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1850次
1人
1個
2個
0人
刁汝鈞。河北某地人。性恬淡而單純,處事作人,毫無心計,有時竟可愛得像個“老小孩”。在師大中文系,凡了解他的人,都認為刁先生是個好老頭。他年輕時留學法國,先讀西方戲劇,后在巴黎博物館抄錄敦煌變文。抗戰前回國時在大海中將所抄敦煌變文被風浪全部裹挾而去,多年辛勞,盡葬海底。(一說回國后,國內某一學者將他的手抄稿借去,后又否認借用之事,據為己有。)刁先生回國后,即參加了田漢的“南國社”,為開展抗日救亡活動曾到上海、抗州、南京等地演出,并與孫伏園有一定交往?!拔母铩睍r刁先生以歷史反革命被關入“牛棚”,后轉至永壽、涇陽勞改,放過羊,燒過開水。關于刁先生的放羊,我曾根據其實際情況,寫過一篇軼事。大意是說,一次農場食堂從農村集市買回一只小羊,交刁先生每日在涇河灘放牧。但那羊韁繩很短,刁先生又是一米八九的個子,一手牽著韁繩,羊便夠不著吃草。無奈,刁先生只好整日貓著腰,跟那小羊滿河灘跑;跑得腰酸腿疼,滿頭大汗。后來,刁先生想出一個辦法,于一天夜里將自己的一條褲子撕成一綹一綹的布條,準備為小羊擰一條長些的韁繩。他以為這樣,自己就不必整日貓著腰了。當時,同屋的勞改分子都睡了,屋里的燈也熄了。刁先生在黑夜里嘶——嘶地撕布條,這聲音驚醒了大伙。大伙以為他心里產生了啥想法,便一個個湊上去,開導他,勸慰他,要他把眼光放遠些,把思想放開些。刁先生這才把他的計劃告訴給大家,使大家由一場虛驚中明白過來,這才哈哈大笑一場,復又倒頭睡下。刁先生為小羊系上較長的韁繩以后,自己雖不再整天貓著腰了,但那淘氣的小羊,仍一會兒要上山,一會兒要下河,使刁先生不停歇地跟著跑。七十多歲的人每日如此跑來跑去,渾身酸痛,自不消說。涇河灘有位老農民建議刁先生把小羊拴在小樹樁上,自己只坐在石頭上看著,等小羊把附近的草吃完了,再換個地方,自己仍然坐著看守。刁先生以為自己是來勞動改造的,不能這樣舒服,于是每日仍繼續堅持著跟小羊跑來跑去。刁汝鈞先生于1993年與世長辭,享年83歲。當時我不知因何緣故不在學校,沒有為他送行。想起刁先生與我在涇陽船頭村同住一孔小窯時,在那么艱苦的年代、困難的環境,每晚仍然堅持數十年的洗浴擦身習慣,每日仍那么無憂無慮,隨遇而安,不禁悲從中來,肅然起敬。
作者:222.184.28.* 回復:0 發表時間:2011-06-12 05:46:38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