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53811次
0人
2個
2036個
62人
葬禮同大陸相近,父母死后,當夜要由兒女守靈,全家舉哀,供飯一碗,焚紙錢,并為死者趕制壽衣,同時走親告友,購進棺木,然后祭祀。祭罷,子女扶尸就殮,仃柩室內,早飯供奉“孝飯”并輪流啼哭,然后擇日出殯,出葬隊列如長龍,親朋送至近郊,孝男叩謝辭行。然后用貨車運棺木至墓地埋葬。目前,火葬已相當普遍。臺灣一些地方設有殯儀館、火葬場及公墓,塔也奉存骨灰。(納棺)。入殮是整個葬禮的重要時刻,必須請算命先生來選擇良辰吉日。之后的順序也是非常嚴格的:棺材的底部放草絲;草絲上面放燒過的灰;灰上放銀錢;銀錢上又放庫錢;放上寫有七星的薄板,力“七星枋”,七星代表太極;放上桃技,用以驅逐陰間惡狗;放一塊石頭、一個煮熟的雞蛋、一碗醬油曲,表示人死后不能復活;放“過山褲”;放上用紅布和白布縫成的枕頭,還有銀紙,稱為“雞枕”;在尸體旁放上金器和寶石,為的是鼓勵子孫日后能為死者拾骨再葬;放“水被”,蓋在尸體上;放“掩身幡”,這是由道士做成的白布,長度和棺材一樣,死者有幾個子女就撕成幾條,把剩下的部分放在棺材中;最后放些銀錢。這些儀式統稱“收烏”。納棺之后,還沒有嫁娶的子孫要輪流在棺材旁睡覺,稱之為“困棺腳”,一直到出葬為止。(出葬)。出葬通常由和尚和道士來主持,日期則由擇日士來決定。送葬的隊伍也很壯觀。送葬時,由親人們護送棺材前往山上安葬,并按傳統習俗列隊,行列中有整只豬、羊、開路神、放銀錢紙、銘旗、孝燈、吉燈、吹鼓團隊、五彩旗、風水先生、涼傘、花圈、歌仔戲團、二十四孝花車、掌柩旌官、道士、和尚、金童玉女、紙幡、靈柩、男性遺族隊、女性遺族隊、送葬親友等,共約50種。喪服也是非常講究的。遺族中的親屬都要穿喪服。男子穿草鞋,女子的鞋上要縫喪布,跟隨送喪行列邊走邊哭。一般前來送葬的親友來賓,跟隨一段路后,找個恰當的地方停下來。棺材也停下來,由喪主跪地答禮,懇辭送葬的親友,并表示感謝,故為“謝步”。于是,送葬的親友們便與靈柩告別,而子孫及近親一直送到下葬為止。臺灣民間至今仍盛行土葬(大城市除外),選擇墓地十分講究“風水”,不惜重金聘請風水先生覓尋“吉地”。臺灣多雨水,墓的形狀與閩粵地區相仿,多用磚石砌成“椅子形”,外包水泥。臺灣禮贈禁忌:1、禁以手巾贈人。從前,臺灣民間喪家在辦完喪事后送毛巾給吊喪者,用意在于讓吊喪者與死者斷絕來往。所以,臺灣有“送巾,斷根”之說,因此,在一般情況下,若贈人手巾,即不禁令人想起不吉利的喪事與斷絕、永別之意。2、禁以扇子贈人。扇子價廉易碎,用于夏季扇涼,一到秋深天涼,即有“秋扇見掮”,意即太絕情,用完后就被甩掉,狠心拋棄。臺灣民間有俗語:“送扇,無期見”,即基于此種心理。戀愛的青年男女贈送扇子表示快冷的意思,說明心不誠,因此,千萬不要以扇子當禮物贈人。3、禁以剪刀贈人。剪刀屬傷人的利器,其含有“一刀兩斷”、“一剪兩斷”的意思。贈剪刀會使人有不懷好意之感。所以,切勿以剪刀贈人。4、禁以雨傘贈人。臺語“傘”與“散”同音,若拿傘來贈人,猶表送“散”給對方之意,且臺語“雨”與“給”同意。雨傘”與“給散”同音,難免會引起對方誤解。5、禁以鏡子送人。因為鏡子容易打碎,“破鏡難圓”。還有好象嫌人丑陋,讓人家照鏡子好好看看自己的意思。6、禁以鐘送人。因為“鐘”與“終”同音。送鐘會使人想到“送終”,易引起友人的反感。7、禁以甜果送人。甜果即年糕,是臺灣民間過年祭拜神明祖宗時的必備之物,但在喪家守孝時嚴禁蒸食。因此,如以甜果贈人,會使受贈者聯想家里發生了喪事。自然要忌諱。8、禁以粽子贈人。臺灣民間喪家習慣上既不蒸甜果,也不贈粽子。如以粽子送人,會被誤解為把對方當喪家,故此也在忌諱之列。 9、禁以鴨子贈人作“月肉”。月肉”是指分娩一個月以內的婦女吃的肉。她們吃的“月肉”通常是是麻油鴨、豬腰仔、豬肝等“熱性”食物。鴨子屬“冷性”,她們不宜吃用。并且臺灣有“死鴨硬嘴閉”、“七月半鴨仔,不知死期”等俗語,若以鴨子作為賀喜禮物,會使人聯想到不祥的兆頭。
作者:紀念論壇小編 回復:0 發表時間:2013-11-24 16:18:41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