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張萬土

07-06

4752次

0人

2個

6個

0人


吧主: [申請吧主] 管理員:   [申請管理員]
[主樓] 張伯紀傳

張伯紀,名虎,伯紀為其表字,河南祥符縣人,出身行伍。唐總章二年(669年),與兄張龍隨歸德將軍陳政入閩平亂,任府兵校尉,戍鎮綏安,靖亂安民,屢立戰功。陳元光在漳浦共設三個兵營,稱“上營”、“中營”、“下營”。中營就是張伯紀統率軍隊的營地。中營《張氏族譜》載:“伯紀公諱虎,其兄龍公,兄弟俱指揮使之職。地方平定后,張龍回原籍祥符;張伯紀留居漳州,在漳浦南郊中營社開基,繼續協助陳元光開漳治漳,任漳浦縣令兼主州邑事,著有勛績。宋紹興年間追贈威武輔應將軍,民間稱張太尉。入宋,其后裔在漳浦縣綏安鎮中營村建有祠堂——太尉堂。太尉堂氣勢雄偉,被閩、粵、臺“伯紀公”派下張氏裔孫共尊為總祖祠。相傳,太尉堂竣工后,在擺放列祖列宗牌位的神龕后面,引來一群黃蜂,筑起一個大蜂巢。成群的黃蜂采花釀蜜,飛進飛出,使得祠堂生機盎然,靈光寶氣。張氏族人認為這是吉兆,是祖宗顯靈,告誡孫子要象黃蜂那樣,飛出“巢穴”,創業興家。而不要固守眼前的一隅之地。于是,張氏子孫紛紛“出巢”,“飛”向閩南,“飛”向粵東.“飛”向臺灣,“飛”向南洋,傳衍下眾多后裔。

二、張伯紀氏族

張伯紀為閩漳張姓始祖,生五子,其中真瑞、興遠二子俱蔭襲為指揮使。13世孫張元甫乃宋參議大夫,居云霄西林村,分衍詔安、漳浦、黃崗等地。張元甫之弟張明甫居潮州,分衍大埔等地。張伯紀7世孫由漳浦往河南固始縣省親,留居祖地,至曾孫(伯紀10世孫)張華,隨王審知入閩,開居福州。張伯紀的后裔子孫分別傳衍漳州各屬縣和上杭、同安、廈門、泉州、安溪、南安、金門與廣東潮州、黃崗、大埔等處。

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臺灣,漳州張姓后裔多人隨之遷移臺灣。據臺灣民間現存張氏家譜記載,臺灣的“清張”,絕大多數屬于清河衍派。清乾隆年間張朝玉所撰《張氏源流紀略》云:“張氏出自清河郡……漳之有張,自伯紀公諱虎始,公先本河南祥符縣人,唐儀鳳間隨陳元光經略全閩,封威武輔應上將軍,鎮守漳州,因家于漳,張氏始以躋焉……”

張氏在臺灣僅次于陳、林、黃三姓,是第四大姓。臺灣的張氏來自福建和廣東。第一個入臺開基的張氏先人是張佑,明永歷年間,張佑自廣東梅豐入臺南白河鎮一帶開墾。清康熙以后,閩南粵東兩地張姓紛紛渡海入臺。臺灣張姓以彰化縣最多,其次臺北、臺南、嘉義、南投、苗栗、新竹等。從閩粵移居臺灣的張氏后來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張姓為閩臺大姓。臺灣張姓大部份源自漳浦,漳浦中營村的太尉堂為閩南張姓總祖祠。至今,閩南、粵東與臺灣各地張姓后裔經常前來尋根祀祖。

作者:220.161.47.*   回復:2   發表時間:2010-04-15 16:29:18

族譜錄紀念網
[回復] 回復張伯紀傳

張伯紀氏族

張伯紀為閩漳張姓始祖,生五子,其中真瑞、興遠二子俱蔭襲為指揮使。13世孫張元甫乃宋參議大夫,居云霄西林村,分衍詔安、漳浦、黃崗等地。張元甫之弟張明甫居潮州,分衍大埔等地。張伯紀7世孫由漳浦往河南固始縣省親,留居祖地,至曾孫(伯紀10世孫)張華,隨王審知入閩,開居福州。張伯紀的后裔子孫分別傳衍漳州各屬縣和上杭、同安、廈門、泉州、安溪、南安、金門與廣東潮州、黃崗、大埔等處。

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臺灣,漳州張姓后裔多人隨之遷移臺灣。據臺灣民間現存張氏家譜記載,臺灣的“清張”,絕大多數屬于清河衍派。清乾隆年間張朝玉所撰《張氏源流紀略》云:“張氏出自清河郡……漳之有張,自伯紀公諱虎始,公先本河南祥符縣人,唐儀鳳間隨陳元光經略全閩,封威武輔應上將軍,鎮守漳州,因家于漳,張氏始以躋焉……”

張氏在臺灣僅次于陳、林、黃三姓,是第四大姓。臺灣的張氏來自福建和廣東。第一個入臺開基的張氏先人是張佑,明永歷年間,張佑自廣東梅豐入臺南白河鎮一帶開墾。清康熙以后,閩南粵東兩地張姓紛紛渡海入臺。臺灣張姓以彰化縣最多,其次臺北、臺南、嘉義、南投、苗栗、新竹等。從閩粵移居臺灣的張氏后來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張姓為閩臺大姓。臺灣張姓大部份源自漳浦,漳浦中營村的太尉堂為閩南張姓總祖祠。至今,閩南、粵東與臺灣各地張姓后裔經常前來尋根祀祖。

作者:220.161.47.*   發表時間:2010-04-15 16:30:15

[回復] 開漳圣王詩集《龍湖集》

開漳圣王詩集《龍湖集》

[第一首]落成會詠(二首)

其一

泉潮天萬里,一鎮屹天中。筮宅龍鐘地,承恩燕翼宮。 環堂巍岳秀,帶礪大江雄。輪奐云霄望,晶華日月通。 凌煙喬木茂,獻寶介圭祟。昆俊歌棠棣,民和教即戎。 盤庚遷美土,陶侃效兼庸。設醴延張老,開軒禮呂蒙。無孤南國仰,庶補圣皇功。

[第二首] 其二

云霄開岳鎮,日月列衙瞻。勝日當佳慶,清風去積炎。 山畚遙獵虎,海舶近通鹽。龍澤覃江浦,螭坳耀斗蟾。 文床堆玉笏,武座肅金簽。奇計繩陳美,明誠學孔兼。 忠勤非一日,箴訓要三拈。千古清漳水,居官顯孝廉。

注:《漳州府志》卷40題作《燕翼宮落成詩》。

[第三首] 示

恩銜楓陛渥,策向桂淵弘。載筆沿儒習,持弓纘祖風。 祛災剿猛虎,溥德翊飛龍。日閱書開士,星言駕勸農。 勤勞思國命,戲謔逐時空。百粵務紛滿,諸戎澤普通。 愿言加壯努,勿坐鬢霜蓬。

[第四首] 漳州新城秋宴

地險行臺壯,天清景幕新。鴻飛青嶂杳,鷺點碧波真。 風肅天如水,霜高月散銀。嬋娟爭潑眼,廉潔正成鄰。 東涌滄溟玉,西呈翠 珍。畫船拖素練,朱榭映紅云。 琥珀杯方酌,鮫綃席未塵。秦簫吹引鳳,鄒律奏生春。 縹緲纖歌遏,婆娑妙舞神。會知冥漠處,百怪惱精魂。

[第五首] 曉發佛潭橋

朝暾催上道,兔魄欲西沉。去雁長空沒,飛花曲徑深。 車沿橋樹往,詩落海鷗吟。馬鬣嘶風聳,龍旗閃電臨。 峰攢仙掌巧,露重將袍陰。農喚耕春早,僧迎展拜欽。看看葵日麗,照破艷陽心。

以上分別載于《全唐詩》卷45與《全唐詩補逸》卷1

[第六首] 半徑尋真

半徑尋仙跡,危峰望帝州。千山紅日媚,萬壑白云浮。 坐石花容笑,穿林鳥語愁。招呼玄鶴下,捻捋紫芝柔。 鑄鼎龍歸洞,驚旗虎負丘。高樓謀未遂,勝境至須留。 巖谷連聲應,漳潮合派流。飄然歌一曲,飄渺在瀛洲。

以上清?康熙《漳浦縣志》卷18;《全唐詩續補遺》卷1亦有收錄。

[第七首] 平獠宴喜

玉鈐森萬騎,金鼓肅群雄。掃穴三苗竄,旋車百粵空。 風生云滿賬,雪壓碧油幢。火烈消窮北,呈祥應歲東。 朝端張孝友, 鱉待元戎。

[第八首] 題龍湖(五首)

其一

環堤森霧伏,璧水湛天樞。帶雨金龍甲,朝天錦鯉魚。 樓船搖月鑒,閣鼓肅冰壺。扣 歌三疊,飛觴瀉百枯。 犀燃神鬼泣,劍射斗牛虛。懷古標遐軌,龍湖第一途。



[第九首] 其二

一戈探虎穴,萬里到龍湖。原上千花雨,湖邊百草埔。 分曹驅鹿豕,犄角困獐狐。野女妍堆髻,山獠醉倒壺。 氣清消霧冷,路險迫云衢。虎帳風霆肅,龍旗日月舒。 芟除盡荊棘,雨交鑒湖娛。



[第十首] 其三

地極綏安鎮,天隨使節存。民風移丑陋,土俗轉醞醇。 野服迎旌佩,獠車避陣云。宣威雄劍鼓,導化動琴樽。 石裂磨刀處,溪留飲馬痕。龍湖魚鳥眼,認此第三巡。

[第十一首] 其四

望望龍湖上,魚龍薄漢云。鴻 開半月,蛇穢破孤軍。 一鑒生風翰,千章渙浪紋。法慈敷教化,清靜加彌綸。 法慈剪兇丑,凜冽回春溫。龍湖三五夜,綮戟四回輪。

第十二首] 其五

只騎登南服,五龍開洞門。未有登臨者,天留好使君。 湖心涵萬象,湖口合千春。久玩天機動,昭回漢表文。 迢遙天侶上,磊落野人群。促命茅君起,雄揮記五巡。

[第十三首] 南獠納

南薰阜物華,南獠儼庭實。野味散芳芬,海淆參茂密。 胸篆飛瑞煙, 珠媚炎日。掩 籠白鷴,鹽章悶 。 歸化服維新,皇朝重玄質。筮辰貢龍顏,表子躬逢吉。

[第十四首] 旋師之什

雨盡青山昏,師旋赤眉至。皇天鑒有光,邊帥卻非義。六月張貔貅,萬弓發羊豕。海岳皆效靈,苗民悉循紀。 卷舒如祥云,進止若時雨。薄暮天為陰,銜枚肅我旅。 一火空巢窩,群兇相籍死。采芑歌言旋,記此非黷武。

[第十五首] 喜雨次曹泉州(二首)

其一

羲和停火輪, 深民福。年康收篚文,庭實陳秋獲。 土產若未腴,勤綏功則博。九五垂衣裳,千萬監忠樸。 銅虎謹深懸,木鐸今始作。誥敕常佩吟,酒色難湎惑。 愿皇欽福多,錫民無災瘼。載答圣皇恩,轉輸赴河洛。

[第十六首] 其二

上帝將垂譴,邊臣驚不寧。彷徨勞野馬,干曝俯龍亭。 精意馨穹昊,陽和正郁蒸。氤氳云作瑞, 雨成聲。 原隰枯隨發,生靈死復 。刑牲崇禮報,作頌慶 平。

[第十七首] 教民祭臘

玉陳釅酪,金碗薦芳飴。父老吹龍笛,官僚伏虎墀。 山川出云雨,神祗回曜輝。舞蹈幽明洽,趨蹌禮度微。祈禳稱世世,民社兩無違。

[第十八首] 修文語士民

廟算符天象,干旄格有苗。三軍歌按堵,萬騎弛鳴鏢。 虔嶺頑民遠,朝陽寇逆招。修文休眾士,錫命自皇朝。 莫篆天然石,惟吹洛下簫。聲聞神起舞,氣感海無妖。 方叔猷元壯,相如賦未饒。成周放牛馬,林野任逍遙。

[第十九首] 半徑廬居語父老《二首)

其一

寒猿號嶺表,添我哭聲哀。極浦驅潮至,愁連撥不開。 二州諸父老,百里載牲來。竅 成堆玉,坊戎未砌階。 菜蕪間半徑,金石耀雙臺。感愴千秋恨,期消四境埃。 陰扶祈大母,顯相賴殊才。獸舞梁山下,龍眠潮海涯。三杯酬地杰,一杖陟山回。環拜諸公罷,拈香莫晚 。

[第二十首] 其二

丹心忠老母,白首媚萱堂。萬里提兵路,三苗葬子方。 桑田多變海,萱草獨凌霜。華潔凝秋色,葳蕤燦晚芳。山靈驅毒蛀,神女靚明妝。剝落千花后,舒遲百歲康。 如何齡九五,霞佩陟云房。語罷成追慕,群然淚雨茫。

[第二十一首] 語州縣諸公敏

其一

總角趨朝對,雄飛出禁城。人才當翊國,世賞可辭榮。 憐厥神童子,尋為壯友生。南方承父鎮,北闕列儒名。 移孝為忠吉,由奢入儉寧。長安瞻日月,嶺海肅風霆。 敗事誠因酒,增高必自陵。尊年須養老,使士要推誠。 寅協無他式,清勤慎不矜。

[第二十二首] 其二

敦倫開野臾,勤學勸生儒。列爵雖殊分,同仁本一途。 云泥如有隔,水火豈相資。飲露知蟬潔,觀顏覺鑒虛。 潛光同隱豹,出宰必懸魚。適國無先后,梯云有卷舒。 天文回北極,水勢赴東都。定策參耆宿,輪忠奉簡書。彌年勤業懋,開國負稱孤。



[第二十三首] 酬裴使君王探公

百粵臨南海,儒冠任使軺。饋我兼金佩,和之美玉簫。 清風生四座,麗日正良宵。意氣宜今契,公忠豈古饒。 簡書頻誦讀,玉燭要均調。冰鑒秋霄察,君門萬里遙。驪 歌四牡,諤諤答清朝。

[第二十四首] 晚春旋漳會酌

帝德符三極,皇風振四夷。將軺春暮飲,士卒嶺南馳。 馬嘯腥風遠,兵歌暖日怡。妖云驅屏跡,芳卉媚迎詩。 拍掌橫弓槊,徘徊索酒 。陰處竄蛇豕,暗笑使君迷。

[第二十五首] 故國山川寫景

浮光昂岳望,固始秀民鄉。第宅參文武,姻連半帝王。 珠樓簾結綺,花苑水流香。禮節傳家范,簪纓奕世芳。 飛鞭馳道坦,聚蓋艷陽光。簫鼓迎歡會,桐麻遣唁喪。 勛臣扶景運,風樹配天長。

[第二十六首] 祀潮州三山神題壁(三首)

其一

孤隨不尊士,幽谷多豪英。三山亦隱者,韜晦忘其名。 勝跡美山水,妙思神甲兵。精誠諒斯在,對越儼如生。 木石森騶伏,云煙拂旆旌。雨 祈響應,龍鳳敕碑銘。 清 符神結,香芹契德馨。三山耀神德,萬歲翊唐靈。

[第二十七首] 其二

孤云悅我心,一點通神意。流泉濯巨靈,深谷豁神智。 魈魅神之兵,黎庶神所庇。精氣燭彼天,名山妥靈地。 嶺表開崇祠,遼東建神幟。六字通天威,九重頒歲祭。 相期翊國忠,我與三神契。

[第二十八首] 其三

孤征東嶺表,冒雨一登臨。再拜煙霞霽,群峰奎璧森。 獨山峰聳閣,中谷水鳴琴;明山卉木翳,遙林云霧深。 瞻廟開明貺,平遼斷穢 。神 號萬籟,列宿獻千禽。 樹尾揚旌帛,山頭鏇革金。葵陽烘固介,華露潤華簪。 鼎立崢嶸勢,鐘聞杳靄陰。綰荷權口勾,掬水洗懷襟。 瀑石流觴詠,豐啤駐馬吟。三山香火地,萬古帝王欽。

注:原題為“祀湖州三山神題壁”,“湖州”應為“潮州”。

[第二十九首] 至人行

至人平念慮,好惡歸其衷。試劍三苗罪,同車蓋世雄。 斷蛟驅猛虎,附鳳翊飛龍。際會風云上,清平嶺海中。 窮民加保惠,勛士祿功庸。姝子干旌紕,妖淫桎梏兇。 熱籌消災氣,精藎啟宸聰。卓爾三才立,巋哉一道同。

[第三十首] 恩義操

其一

天尊地卑分君臣,乾男坤女生男孫。 懷恩抱義成人倫,入有雙親出有君。 行義顯親親以尊,隆恩敦君君以仁, 君仁親尊恩義純,雙全忠教參乾坤。

春秋亂賊紛然起,促尼一筆扶人紀。

[第三十一首] 其二

嶺海物產知君臣,黑鯉朝北葵向曛。 嶺海物產知慈仁,寒獺祭魚烏哺親。 吳起學曾斯學荀,欺君害民喪不奔。 祿養生成忘義恩,不如雞犬司門晨。

[第三十二首] 候夜行師七唱

其 一

一從長發離京城,侍父寒暄經萬程。 上吁玄天低吁地,朝瞻紅日夜瞻星。 諸軍喜抵王師所,四顧傷為荊莽 。 群落妻孥凄泣聲,俄然戎丑萬變橫。

司空淑人頻勸諭,英雄死義無求生。 馬皮遠裹伏波骨,銅柱高標交趾驚。 振旅龍江修戰具,稱文鳳闕請增兵。

[第三十三首] 其二

魏母咸亨奉敕文,府兵云眾成營屯。 屹然一鎮云霄末,漸爾群言花柳春。 男生女長通蕃息,五十八氏交為婚。 火田黃稻俱甘旨,網水金魚洽醉醺。

寇戎不測紛如雪,甲胄何時不出門。 夜祀天皇弘德澤,日將山獠化縞民。 一聲譙鼓月初出,戍樓西北望皇閽。

[第三十四首] 其三

戍樓西北望皇閽,日暖桃緋京國春。 公子踏青陪御輦,官民結彩慶姻門。 上林花木胭脂媚,邊境桑麻戟劍屯。 乳燕東風相對語,老親上冢孰溫存。

采茶喜鉆新榆火,修禊爭驅舊虜氛。 盡醉韶華三月暮,誰聞更鼓二更巡。

[第三十五首] 其四

戍樓西北望皇家,夏永南征嶺海賒。 殿閣涼生梅浦雨,葵柳紅映錦江霞。 侮凌烽火心如水,變幻風云眼未花。 犀照湖花消魍魎,龍呈劍氣射虛邪。

赤烏黑馬流紅汗,綠柳金鶯冒翠華。 淬礪戈矛尋石上,沉浮瓜李戲江涯。 蕙蘭紉佩生香滿,荷芰縫衫御暑嘉。 較斧開林驅虎豹,施罟截港捕魚蝦。

火田畬種無耕犢,陰隙戎潛起宿鴉。 夜柝重門防暴客,三更三點尚排衙。

[第三十六首] 其五

戍樓西北望皇州,宿衛曾隨上苑游。 明月蘆花迷曲岸,西風梧葉報清秋。 鳳凰臺上幾聲笛,鸚鵡洲邊一葦舟。 對菊淵明懷刺史,拋梭織女弄牽牛。

娟娟萬里江河爛,耿耿孤星大火流。 白雁遠傳蘇武札,銀鱸細切季鷹饈。 露凄雪肅吳砧搗,馬壯兵強楚戍愁。 報道四更笳鼓響,銜枚襲虜獻俘囚。

[第三十七首] 其六

戍樓西北望皇山,十載干戈暑又寒。 紅錦飄來楓樹醉,黃金廢盡菊花殘。 故園橙桔小春鬧,圣席圓湯冬至閑。 劍戟百磨巖石裂,驊騮群飲澤泉乾。

雪花散雜梅花媚,白水煎為墨水餐。 河腹冰堅防虜騎,邊陲雨凍弊征鞍。 水窗向北因風塞,密壘開東得月看。 迭起寒雞猶未唱,銅壺先滴五更闌。

[第三十八首] 其七

黃昏候夜到更闌,爆竹驚聞把劍看。 士友同仇裘共敝,丈夫努力飯加餐。 星移物換鬢花白,月落參橫燭淚乾。 怨女鸞孤來繞枕,征夫馬健不離鞍。

量弘宇宙無遺壤,令肅風霆欲裂山。 義重同胞堪搏虎,身輕戰甲不號寒。 灰飛葭管陽初復,拍落梅花歌未殘。 歌嘯未殘胡虜卻,東南取道夕長安。

[第三十九首] 觀雪篇

不敢希釀泉,忻然 香雪。圭璧充庭輝,山林變瑤闕。 農郊卜歲豐,帥閫和民悅。觸 鳴 珩,拂衙凜 鉞。藻臺凈冰鑒,茶壺團素月。圣恩宏海陬,邊臣效芹說。

[第四十首] 山游懷古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隋社黍離離。 圣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邊徼興師旅,秋深近阻饑。仲由剛協力,曾點志同時。 倚曲酬歌去,宣尼正哂而。

[第四十一首] 望闕謝恩

御 褒忠勇,官符再佩箴。遐陬蒙一體,服馬赫遙臨。 海嶺知天瑞, 忻荷圣心。排衙香御腦,應郭撤妖 。講武勤西狩,呼嵩拜北欽。天顏嚴咫尺,夙夜敢荒淫?

[第四十二首] 祈后土

天啟鑒湖清,靈源浸天碧。不為潛龍盤,上翊飛龍績。 花氣 龍香,河光溥龍德。福以龍德鍾,壽以龍仁益。百禮祀龍神,九歌感龍格。龍湖配天長,萬葉復千億。

[第四十三首] 和王 訪重九見訪

河北推儒雅,嵩商降岳臣。明經通桂掖,飛 渡荊津。 明快宜朝美,疏通亦我鄰。怒同雷電厲,喜沛雨霖恩。

喬木家聲舊,嚴軺帝命新。心交今管鮑,籌運訪張陳。 是日登高節,伊誰送酒頻。江州華胄使,攜 再殷勤。

[第四十四首] 公庭春宴

東風驅凍去,萬品破陽輝。紅紫妝春媚, 樽試酒奇。 公庭開月榭,農 薦時犧。興逐芳芬發,杯同蜂蝶飛。

誰云佳節會,獨與賞心違。信手 紅瓣,粘衣盡紫蕤。

陰移來日者,各贈滿須歸。

[第四十五首] 半徑題石

喬岳標仙 ,玄扃妥壽姬。烏號悲嶺海,鶴仰向京師。 系牒公侯裔,懸弧將相兒。清貞蜚簡籍,規范肅門楣。

萬里提兵路,三年報母慈。劍埋龍守壤,石臥虎司碑。 憂闋情猶結,祥回 屆期。竺符貞介凜,桐杖孝思 。

許史峋嶙篆,曹侯感舊詩。鴻 山暝啟,駿彩德昭垂。 華表瑤池宴,清漳玉樹枝。昭題明岳瀆,展墓慶重熙。

[第四十六首] 云龍

乾坤成列神流通,純陽附陰生神龍。伸屈妙運參帝功, 一鼓 油云從。飛翔四海雨域十,萬匯焦枯仰化融。

苦時潛德來奮蹤,群生渴想心忡忡。雷鳴云起德斯普,變化循環自今古。

[第四十七首] 風虎

乾坤義氣為虎神,咆哮尚闞誰相親。浮云滿谷隨相震, 嘯地生風鼓氣新。日入山林膳百獸,時清郊藪宗麒麟。

忍饑渡河知仁人,彰威揮爪雄武臣。戴王秉義無妄噬,作政行苛何誅夷。

[第四十八首] 圣作物

乾坤正氣鍾圣神,聰明天縱臨生民。四靈百瑞皆符身, 九夷八蠻咸來賓。制作百為開彝倫,明?千載秋又春。

物之圣為何人,羲農堯舜禹湯文。萬古帝王咸準則, 祗令萬物 龍德。

[第四十九首] 真人操

陰陽妙數生真人,名山勝地隱其身。吹噓瀨氣完元神, 升降雪外離煙塵。軒轅乘龍萬歲春,穆觀王母存 。

青牛出關避世紛,招咱鸞鶴引霞樽。秦王漢武心塵土, 欲求真仙惡得 。

[第五十首] 忠烈操

乾生男子坤生姝,國有君王家有夫。委盾結縭托其軀, 三綱五常與命俱。一朝兇變違常途,匡扶弗得將何如?

英英烈烈他慮無,舍生取義終不渝。柏舟之詩王 語, 千古芳名耀青史。

[第五十一首] 秋日南巡軍次蕓溪

旌旗南指擁蕓溪,鼓角聲中夕陽低。父老攀轅留過客,桑麻閑話小橋西。

因此詩系《龍湖集》所未收,并錄以待考

許天正詩:

和陳元光平潮寇詩

抱蹬從天上,驅車返嶺東。氣昂無丑虜,策妙詘群雄。 飛絮隨風散,馀氛落日 。長戈收百甲,聚騎破千重。

落劍惟戎首,游繩系協從。四野無堅壁,群生未化融。 龍湖膏澤下,早晚遍枯窮。

載《全唐詩》卷15

作者:220.161.47.*   發表時間:2010-04-15 16:41:46

 
發表回復: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