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73414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檢索史料顯示,明崇禎期間有兩位先祖名諱為化神。史料主要見于《明史卷二百九十五》和《刁化神論》。一位是江津支氏,一位是我臨淮支氏。《明史?卷二百九十五?列傳第一百八十五?忠義七》記載:“先是,十三年賊犯仁壽,知縣鄱陽劉三策拒守,城陷不屈死,贈尚寶司丞。及是再陷,知縣顧繩貽遇害。賊陷郫縣,主簿山陰趙嘉煒守都江堰,賊誘降,不從,投江死。陷綿竹,典史卜大經與其仆俱縊死,鄉官戶部郎中刁化神亦死之。”十三年為崇禎十三年,即公元1640年。很明確,此處刁化神于明崇禎十三年因綿竹陷落而死。從“典史卜大經與其仆俱縊死,鄉官戶部郎中刁化神亦死之”,可推斷,刁化神非死于戰場。在《刁化神論》中,原文有這樣一段描述:“甲申,獻賊寇蜀屠渝,津城失守,化神起義兵殺賊。……曾英自戎瀘下,眾見股栗,遂為所拜,已乃逡(qun)巡逸去。蜷伏兩載,復起兵駱崍山,為王祥擊敗,父子遇害。”文中獻系指張獻忠。甲申,為明崇禎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從“蜷伏兩載(!),(刁化神)復起兵駱崍山(!),為王祥擊敗,父子遇害”可知,此處刁化神父子于1646年死于戰場駱崍山。 從死亡時間,地點,死亡方式看,文獻中刁化神并非只有一人,而應為兩人。若將兩處之化神公視為同一人是錯誤的。死于綿竹之化神公死于1640年,死于駱崍山之化神公死于1646年,豈有一人死后相隔數年又死第二次也!族譜資料表明,重慶江津第九世祖有一刁化神,為進士。我藏春堂臨淮刁氏第七世支祖亦有一刁化神,為甲子科舉人。史料證明,1640年死于綿竹之化神公當為本支第七世支祖。現將譜載資料錄如下: 文譜卷:智派湖廣一支第七世,鋮公子化神,甲子科中試舉人。宗氏古近傳人:漢刁間,……七世支祖刁化神,綿竹鄉官戶部郎中,附明史,占籍簡州。四修族譜實錄:七葉(世)孫諱化神者,孝廉起家,甲子科中試舉人。……生員鋮公生子載明史綿竹鄉官化神公徙湖廣。本族譜資料記錄的很明確,我支化神公甲子科舉人,遷往湖廣,在綿竹任職鄉官戶部郎中,附明史,占籍簡州。簡州即今四川簡陽。這和《明史》記載相一致。因此,“陷綿竹,……鄉官戶部郎中刁化神亦死之”之化神公,是本支第七世祖當屬無疑。讀者是不應將史料兩處之化神公相混淆而視為同一人的。江津族人亦應分辨清楚,避免因疏忽將不是已祖資料列入化神公名下。
作者:刁連璧 回復:1 發表時間:2014-05-14 12:10:41
作者:刁品安 發表時間:2014-05-17 16:19:04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