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53811次
0人
2個
2036個
62人
中國一直是個農業大國,占了人口大多數的農民都是靠天吃飯,因此形成了長久在農業方面的風俗習慣,例如人們對某些民俗神的祭祀,就是因為長久為了有益農業生產而形成的。在農耕時代,人們害怕干旱與洪災,更害怕蟲災。 蝗蟲對農田危害是最大的,而且有的地方蝗蟲泛濫,使所有的作物都遭受到無法挽回的災害。當人們無力治理蟲災,或者面對鋪天蓋地的蝗蟲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想請神靈相助。于是民間便出現了驅蟲之神,人們虔誠祭祀,懇求神靈保佑農田不被蟲災所害。 宋朝年間,有一年江蘇一帶的莊稼成熟在即,然而,天不遂人愿,突然間蝗蟲泛濫成災,那些蝗蟲飛在天上,猶如烏云遮日,農民無可奈何。幸虧老天保佑,在蝗蟲就要禍害糧食的時候,有千萬只秋鳥飛來,大吃蝗蟲。 那一帶的莊稼因此免去了蟲災之害。朝廷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后,就專門祭祀秋鳥,認為秋鳥是受神靈的差遣來保佑人們的生計,朝廷敕封秋鳥為護國將軍,可見當時的國家對糧食的重視。 人們從這件事中知道可以借助秋鳥整治蟲災,于是,鬧蟲災的時候,人們紛紛請秋鳥來治蝗蟲。但是,僅僅借助秋鳥殺蟲還是難以起到保護莊稼之效,人們再次想到神靈,這就是驅蝗神。 相傳驅蝗神俗名劉猛,是員武將。清朝的大詩人袁枚在文章中說:“蟲魚皆八蠟神所管,只需向劉猛將軍處燒香求祝禱,可保無事。”農民們紛紛興建蟲王廟。蟲王廟叫法很多,有叫猛將廟的,有叫劉將軍廟的。人們為了驅趕蟲災紛紛向劉猛將軍祈禱祭祀,請劉猛將軍為民做主,趕走蝗蟲,免去蝗災。據清代典籍記載,原來蘇州的劉猛將軍廟多達五處,這在供奉各路神仙的廟宇中極為罕見。從中也可見蟲災對當時民間百姓的危害,農作物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活,甚至和人們的生存息息相關。這么看來,蘇州多達五處的劉猛將軍神廟也就不足為奇了。人們為了驅趕蟲災紛紛向劉猛將軍祈禱祭祀,請劉猛將軍為民做主,趕走蝗蟲,免去蝗災。據清代典籍記載,原來蘇州的劉猛將軍廟多達五處,這在供奉各路神仙的廟宇中極為罕見。從中也可見蟲災對當時民間百姓的危害,農作物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活,甚至和人們的生存息息相關。這么看來,蘇州多達五處的劉猛將軍神廟也就不足為奇了。 關于劉猛將軍的來歷,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說劉猛是宋朝人,原名劉銳,據古書記載,驅蝗神劉銳原是宋朝大將劉屺之弟,因為他生前曾經在江淮一帶為民間百姓驅蝗,劉銳死后,老百姓為紀念他,將他奉為驅蝗神。 還有人說驅蝗神是叫一個劉宰的人,劉宰死后成了神,神職便是掌管蝗蟲,人們稱劉宰為“猛將”。在南方一帶,專門為劉宰而立的祠堂很多,在春秋之季,人們都要到祠堂祭拜祈禱,請求猛將保護莊稼,讓莊稼順利成熟,免受蟲害的侵襲。 還有的人說驅蝗神是元朝人劉承忠。據典籍記載,劉猛將軍原名承忠,是元朝的一位將軍,他很小的時候就投身軍營,但是他并不喜歡戰場上的廝殺。后來有一次鬧蝗災,劉承忠帶著一群士兵消滅蝗蟲,他們將蝗蟲趕出了江淮,竟然驅除有千里之遙。蝗蟲雖被驅走,劉承忠卻被朝廷革職,他心情抑郁,自沉江中自殺身亡。民間為了紀念劉承忠為百姓做好事,紛紛建立廟宇祭拜,并祈求他的在天之靈繼續保佑莊稼順利成熟,將那些蝗蟲驅趕干凈。 在諸多的驅蝗神中,名聲最大的要數宋朝的劉鑄了。劉鑄是宋朝的將軍,曾經抵抗入侵中原的金國士兵,以寡敵眾,大敗金兵,后來劉鑄和岳飛一樣受到宰相秦檜的排擠,被貶為一個小小的地方官。劉鑄在地方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尤其是對付蝗災,劉鑄想了很多頗為有效的措施。 劉鑄死后,老百姓并沒有忘記這位曾經叱咤風云的將軍,把他看成驅蝗神。人們祭祀劉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因為劉鑄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曾經奮勇抵抗過金兵。據說農歷正月十三是驅蝗神的誕辰,人們要祭祀驅蝗神。 祭祀中有一個儀式叫“燒蝗”,祭祀的人找來干柴,擺成井字形,點燃焚燒,人們認為這樣可以驅除蝗災。還有的地方在七月問祭祀驅蝗神,人們在田地中間插上一些彩旗祭祀驅蝗神。總而言之,蝗蟲給人們帶來的災害是非常嚴重的,人們痛恨蝗災,因此形成了驅蝗祈求神靈保佑的習俗。人們相信驅蝗神能保佑農田,為百姓主持公道,現在有些農村還保留著祭祀驅蝗神的習俗。
作者:紀念論壇小編 回復:0 發表時間:2013-10-28 19:29:13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