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802955次
4人
13個
971個
56657人
2551部
男子叫“乳峰”欲改名遭拒張先生名叫“乳峰”,盡管名字只是一個人的代號而已,但張先生卻為自己的名字“鬧心不已”:當別人叫他“峰”時,他總聯想到“乳峰”,為此他老婆都很少直呼其名。日前,張先生到公安部門申請改名遭拒,理由是“惡意聯想的可能性小”。“改個名咋這么難?”36歲的張先生4日向記者訴苦。因為父母文化不高,給他取了一個與女性某身體器官同音(但其家鄉話讀音不一樣)的名字,每次別人問起名字,張先生都不好意思講,連老婆叫他名字都難為情。于是去年9月份,張先生開始向有關部門申請改名,但直到去年年底,各種材料補齊后才送到了深圳市公安局有關部門,希望更名為“張乳嶧”,沒想到“最終還是遭拒”。據深圳市公安局人口管理處身份證及暫住證管理科負責人張宙敏說,不同意張先生更名的理由是從整體名稱來看,惡意聯想的可能性極小,即使有也是個別現象。他說,考慮到當事人已“經歷了人生主要階段”,所以不同意更名。據《南方都市報》所以起名不當誤人一生;名副其實成功一世! 風水與姓名策劃師:袁誠成
作者:袁誠成 回復:2 發表時間:2010-10-09 11:05:26
古代的避誹在我國,避誹有著悠久的歷史。《禮記?典記》載曰:“名字者不以國,不以日月,不以隱疾,不以山川。”明文規定取名之避。后《左轉》又加上“不以畜生,不以器帛”條款,正式宣言“六避”。可見,早在周代就已經出現了避誹。秦漢以來,避誹制度日臻完備。避誹有“國誹”、“家誹”“圣誹”等三種形式。一、國誹,即當朝皇帝和七世以內祖先的名字。如溺器以前叫“虎子”,唐代避李淵祖父李虎的誹,一律改叫“馬子”,今人所謂“馬桶”就是避誹的結果。二、家誹,即父母祖先的名字,作為小輩,在日常言行或行文用字時要回避。南朝范曄因父名“泰”,便推辭太子詹事這一官職,因“太”與“泰”同音,犯了家諱。杜甫母名海棠,因此不作詠海棠之詩。三、圣賢諱,就是圣賢的名字,主要指圣賢孔子。孔子名“丘”,清朝時,天下姓丘的要加耳字旁改姓“邱”,并且不許發音為“邱”,要讀成“切”字。避諱還產生了一些笑料。南宋錢良臣有一子喜歡讀書,每讀經史見有“良臣”兩字時,因避諱就改讀為“爹爹”。一次讀《孟子》中“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兩句,就改口道:“今之所謂 爹爹,古之所謂民賊也。”一時傳為笑談。 袁誠成(據《大眾科技報》)
作者:袁誠成 發表時間:2010-10-12 13:53:52
作者:116.10.85.* 發表時間:2010-10-18 23:09:17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