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1
2160次
0人
2個
3個
2010-11-17 來源: 老人報 作者: 〔廣州〕 刁震峰 我的親友、同事們都知道,我有寫日記的習慣。他們常常問我一個相同的問題:“這輩子怎么與日記結下了不解之緣?為什么能夠持之以恒、從未間斷?”直至已經年屆84歲,握筆的手都顫抖不穩。 第一本日記是用廢紙訂成 我是從參加革命的那天開始寫日記的,至今已過62年。在12歲到15歲間,我曾4進4退偽滿農村小學,只是粗識文字。參加革命前,在乾安中學讀書時,聽同學們說,有個同學寫日記,并寫抒情詩。那時我才知道,世界上還有“日記”這回事,從而萌生了寫日記的念頭。 那時沒錢去買日記本,就把撿到的半本又破又臟的偽滿畫報,裁成10x13厘米大的42頁小本子,訂在一起做成我的第一本日記本。 1948年5月19日,在開赴長春前線的第一天晚上,我在駐地寫下了第一篇日記,只有100余字。這本日記的第一頁,我寫了三天,共15行,不足400字的內容。初始的日記內容很簡單,里面還有一些錯別字。 我出身貧苦,不知知識為何物。令我產生強烈震撼并使我猛醒的是1948年9月15日,我被保送到東北軍區軍工學校的一場考試。因不認識第一張油印考卷上的代數題,含淚自動退出考場,第一次感到無知的羞恥。從此,我下定決心努力學習知識。 這次“9·15”的恥辱成為鞭策我不斷以書為師、追求知識的動力。60多年來,我把書籍當作良師益友,貪讀無厭,節衣縮食,寧可餓肚子也不餓腦袋。即使是發高燒躺在病床上,也不放下手中的書。正如我在日記中寫道:“體燙臉燒紅,貪讀手不松。非因無病痛,妙藥在書中。” 日記,是我練筆的草本和詩囊 半個多世紀來,我從順口溜、打油詩寫起,寫到新詩歌、格律詩,共2500余首,大都記在日記中。正是“自由舊體萬千行,拙筆難登大雅堂。靈感頻來圓我夢,總把日記做詩囊。” 在一本全國發行的詩集封底選了我撰寫的4句《作者手跡》:“五十九載的詩體日記,很少示人的‘抽屜文字’,八秩老翁的人生歷程,與時間同變的心靈影集。”書邊的八句詩是:“我本一草根,六秩跟黨走,拜書為良師,以筆做密友。讀看聽想寫,賦詩兩千首。歌頌真善美,痛斥假惡丑。” 半個多世紀來,聽廣播、看報紙、看電視上的新聞,是我每天必做的事。在我的日記中,記下每一件天下大事,記下我對這些大事的感受、評論,嬉笑怒罵,有贊有彈有期盼。“職小人微不自輕,寸心憂樂與民同。硝煙麗日風云雨,揮筆俱收百卷中。”這是我自題日記8首之三。 我知道,小人物操風云大事的心,都無濟于事。但這已成為我的一種興趣與習慣。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問題從四面八方不斷涌來,有所思考、只要有所感悟,我就隨時隨地記下來。我的24本隨感錄可謂:“不許思維枉自飛,朝捉夕撲筆急追”。 我的日記,是我62年人生道路上留下的經歷財富,它寫出我的思想感情,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的心路歷程,寫出我為人做事的原則和個性,寫出了我的追求。
作者:114.238.100.* 回復:0 發表時間:2013-04-25 22:39:57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