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73580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三泰地區,提起沈毅幾乎無人不曉;但提起刁家網卻有人會問:刁家網在哪兒?它和沈毅有什么關系? “要找共產黨,就到刁家網?!边@首六十多年前在如(皋)、泰(興)、泰(縣)邊區人民群眾中廣泛流傳著的一句民謠告訴了我們答案。1925年,沈毅來泰興開辟革命工作。1926年初秋,在刁家網建立了通(南通)、揚(揚州)、泰(泰州)地區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江浙區泰興獨立支部。1928年,建立了以沈毅為書記的中共泰興縣委。從此,“刁家網”這個昔日名不見經傳的偏僻村莊,猶如一把火炬,它的光芒向四周輻射。早期的泰興黨組織,以刁家網為基地,向農民群眾傳播革命道理,創建了農民協會、農民運動委員會、塾師聯合會等群眾組織,組織領導了“七·二”圍城斗爭和震撼大江南北的“五·一”農民暴動,創建了如泰工農紅軍(后匯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建立了區級蘇維埃政權。 在刁家網這片血與火的熱土上,流傳著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這些大量的人民革命斗爭的事跡,其實就是一本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愛國主義教材。1991年3月,刁家網成立了革命史料征集辦公室,組織開展了刁家網地區革命史料的征集工作。征集小組20多人分別深入全鎮各村、組進行調查、走訪,組織熟知當年刁家網革命斗爭情況的老戰士、老黨員、老干部開了50多個座談會,走訪了近300名知情者,共征集了20多萬字的史料,同時他們還收集到很多相關文物。 1992年在省、市委的關心支持下,刁家網將舊址紀念館原來的泰興刁家網刁氏家族的祠堂(刁氏宗祠)修復開放,占地890平方米,內設紀念碑、陳列室、接待室,為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地。原紅十四軍營長、國防部部長張愛萍將軍親筆題詞“中共江浙區泰興獨支舊址”。紀念館開放后,接待了泰興及鄰近縣市瞻仰人士三萬多人次。由于紀念館場地過于狹小,展覽實物無法擺置,1998年,泰興市委根據全市廣大黨員和老區人民的迫切要求,對獨支舊址實施了二期擴建工程,1999年7月1日竣工,擴建后舊址紀念館占地4041平方米,增設了沈毅烈士銅像、烈士亭、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烈士英名錄(碑)、烈士墓碑等。2001年初,為紀念建黨80周年,泰興市委決定再次擴大紀念館規模,增加紀念設施,調整充實展覽內容,進一步豐富教育內涵。目前,新的紀念館占地15000平方米左右,恢復了沈毅宿舍,并將沈毅銅像調整至室內,新建古典式史料陳列用房、接待用房,開挖小河,修建小橋,以及配套的綠化、停車場、道路建設等。 現在,在刁家網我們看見了一個嶄新的“中共江浙區泰興獨支舊址”紀念館。從莊嚴的正門進去是宮殿式的展覽大廳。展覽大廳分為中,東,西三廳,三廳由回廊連成一體。中廳也叫瞻仰廳,里面擺放著沈毅銅像。沈毅是刁家網地區人民革命斗爭中的耀眼明星。烈士銅像上的多個“28”也象征著沈毅烈士一生中的多個神奇的“28”:1900年1月28日出生、1928年6月28日犧牲、犧牲時年僅28歲。 1925年,沈毅來到刁家網的時候才25歲。當年的刁家網村不足百人,大多是靠種田為生,多如牛毛的苛捐雜稅使得當地的農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沈毅之所以選擇刁家網作為開辟革命的處女地,就是看中了這里的群眾基礎。 最初,沈毅以賣筆墨掩護自己的身份,漸漸地他發現一些私塾先生懂文化,有威望,但生活清苦,對剝削階級仇恨。于是,沈毅向他們宣講報國報民的道理。私塾教師成為沈毅聯系群眾、發動群眾、喚醒群眾的橋梁。1926年8月,沈毅在刁家網成立通揚泰地區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泰興縣獨立支部。這是江蘇省最早的一個支部,也是唯一保存下來的一個黨組織發展基地舊址。 和中廳連在一起的是東西兩個展覽廳,它們分別陳列了革命文物和照片。那些革命者曾經用過的大刀、板凳,沈毅夫婦曾經用過的書桌、山車等雖然已經很陳舊,但是仍然讓人覺得它們充滿了生命力。 據當地老人回憶,沈毅在刁家網開展革命工作時創造了很多第一?!按箫?、油條,兩個銅板一條。味道好、價錢小,真公道,真公道。”這首民謠至今在刁家網還有人會唱,當初這首民謠就是稱贊沈毅創辦“醒農合作社”的。自沈毅發動當地第一次“春荒借糧”斗爭取得勝利后,農民協會、私塾協會等群眾組織在沈毅的指導下十分活躍。為了將農民更好地團結起來,向地主算倒賬,沈毅將大家集合在一起辦起了“醒農合作社”,刁家網周圍80%的農民都積極參加了?!靶艳r合作社”還向農民出售生活用品,讓沒錢的農民賒賬,深受農民的歡迎。沈毅不但掀起了當地革命的熱潮,還創立了第一支農民武裝隊伍,創辦了第一個共產黨刊物《曉星》雜志———沈毅在雜志上發表的詩“漫漫長夜曉星上,黎明之前是曙光。旭日東升從地起,睡獅覺醒在東方?!北磉_了他的一腔熱情。 走出展覽大廳,后面又是另外一個天地。紀念館的舊址———沈毅當年開展革命教育的刁氏宗祠以及沈毅故居被完好地保存下來。紀念館舊址兩邊的血誓碑和烈士英名錄,古樸而莊嚴。在全國聞名的“五·一”暴動失敗后,當地農民用沈毅的山車送他出去,可惜,年僅28歲的沈毅沒有逃脫敵人的追捕,于1928年6月25日被捕,28日光榮就義于泰州西校場。沈毅永遠地離開了刁家網,但是他留下的革命火種卻一直燃燒———刁九善、戴奎、王玉文、沈誠、孟云懷等熱血青年前赴后繼接過沈毅手中的革命火種,他們的名字和沈毅一起永記史冊。 在刁家網戰斗并犧牲的部分烈士 沈毅:原名沈鴻鈞,字秉蘅。1900年1月28日出生于泰州市一個普通的貧民家庭。9歲時父母雙亡,由外祖父撫養。14歲時到上海一家繃帶廠當童工。成年后,先后在分界警察所當文書,黃橋警察所當巡士,黃橋耶酥教堂當傳教士。1923年春夏之際去廣東,參加過海陸豐地區的農民運動。1924年初回到黃橋,次年來到刁家網開展黨的工作。1926年秋創建中共江浙區泰興獨立支部并任書記。翌年,獨支改為特別支部并任書記。1928年初任第一任泰興縣委書記。1928年6月25日在泰縣一條小船上被捕。1928年6月28日被敵人殺害于泰州西郊刑場。 沈誠:原名孫大椿,古溪孟家園人。歷任紅十四軍一師師直教導隊隊長。中共泰興縣委負責人。在發動民眾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農會和發展紅色政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赤衛軍游擊隊擴充紅軍配合主力作戰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1930年10月24日在黃橋遭敵人迫害。 戴奎:原名劉應龍,橫垛香甸頭人。歷任中共泰興縣委軍事委員,如泰工農紅軍軍二隊隊長。曾創辦農民夜校,成立塾師聯合會、農民協會,發動“七·二”圍城組織、“五·一”暴動。為發展泰興早期黨組織和創建如泰工農紅軍作出了重要貢獻。1929年11月18日在如皋磨頭區吳家莊圍戰中犧牲。 王玉文:曾經用過很多化名,李達三、湯三、丁海筠、丁邦道。歷任中共江蘇省委駐江北通泰等五縣巡視員,中共海門縣委書記,南通特委委員,中共如泰中心縣委書記,中共泰興縣委書記等。曾對創建和發展如泰工農紅軍,領導和發展武裝斗爭,加強黨組織建設有重要貢獻。1930年8月30日在寧界周家蕩被叛徒殺害。 刁九善:橫垛刁家網人,泰興縣委委員,舊時縣委負責人。曾經是農民政權領導人。為“七·二”圍城組織,“五·一”暴動作出了重要貢獻。1929年10月26日在挖尺溝突圍戰中溺水犧牲。泰州圖書館
作者:222.184.28.* 回復:1 發表時間:2011-02-01 07:53:32
要找共產黨,就到刁家網www.taixing.cn 來源:泰興網 98 中共江浙區泰興獨立支部紀念館位于泰興市橫垛鎮刁網村,占地15000平方米。1926年8月,沈毅在這里領導成立了(南)通揚(州)泰(州)地區第一個黨組織一一中共江浙區泰興獨立支部,這是江蘇省最早的一個黨支部,也是江蘇唯一留存下來的一個黨組織基地舊址。紀念館舊址———沈毅當年開展革命教育的刁氏宗祠以及沈毅故居,均被完好地按原貌保存下來,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窮人要解放,去找共產黨;要找共產黨,就到刁家網?!边@首民謠道出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人們對蘇中革命搖籃———刁家網的向往與傳頌。刁家網是黃橋東邊一個偏僻的小村莊,人們大多靠種田為生。多如牛毛的苛捐雜稅,使得窮苦農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渴望土地,渴望翻身得解放,對國民黨反動統治恨之入骨。1926年,毛澤東同志以潤之為筆名,在《向導》周報179期上發表的《江浙農民的痛苦及其反抗運動》一文,對當時泰興農民的生活狀況曾有詳細的描述。1925年,25歲的沈毅來到了刁家網。沈毅,原名沈鴻鈞,字秉蘅。1900年1月28日生于泰州一個貧民家庭。9歲父母雙亡,l4歲去上海當童工。1923年去廣東參加海陸豐農民運動,接受革命教育,立志為黨的事業奉獻自己的一切。1925年,沈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在泰興東鄉開展革命工作。到刁家網后,他發現這里的群眾基礎很好,就把它作為開辟革命工作的基地,向農民群眾傳播革命道理。他領導建立了農民協會、農民運動員委員會、塾師聯合會等群眾組織,以獨立支部為核心,組織領導了“七?二”圍城斗爭,創建了如泰工農紅軍(后匯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建立了區級蘇維埃政權。此間,沈毅創辦了“醒農合作社”和《曉星》雜志,在《曉星》創刊號上,沈毅同志題詞“漫漫長夜曉星上,黎明之前見曙光。旭日東升從地起,睡獅覺醒在東方”。1928年,沈毅任第一任中共泰興縣委書記,領導了全國聞名的“五?一”暴動。暴動失敗后,在姜堰的一條小船上被捕,同年6月28日,光榮就義于泰州西校場(今泰州體育場),年僅28歲。 為了緬懷大革命時期在刁家網地區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充分利用這一寶貴資源,加強對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的革命傳統教育,1992年,在省委、市委的關心支持下,決定修復“中共江浙區泰興獨立支部”舊址,并對外開放,原紅十四軍大隊長、國防部部長張愛萍上將題寫了館名———“中共江浙區泰興獨支紀念館”。紀念館先后被命名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泰州市國防教育基地”、“泰興市中小學德育基地”。1998年、2001年又經過了改建、擴建,2002年7月1日重新開放?,F紀念館有展覽大廳、獨支紀念碑、烈士墓碑、烈士英名錄、沈毅銅像、血誓碑等紀念設施。宮殿式展覽大廳分為中、東、西三廳,回廊相連,采用雕塑、油畫、照片、實物、展版、展柜、電子圖表、燈箱、影視畫面、背景音樂等多種表現方法,讓人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當時可歌可泣的斗爭場景。中共江浙區泰興獨立支部在刁家網的建立,作為蘇中地區黨組織的發祥地、農民運動的策源地、武裝斗爭的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作者:刁品安 發表時間:2011-02-01 07:54:37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