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53811次
0人
2個
2036個
62人
我相信她是去西藏了 ——《川上的日子》書評 周 語 收到阿姨從天津寄來的暗地月光的書,我正在寫論文,停下來,拿起書,想起十年前的暗地月光,原來時間已走了那么遠。讀《川上的日子》,時間就像河流,一片樹葉,從此岸通向彼岸,繞過礁石、森林和高原,從高高的山崗,穿過喧囂,抵達我們內心守望的那個世界:青春的彼岸。 暗地月光的原名叫陳景堯,大約在2002年前后,我在蘋果樹中文網認識她,那時候大家都叫她暗地月光。她安靜、溫和,總能在文字的討論和交流中保持一種難得的平和。那時候,每一個年輕人的文字中,都在書寫遠方,書寫青春以及遙遠的高山、河流或城市。他們寫拉薩,寫純粹的世界的可能,用自己的青春和夢想書寫這一切。我總覺得,十余年來,那種寫作的力量是至為明凈的,沒有太多的情緒和看破,只有少年的夢想和內心的期待。 暗地月光的文字本來可以像一條河流一樣,一直流淌下去,但是她的突然離去,讓人有一種恍惚感:她到哪里去了呢?在我的記憶里,生于1987的暗地月光 ,雖然在2010年最終離開了我們,但很多同一批在寫作的人,仍然愿意相信,她只是去了西藏,去了一個遙遠而安靜的地方。當你閱讀她的文字,抵達拉薩的陽光,遇到雅魯藏布大峽谷轟鳴的水聲,你就能再和她的心靈相遇。 我相信,暗地月光去了西藏,在遙遠而未知的地方,有她的腳印。暗地月光在書中的《我想去西藏》寫到:“一個人的生命里總該有一個地方令他魂牽夢縈,哪怕這個地方他最終也沒能親歷,但只要有這樣一個夢想,這樣保留在心底的一片凈土,便足夠了。”暗地月光在作品里說,“應該會有吧,一個人活在世上怎么可以沒有一個令他為之神往的地方。我想。如果真有那樣一個地方,對我而言,那就是西藏了。”她匆匆的來去,卻留下了讓人溫暖的文字,我想,這就很好了,你不能要求太多太多,她的文字足夠讓更多的人記住,讓更多對生活滿懷渴望的人,充盈、充實。 我從2002年前后在網上認識暗地月光,沒有能夠見到過她。北京的周瀟同學有一年約我去看病中的暗地月光,我因為事務繁忙也未能成行。后來再聯系周,他也覺得時間太匆匆,時間轉瞬即逝,而外面還在為生活忙碌。 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一定不要忘記自己是誰,以及你的最初的夢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將成為你活得是否足夠有力與真實的唯一支撐。這一點,我相信在暗地月光的文字里,以及當年那一批年輕作家的內心,我們都可以找到答案。正如我相信暗地月光已經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自己內心的期望一直保存的很好,直到她從此岸到彼岸去,直到她離開人群,轉身,去往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熱鬧地談論過的西藏,去沐浴拉薩純凈的陽光,去感知雅魯藏布的遼闊天空。 是的,我們就這樣記住這位年輕的作家,她只是去西藏去了。
作者:陳寒鳴 回復:1 發表時間:2014-07-13 16:08:00
她真的去西藏了嗎?如果有一天我也去了西藏,我一定去找尋她說的那片凈土.
作者:建娣 發表時間:2014-07-26 23:48:49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