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576118次
7人
9個
220個
13305人
559部
前 序趙姓起源宋代編寫的《百家姓》將趙姓列為全國首姓,是因為趙姓是趙宋王朝的[國姓],至今全國趙姓人口五千多萬,排全國第七大姓。趙姓出自贏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體始祖是造父。據(jù)[史記.五帝本記]及[趙世家]載;伯益是黃帝孫子項帝高陽的裔孫,系東夷部落首領。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又為舜馴服鳥獸,被舜賜姓贏氏。造父是伯益的九世孫,是西周周穆王的駕車能手。周穆王讓造父為他駕馭馬車,經(jīng)常外出打獵、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侖丘,忽聽到徐國[今江蘇泗洪]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這關鍵時刻 ,造父駕車日行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趕回鎬京[今西安咸陽],及時發(fā)兵打敗徐偃王,平定了叛亂。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將趙城[山西洪洞縣]賜給他。自次以后,造父被稱為趙氏。其子孫以封城封國為姓,得姓姓趙。造父的七世孫叫趙叔帶,因周幽王無道,離周王室去晉國,事晉文侯。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但后在春秋時期的晉國,趙氏家族經(jīng)歷了幾場宮廷內(nèi)外忠與奸,迫害與反迫害的生死斗爭。趙叔帶的8世孫趙盾任晉靈公的相國[宰相],歷史忠臣。奸臣屠岸賈是靈公的寵臣,縱恿靈公荒淫無道,殘害百姓。相國趙盾冒死直諫:[有道之君,己樂樂人;無道之君,己樂樂身。今主公縱犬咬人,放彈打人,以小過支解膳夫,濫殺無辜。百姓內(nèi)叛,諸侯外離,桀紂滅亡之禍將及君身。] 奸臣屠岸賈與靈公懷恨趙盾,多次合謀殺害趙盾。趙盾與兒子趙溯[大夫.駙馬]逃往首陽山避難。后左中軍趙穿[趙盾侄子] 設計除掉昏君。接趙盾趙溯父子回朝。靈公死后,景公即位。屠岸賈升為大司寇,瘋狂地奪趙氏之權(quán),滅趙族。屠岸賈突帶甲兵包圍趙府,將趙族三百多口殺絕。事前得到消息的部將韓厥與門客程嬰,偷將有身孕的趙溯之妻[公主]送進宮躲藏,不幾天生一男嬰取名趙武。程嬰將趙武[趙氏孤兒]裝進藥箱,混出宮門。并用自己不滿月的親生兒子冒充趙孤兒,讓全城搜查的屠岸賈殺死。程嬰帶孤兒趙武躲藏深山。十五年后,景公要恢復趙氏的聲譽,韓厥趁機把冤情經(jīng)過說出來。景公大怒,特為趙武昭雪,恢復趙府官職。于是屠岸賈一家被趙武殺盡。趙武雄才大略,推行胡服騎射,強兵圖治。后聯(lián)合韓、魏三家瓜分晉國,建立趙國。趙武就任國王,既歷史有名的趙武靈王。趙國都城,先建在晉陽[山西],后遷都邯鄲[河北]。疆域南至河南北部,北至內(nèi)蒙古包頭一帶。成為戰(zhàn)國七雄之一[齊、楚、燕、韓、趙、魏、秦]。趙國至公元222年為秦所滅,歷時180余年。至今包頭市還保留有趙國長城的遺址。位于河北邯鄲市西南四公里的趙王城,僅城墻遺址,就達505萬平方米,是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大的戰(zhàn)國王宮遺址。今山西泉陽市北藏山,因趙氏孤兒當年藏身此處得名。后趙氏后人在藏山立廟祭祖。今當?shù)卣ǔ蒣春秋戰(zhàn)國城]。秦初,趙國皇族兩支奉秦始皇之命,遷往0 甘肅、湖北。趙國末代君主趙嘉的兒子趙公輔奉秦國之命主西戎,世居隴西天水,發(fā)展成望族。后湖北的一支遷往江蘇、山東。趙公輔的后世子孫趙佗,秦末任南海縣令,兼并廣西桂林,建立南趙國。后被漢高祖封為南越王。其子孫于廣東、廣西一帶繁衍。今廣西桂林市陽溯縣趙氏古村—[漁村],保存著趙曾經(jīng)到此訪問。在中國歷史上,趙氏最顯赫的時期是宋代。五代末,掌握后周兵權(quán)的趙國皇族后裔趙匡胤[河北人],發(fā)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國都開封。史稱北宋。北宋的9個皇帝,除徽、欽二帝被金帝虜走囚死漠北外,其余7帝連同趙匡胤的父親趙宏毅,均葬于河南鞏義市邙嶺上,統(tǒng)稱宋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元1127年,欽宗之弟趙構(gòu)在南京稱帝,后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兩宋共歷18帝,統(tǒng)治320年。元兵攻下杭州后,南宋末代皇帝遷到廣東崖山,不久師潰,帝沉海而亡。南宋宗室皇族散逃到閩、粵一帶發(fā)展敷衍。福建漳州市[趙家堡]….,是宋代趙氏皇族聚居地。[趙家堡]規(guī)模宏大,內(nèi)城仿北宋汴京都城樣式修建。其中完壁樓掛有18位皇帝的肖像。現(xiàn)已辟為宋史陳列館。趙氏歷史名人有;戰(zhàn)國時;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強兵圖治,使國勢強大。七雄之中最強國。趙奢;趙國將軍,善于用兵,曾大破入侵的秦軍。秦代:趙高:宦官,曾控制朝政,掌握大權(quán)。趙公明:得道終南山,被道教奉為財神,稱作[趙公元帥]。趙佗:建立南趙國。西漢:趙禹:廷尉,治獄嚴緊。曾編訂律令。趙廣漢;京兆伊,執(zhí)法不避權(quán)貴。趙充國;大將,對匈奴勇敢善戰(zhàn),曾在河北屯田,對當?shù)剞r(nóng)業(yè)發(fā)展頗有貢獻。趙過:都尉,創(chuàng)造三角耬,改革耕耘農(nóng)具,對農(nóng)業(yè)發(fā)展起了一定作用。趙飛燕;漢成帝皇后,能歌善舞。東漢:趙歧;經(jīng)濟學家。趙融;右扶風。趙壹,辭賦家。趙瑤,北魏太守。三國;趙云;劉備名將。趙爽;數(shù)學家。唐代:趙姓任宰相者四人。趙仁本:唐高宗時任宰相。趙憬:唐德宗時任宰相。趙匡:經(jīng)濟學家。趙耶利:著名琴家。趙鏇;五代南唐畫家。宋代:趙匡胤;宋太祖,宋朝開國皇帝。南北宋共歷18個皇帝,歷經(jīng)320年。趙普:策劃陳橋兵變,幫助趙匡胤奪取政權(quán)的政治家、宰相。趙汴:號稱[鐵面御史]的殿中伺御。趙昌:畫家。趙鼎:南宋宰相。趙師秀:南宋詩人。趙孟堅、趙伯駒;南宋畫家。趙秉文:南宋文學家。趙復;宋元理論學家。元代:趙孟瓶:雕刻、書畫家。趙友欽:民間科學家。趙勇、趙原:畫家。明代:趙鋒:四川農(nóng)民起義領袖。趙南星:政治家、文學家。趙左;畫家。趙獻可:醫(yī)學家。清代:趙學敏:醫(yī)學家。趙翼:史學家。趙文喜;文學家。趙之琢、趙之謙:篆刻家。趙世炎;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領袖。現(xiàn)代;趙丹;抗日戰(zhàn)爭作曲家。趙樹理:作家、文學家。著作有[小二黑結(jié)婚]等。趙仆初:佛教學家。全國政協(xié)委員。趙忠祥:語言藝術家,中央新聞臺播音、節(jié)目主持。趙紫陽:曾任中共中央書記。趙一曼:東北抗日聯(lián)軍女英雄。趙本山:戲劇小品藝術家。[東北二人轉(zhuǎn)]。趙慶源、:文學作家。著有長篇戰(zhàn)爭、言情小說[悠悠人生戲風流]、[風情不老河]等。被編入[二十世紀人物大典]。趙小蘭:美國運動部副部長。政治家,著名的美籍華人。趙美心:美國公園市市長。有名的美籍華人。
作者:122.194.176.* 回復:1 發(fā)表時間:2010-10-21 00:03:29
趙氏----千年滄桑千年大族 將相迭出趙公輔,代王嘉之予,趙亡后被迫攜族人遷至西戎,從此世居天水(今甘肅天水),形成一個世所罕見的世家大族。在中國歷史上,也許除曲阜孔氏家族之外,只有它綿延最久遠,生命力最頑強。從秦漢一直到隋唐,晉爵封侯,出將入相,層出不窮。從這點上來講即使是鏖尾風流、名士迭出的南朝陳郡謝氏,世代簪纓、顯榮無比的瑯琊王氏也都只是"五代風流",恐怕也難與之相提并論。這支趙氏家族自秦初遷至甘肅天水后,經(jīng)過幾代人的努力,遂成為天下趙氏之望。在漢代涌現(xiàn)出了許多彪炳史冊的將帥,成了名副其實的軍功貴族,在中國的西北為華夏文明的傳播起著獨特作用。其中營平侯趙充國,橫空出世,北擊匈奴,安撫夷狄,威名最著。魏晉南北朝時,天下大亂,王朝更迭不已,趙氏家族更現(xiàn)名門豪族之本色,群星璀璨,人才輩出。隋唐以降,又涌現(xiàn)出一批心寓錦繡、胸藏萬機的文臣賢相,僅唐一代,趙氏就有四人為相,而天水趙氏占其三,從而在其粗豪灑脫的主流家族文化中融入幾許溫潤平和......在這里我們不可能盡顯這一家族的風采,僅按時代先后順序從中擷.幾朵浪花。漢代封侯"山東出相,山西出將",這是人們常說的一句話。這里所謂的"山西",是指太行山以西的廣大地區(qū)。這一地區(qū)之所以會產(chǎn)生許多戰(zhàn)將,是與其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有著密切關系的。大史家班固曾分析說:"山西天水、隴西、安定、北地處勢迫近羌胡,民俗修習戰(zhàn)備,高上勇力鞍馬騎射。故秦詩日:'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皆行',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這一分析,應該說是有道理的。身處此地的天水趙氏家族,就是一個顯例。他們以軍功起家,北擊匈奴,安撫夷狄,在漢代矗立起了家庭興旺的一座高峰。據(jù)《漢書?功臣侯表》和《恩澤侯表》所載,漢代之時,趙姓封侯的有:商陵侯趙周,翕侯趙信,昌武侯趙安稽、趙充國,從票侯趙破奴,隨城侯趙不虞,隨桃侯趙光、趙昌樂、趙放,新峙侯趙弟,爰戚侯趙長年、趙訴、趙牧,周陽侯趙兼,營平壯侯趙充國、趙弘、趙欽、趙岑,成陽節(jié)侯趙臨、趙沂......計三十多人從秦漢到隋唐,歷時一千余年,天水趙氏家族延續(xù)、昌盛了幾十代,直到陳橋驛兵變,涿郡趙氏得天下,天水趙氏家族的望族地位才逐漸下降,變得暗淡了。但不容置疑的是,天水這支趙氏家族并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仍在頑強地延伸著自己的血脈,其后裔遍布中華大地。在后述的名門望族中,有許多就是它的分支。歲月悠悠,千年滄桑。回眸天水,這一趙氏的圣地,仍充滿著神圣與神秘......
作者:趙文強 發(fā)表時間:2011-03-08 01:09:14
趙一曼是化名。本姓李,在四川宜賓是大家族。
作者:趙楊 發(fā)表時間:2014-05-14 00:49:02
注意:嚴禁發(fā)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quán)、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nèi)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jīng)發(fā)現(xiàn)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nèi)容發(fā)表者承擔。請慎重發(fā)表!網(wǎng)站穩(wěn)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qū)!
湘公網(wǎng)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