氏家族移居江南的人物,但死后卻被神化了,成為方氏一族的崇拜對象,尤其是在封建社會里面,庶民不能隨意建立的家廟本身是顯示方氏為世家大族的重要標志。因此,方儲成為后裔們精神上的凝聚點。方儲生有三個兒子,長子方儀,字觀之,承父親爵祿,裔孫衍莆田、九江、滁陽等支派。次子方覿,字贊之,封關內(nèi)候,安石將軍,后裔衍生出池州、湖州、常州等支派。三子方洪,字弘之,拜郎中,封關內(nèi)候,后裔分衍嚴州、衢州、婺州、休寧等支派,這些支派分遷于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貴州、云南、四川等地。 唐德宗大中年間,方儲長子方觀之的后裔都督長史方琡,從安徽歙縣回歸河南固始方龍山居住。方琡的兒子方殷符,做過御史中丞,又生有七個兒子。其中七子方廷滔曾任過左仆射,他的后裔有的遷到了饒州、信州、江州、蘇州諸郡。三子方廷范是大唐大順年間的進士,歷任主管福建長溪、古田、長樂三縣的官員。因正逢唐朝末年,中原戰(zhàn)亂不斷,無法回歸固故里,便選擇莆田的刺桐巷居住下來,并把刺桐巷改名為方巷。
作者:方港水 回復:11 發(fā)表時間:2010-05-04 16:49:08
歡迎加入QQ2803204825,方春田江蘇揚州人。堂號:世德堂。排行流傳字派:必嵐永錦、春安夏泰、秋吉冬祥、九州同慶、日月增輝。聯(lián)系電話:13905270550.
作者:方春田 發(fā)表時間:2012-11-23 08:09:52
注意:嚴禁發(fā)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quán)、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nèi)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jīng)發(fā)現(xiàn)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nèi)容發(fā)表者承擔。請慎重發(fā)表!網(wǎng)站穩(wěn)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qū)!
湘公網(wǎng)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