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940127次
4人
8個
311個
8673人
694部
山西省天鎮縣孫家店村馬氏宗族家譜前言縣有縣志,村有村史,對于一個家族當然應該有家譜,所以說修家譜等于是村史,縣志的一部分。可往往有些人對這一工作不太重視,等到需要的時候卻又無從查起,也無處可尋,等到了那個時候想要重視這一工作了,卻又衰老無能力了,我天鎮縣孫家店村的馬氏族人目前就處于無家譜可查的處境。我馬氏族人中年紀比較大的長者或許還知道一些情況,現在年輕的馬氏族人大概知道的就比較少了。雖然同住一村,只知是同宗同族,卻不知其所以然。至于居住在外地的馬氏族人可能更是“對面不相識“了吧。像這樣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的現象并不是稀罕事,隨處可見。筆者在回村祭祖上墳時就親歷過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的尷尬事,同在一片祖墳上祭祖,卻不認識對方是誰,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我們的兒孫們及其他們的后代,將來弄不清他爸爸的祖父是誰,叫什么名字,更不知道他們的祖籍在哪里,他們的根在什么地方,這將是一件實在可笑和非常遺憾的事情。因此我帶著極其急切和沉重的心情,經常去思考這一嚴肅的事情,于是就萌發了敬修家譜的想法。在我童年的時候,依稀聽祖父說過:我們的先祖是從祁縣“基寺村”搬來的。那么我們的家仆應該如何寫起呢?既然是寫家譜,就應該是家族的全部歷史,遷居天鎮縣孫家店村以前祁縣那一部分理所當然的也應該收集在內,這樣才能反映我馬氏家族的全貌。我在二零零二年敬修了一部孫家店村的家譜,這部《馬氏宗族家譜》當是從馬氏家族的起源,一直到天鎮縣孫家店村第十代及其高家店村第五代為止(2002年6月15日完稿交付印刷),當時由于編寫家譜存在著一個時間的局限性,再往后就沒有資料繼續往下續寫。后代在延續,情況在變化,歷史在發展,印刷版的家譜就顯得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需要,因此有必要重新編寫一部電子版的馬氏家譜,以利馬氏后代將來傳承或者作相應的拾遺補缺,增補完善。從開始著手收集,整理資料時我發現我馬氏家族的起名規律是以兩字名和三字名按輩分循環更替出現的。而我孫家店村的最初幾代一世祖到五世祖同樣是遵循這一規律的,但往后就出現了有悖先祖的規律即在同一代有叫兩字名的,也有叫三字名的,這樣就不好分清族人之間的輩分了。更有甚者,隔代叫同一名的不僅有之,而且很多,這樣就把輩分徹底搞亂了。為了糾正這一現象,我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個規范得起名方法來加以區分輩分,起兩字名的偏旁共選用二十一個偏旁,就是《金木水火土言草,日月人心是王寶,山雨走足廣耳手》:即金——“钅字旁”木——“木字旁”,水——“氵字旁”,火——“火字旁”,土——“提土旁”,言——“讠字旁”,草——“艸字頭”。 日——“日字旁”,月——“月字旁”,人——“亻字旁”,心——“忄字旁”,示——“礻字旁”,王——“王字旁”,寶——“宀字頭”。山——“山字旁”,雨——“雨字頭”,走——“辶字旁”,足——“足字旁”,廣——“廣字頭”,耳——“耳朵旁”,手——“扌字旁”。起三字名的規范關鍵是中間用字的選用,初步選用《天占國威興卿賢,敬義啟慧承盛業,恭善利德繼忠孝》同樣是二十一個字,合起來共有四十二個字,可以解決四十二代以內輩分不會出現混亂。即使可能叫同名的也只有在同一輩,不會吧輩分弄亂。三字名輩分用字是參照我孫家店村第三代“天”字輩(共有七位:馬天榮,馬天富,馬天貴等),第五代“占”字輩(共有二十二位:馬占魁,馬占杰,馬占武等),第七代“國”字輩(共有三十多位:馬國佐,馬國良,馬國輔等)。謹以本家譜獻給為馬氏家族的繁榮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列祖列宗,以示懷念和祭祀。我山西天鎮孫家店村的馬氏族人,是在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清朝嘉慶年間從山西祁縣遷居過來的,在此之前,我們的先祖在祁縣曾創建了我國最早的銀行票號,推動了早期的晉商文化發展。遷居天鎮縣后,又繼承和發揚了晉商文化,除了種地以外,還從事了糧食加工業,服務業,土堿制造業,和商貿等行業。直到解放前在孫家店村逐步形成以馬氏族人為主的馬家巷,后來一直是本村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學校,供銷社。公社都落戶在此)。因次我初步總結馬氏族人有五不精神:創業不言苦,得意不忘形,受挫不灰心,拼搏不止步,不甘落人后。同時可以用四句話,二十個字歸納出馬氏人文精神:敦厚的品格,吸納的氣量,開放的意識,吃苦的精神。
作者:113.27.170.* 回復:0 發表時間:2012-05-05 11:04:00
晉商兒女志在四方,承前啟后繼往開來.馬氏家族皆人才、祖國各地新花開。傳說我們祖上也是晉商,到了現在的宣化城大北街,以前來自何地,就不知道了,我真是想知道啊!
作者:馬骍 發表時間:2014-01-15 14:37:38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