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366026次
2人
2個
140個
2880人
264部
我是安徽安慶潛山縣熊氏后人,家族堂號為江陵郡,是大明時代因政府行為而由江西瓦提壩順長江遷來潛山的,從家譜查閱我這代是第十八世,現以桐城、岳西、潛山三縣續修家譜,望從移居外地熊氏家人與故鄉家人聯系,本支有熊姓一萬余人集居于此,香火對聯是:雨錢榮封忠孝門第,國事作策師道家聲。讀了熊氏起源與歷史,讓我們后輩倍受鼓舞和欣慰,看到湖北老家在籌建熊祠,更是激動不已。故此,讓我們了解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激發了我們的下輩愛家、愛族、愛黨、愛祖國。
作者:熊龍節 回復:6 發表時間:2012-02-18 16:29:07
作者:熊海林 發表時間:2012-10-31 21:44:40
作者:熊超 發表時間:2013-04-10 23:38:48
中國熊姓起源及現狀 據《中華熊氏通譜》記載,黃帝 是熊姓的始祖(笫1世)。他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鄭市),又稱有熊氏。其后代以地名為姓,稱熊氏。據《世本》 、《古今姓氏書辯證》及《元和姓篡》等書記載,黃帝的36世孫中在商末有個叫鬻(yu)熊 的,很有學問,做過周文王的老師,其子事文王,早卒,他的曾孫熊繹 (39世)以父王字為氏成熊姓。公元前1041年,周成王分封先王功臣時,封熊繹于荊楚,建都于丹陽(今湖北秭歸縣東南),建立了楚國。 公元前689年, 熊貲(51世、18代楚王) 由丹陽遷都到郢,建紀南城為國都(今湖北荊州江陵西北五公里)。楚國承傳君主42代,歷經818年。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十分強大,勢力擴展至中原,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223年,楚被秦滅。又據《史記.項羽本記》記載,項羽和他的叔父項梁造反成勢,為了順服恢復楚國的民心, 在民間尋找到了原楚懷王熊槐(64世)的正在幫人牧羊的嫡孫熊心(66世),襲用他祖父的謚號,立他為楚懷王。公元前202年,楚又被漢滅。楚君的后人以熊為姓,稱為熊氏。史稱熊氏正宗,即湖北熊氏。其后,部分熊氏后裔遷入江西南昌一帶;再后,又有部分后裔由江西遷入湖北麻城;明朝之初,我們的先祖熊殷(126世)由湖北省麻城縣遷入四川省(現分出的重慶市)。目前,全國各地及國外均有熊氏人。熊姓在當代《新百家姓》4100多個姓的人口多少排列中居第68位,約有400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0.32%。歷代熊氏人才輩出,在政治、軍事、經儕、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大有貢獻的人才很多。其中近百年來,有1913年民國二年任國務總理的熊希齡 ;解放后有任西南軍政委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的熊克武,任湖南省長、省委書記的熊清泉,任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教授的熊光楷上將等。據了解:李鵬的先輩中有位老祖母是麻城熊氏人,麻城市正在籌備占地上百畝,重建中國最大的熊氏宗祠,承傳熊氏文化(QQ980190126)
作者:42.227.210.* 發表時間:2013-07-21 09:57:55
http://xiangce.baidu.com/picture/detail/417c06f4471a899eb97652e183bfe95c77084d33
作者:熊學 發表時間:2013-07-21 09:58:43
作者:熊學 發表時間:2013-07-21 10:02:47
歡迎到熊氏宗親網尋找資料。
作者:熊虎將 發表時間:2013-08-26 21:04:31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