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444625次
5人
16個
364個
4632人
424部
譚湧我四世祖傳記 譚湧 ,祖籍;江西吉安府吉水縣大洲(大栗樹社),嗣父職。襲千戶職。明憲宗于天順八年1464年登基,1465年改元“成化”。初年為于謙平冤昭雪,體諒民情,勵精圖治,儼然一副明君。琉球、哈密、暹羅、土魯番、撒馬兒罕等國紛紛入貢。明朝皇帝多擅畫像,朱見深擅長畫神像。但是憲宗在位時,好方術,終日沉溺于后宮與比他大19歲的宮女萬貴妃享樂,揮霍無度,加深了明政治的腐敗。并寵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憲宗寵信太監,使其監督軍務,提督京營,并操縱官吏任免,以至奸佞當權、西廠橫恣,民不聊生。成化十八年 (1482),因群臣屢諫,始罷廢西廠。不過憲宗仁厚,善于納諫,罷逐汪直等小人,重用李賢,國庫充裕。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萬貴妃去世,八月,憲宗過于悲痛而駕崩,時年41歲。葬于北京昌平明茂陵。由他的三子明孝宗朱祐樘繼位。僰人轉戰貴州、四川,一路仇殺當地居民,官兵無法“進剿”。明憲宗下詔“如可撫則撫之”,朝廷決議招撫僰人,僰人首領赴京,誠意接受招撫。然而汪浩不愿委任僰人土官,使僰人的憤怒加劇。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僰人再次起義。明憲宗以襄陽伯李瑾為總兵,湖廣總兵李震前往鎮壓。太監劉恒為監軍,兵部侍郎程信為尚書提督軍務,合三省土、漢官兵18萬,激戰歷時四年多,由于僰人英勇善戰,頑強抵抗,官兵只攻下大壩,而對九絲天塹卻望而生畏,不敢進攻。有一種說法是“僰人因抗豪紳暴虐和官府苛捐雜稅而舉旗起義”,這是錯誤的。僰人等族群并不在明朝政府征收賦稅的范圍內。僰人與明朝廷的矛盾主要是當地僰人與漢人的長期矛盾引起,而汪浩的詐招撫之名殺害僰人首領的惡行無疑是火上澆油。明成化四年(1468年)湖廣總兵李震前往鎮壓。流民附和李...數萬余人被編戍湖廣、貴州,集體乘船而往...(公元1468年),僰人再次起義。明憲宗... 十月思、靖州徭民軍攻武岡。譚湧 ,隨總兵李震討貴州、靖州叛苗,立軍功,以功授簽事簽書指揮使,蔭一子,左千戶,千戶職。卒,贈宣武將軍。妣 宜人 生一子:鐫(此字左王,右雋,二字合一字)。譚湧,澧水流域譚氏四世祖;(一世祖,譚添麟,二世祖,譚必祥,三世祖,譚友道,四世祖,譚湧)。
作者:譚曉平 回復:0 發表時間:2011-02-24 12:41:52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