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53811次
0人
2個
2036個
62人
愛女景堯接受竹軒亭文學網的一次采訪(2010年4月1日)作者:浪風云細膩的描寫,準確唯美的用字,時不時的詞句排比,美輪美奐,卻到故事的最后,有些壓抑,或是惆悵,總是有些眉頭緊鎖,每次通過文字看到的她,她仿佛身穿絲袍,長發于髻,輕蘸毛筆,淡看窗外……讓我不知不覺得有種感覺,她,來自古代,她落于凡塵。她來自江南,西津古渡邊她聽過長江的逐波,金山古寺旁她知曉了青蛇白蛇,長長的古炮陣臺她記起亙古的傳說。曾一度想通過文字去了解這位生于江南活于北方的女子,可發現,雖然身陷其中,對她的了解卻越發的局限。 她,便是本次作家訪談的主人公,她叫暗地月光,黑暗中期盼那一絲不刺眼的月光,完全安靜的月光,寄語未來的亮光。 在這段時間中,我不斷得翻讀她的文字:《長生》《刺》《燕之殤》……細膩的描寫,準確唯美的用字,時不時的詞句排比,美輪美奐,卻到故事的最后,有些壓抑,或是惆悵,總是有些眉頭緊鎖,每次通過文字看到的她,她仿佛身穿絲袍,長發于髻,輕蘸毛筆,淡看窗外……讓我不知不覺得有種感覺,她,來自古代,她落于凡塵。那天晚上,風云和暗地聊了很久,認識她已十多年的我,第一次可以這么長時間得與她聊天。……浪風云 19:49:23在嗎暗地月光 19:49:31在~~浪風云 19:49:39騷擾你來了呵呵暗地月光 19:50:03時刻準備著,哈哈浪風云 19:50:14那么我們開始咯暗地月光 19:50:20OK…… 平凡的開場白,更多的是表現了這個女子的親切,而后,我的問題,讓這位平時看上去少言的女子,打開了話匣,到后來,她竟是平鋪直敘得講起了自己心中對文學的認知。……浪風云 19:54:15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從事文學創作的呀?暗地月光 19:54:4112歲左右吧,大概是98 99年……浪風云 19:57:48你從小學二年級起休學浪風云 19:58:17那是不是看了很多的書?暗地月光 19:59:56恩,休學后有六年左右的時間在家休養,很少出去,也沒什么同齡朋友。就自己看書,大一點想的東西多了,就試著寫東西。小時候喜歡兒童文學和名著,一心想當純潔的少兒文學作家,別笑我哈哈浪風云 20:00:57呵呵,這個沒什么好笑的哦,少兒文學作家,這讓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冰心嘛暗地月光 20:02:07恩,還有葉圣陶他們,當代的像梅子涵,周銳,都是小時候喜歡過的作家浪風云 20:03:06那么后來,你是出于什么想法去開辦了自己的文學論壇,網站的呢?暗地月光 20:11:48這里有個過程。前面說了我十幾歲時有一段時間很孤獨,那時的心愿就是能結交到一些談的來的同齡朋友。2000年前后流行交筆友,也和外地的孩子通過信,但畢竟不是在身邊一起成長,也很難碰到特別志趣相投的。后來學會上網,第一件事就是注冊文學論壇。先是FD,也就是名噪一時的上海中學生文學網站“狐朋狗友”。然后是以新概念作者為主的蘋果樹論壇。這兩個論壇讓我毫無保留的投入心力,的確認識很多現在關系也非常好的朋友,一起寫作聊天,分享生活。我第一次見網友也是論壇上的朋友,還參加過聚會。那段時間論壇上的經歷對彼此都影響很深,發展到生活里,也許是我情況特殊吧,在國內還沒完全接受網絡人際關系的時候,我確實是將朋友們當作重要的伙伴,用心相處的。朋友就是朋友,也是我唯一的和除了寫作之外最讓我感動快樂的事情。但這兩個網站都先后因各種問題而關閉了,在網上游蕩的時候,出于懷舊和與大家繼續相聚的想法,我就和朋友一起辦了雙生,一晃六、七年了。浪風云 20:13:21那么你覺得這六七年中,中國文學發展的變化大嗎?你對這樣的發展是感到開心還是擔憂,還是有著自己的看法呢?暗地月光 20:37:16中國文學這個命題太大了。如果你是指80后原創文學和持續升溫的網絡文學,我想它們的發展是必然的,本質也是好的。我們這一代人——且不用年代區分吧,的確,我們擁有豐富的信息面,因此思維敏捷,獨生子女成長的環境又使心境敏感而早熟,從而產生比前輩更為大膽的表達欲。但同時,我們的寫作特點是過于關注自我,大部分人的文字里除了自己年少的喜怒哀樂,好象世事都漠不關心,天不怕地不怕的張揚。在急劇膨脹的市場中,許多人迷失自己,在更年輕的讀者閱讀需求和出版商們旁敲側擊的引導之下造就所謂的青春文學。這是一種社會現象,但持續時間太長,從最早的領軍人物成名以來,已近十年了。仍不斷帶動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寫著憂傷單薄的文字,年輕人也罷了,許多已經度過成長期的作者也仍保持著早期風格,看不出多大改變,青春文學開始變成一種主流文學類別。這對作者本身是不利的,因為最初的單純心情宣泄,如今與商業名利密不可分。而這樣的文字是不長久的,也違背了我們當年喜愛文學的初心。如果有志于寫作的人,想必不用多說,也自將目光放得高遠,我們還年輕,要學的練習的東西太多,應該去關注和負擔的也多。浮躁盲從只會毀掉難得的天分。無論處世還是作文,都應該把自己放低,潛心鉆研。為過眼煙云所迷失,將來連自己都會覺得可笑。畢竟沒有人能做永遠的彼得潘。關于網絡文學,這個門檻應該是很平民的了,我倒認為沒什么不好,至少讓文學從殿堂上走下來,讓喜歡寫作的人——不管有沒有能力,都面對一個傾訴的出口。文筆不好可以勤能補拙,這個機會和沖動很可貴。負面意義是讓文學更加泡沫化。畢竟上網看文的人總比寫文的人多,尤其那些自身審美觀和思想還沒成熟的少年,容易對他們造成誤導,讓人陷入一種淺薄的文化語境,接受不了也不想接受深刻一點的東西。必須承認網上寫連載的作者里有很優秀的,畢竟為數太少浪風云 20:41:38我們可不可以這樣說呢?我們這代人所領軍的文學路線已經成為主流了,再加上網文的發達,由于過于的商業化和平民化,會不會影響我們的后代對中國傳統文學的傳承?浪風云 20:41:56或者說,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學該不該傳承?暗地月光 21:21:34這個看怎么說了。我不認為我們成為主流,時候沒到,早的很。也就是媒體炒作噱頭讓一些人飄飄然了,在前輩的低調包容之下慣出來的脾氣。韓寒和魯迅錢鐘書,張悅然和張愛玲,郭敬明和……(想不出來了,外國漫畫家?笑)真的有可比性嗎?這是很可笑的,沒理由的狂妄自大。傷仲永的故事講的差不多就這樣吧,當然韓寒貌似沒受什么影響,呵呵。因為時代、教育和環境的關系,我們和之前任何一代人都沒有可比性。只能說青春的軌跡是相似的,但我們究竟能成長成什么樣子,因為沒有先例,現在很難講。我不想拿美國和日本說事,文化背景不同,一棵樹上什么時候長出過兩片相同的葉子?和我們父輩年輕時候比,同樣經過了迷惘,他們卻比我們具備了更多理想,經歷了更多磨練。過去任何時代,無論是和平還是動蕩的,本身精神都是很浪漫的,積極的。社會在改變,知識讓世界不斷改變,人群自身也自發的變化。現在確實我們掌握的知識很豐富,但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分辨它,索性棄之不顧,或偏聽偏信。我們有理想,普通學生的理想是上一個好的大學,找好工作,貧困人家想進入大都市。但社會生活并非想象的那么順利。回到文學青年身上,我聽過很多人講自己的夢想,無非是寫好文章、擁有美好的愛情、流浪等等,懂事一點的人想著孝順父母,將來通過自己努力為家人創造好的生活。總結來看,要么是很形而上的東西:想寫好文章,但把握不清什么是真正的文學、文學應該關注什么、忘記了本意,視野里“小我”無限放大;要么是對愛情和生活不切實際的希望,或許很美好吧,但人性也好,生活也好,包括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是很微妙的,不是理想化就能代替一切的;要么為家人朋友做的事,無非兩條:賺錢和盡力。我只想說前者,如果指望文字創造財富,必然要遵循市場規律,也必然陷入前述的文化怪圈,太多人在某些時刻分一瓢飲卻終如過江之鯽連姓名都留不下。至于盡力,我看到許多工作后的朋友仍然孤獨茫然,因為我們曾經想得太好,所以“世界太臟,我們卻有漂亮的夢想”,本身很像一種自以為是的虛幻安慰。也許有些人至今沒意識到其實生活真相本來如此,只是我們一葉障目而已。他們無法理解、找不到解釋,只好隨波逐流,要么放棄了理想,要么就自我折磨。這種現象,我認為就是我國當代教育傾向性太重,忽略傳統文化傳承導致的。在塑造孩子們世界觀和人格的時候,只灌輸給他們一些表面的東西,一些技術性的東西,卻忘了精神品格不是放任自流就能自動往好的方向形成的。中國缺少文化嗎?舉世皆知我們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沒有先賢嗎?報紙上報道有中學生當真把魯迅當成韓國人,不知道岳飛是誰,多么荒謬?這不可笑,這很可悲,而且危險。雖然這兩年國家開始重視傳統文化方面,培養一些啟蒙教育,為時已晚了。當代缺少像蔡元培那樣高瞻遠矚的教育家。所以并非我們缺少傳統文明,不是那些內涵太莫測高深而不合于時代、不需要,而是我們忘本了。我認為,如果商業化和平民化無法避免,而任何事物都有利弊,沒有十全十美的存在。所以重在引導。當代文化處于一個尷尬時期,想學西方開化又做不到全面自由,同時也不像西方至少保留了各國家完整的文化語境體系傳承下來。目前我們大部分地區和人群,尤其在青少年身上,幾乎斷掉了傳承。研究文史哲的學者藏在高校,形成固有學術圈子形態,出書難,普及更難,普及了的東西如于丹等人,著作漏洞百出,貽笑大方。普及是好事,你說錯了就誤人子弟吧!何況當前這種局面!文學界呢,前輩們一直關注民生,寫作題材五花八門,官場、工人、農民、社會生活題材層出不窮。這是他們著眼于大的地方,也是我們這一代年輕寫作者狹隘之處。但國內至今沒有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我相信我們不缺文筆優美犀利的人才,那么缺乏的,或許是一種胸懷、深度和氣魄,一種天然的而不是做作的悲憫與關注,經過潛心磨礪才能成事。現在傳統文學刊物上有很多關注生活的文章,文學界也有很多以追求所謂意識流和思想形態為傲的年輕或資深的作家們。高姿態,把自己擺在上帝視角,那你的文章你的心自然靜不下來,如何能傾聽到埋藏在塵埃中的人心里的嘆息?當作家成為一個符號,著作和工資版稅掛鉤,浮躁也只是意料中事吧。我覺得對一個寫作者來說,永遠不要抱怨沒東西可寫,只是你不夠靜,你看的想的還不夠。浪風云 21:24:35恩,分析的很到位哦暗地月光 21:24:55見笑了浪風云 21:25:04那么再問一下關于你的工作室和映客的事情浪風云 21:25:15如果有可能,你想把這些做大嗎?浪風云 21:25:53做大的方向有沒有想過?如果開始著手去做,那會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嗎暗地月光 21:44:24〈映客〉雜志不是我主編的,是朋友請我去做特約編輯。我以前也做過一些雜志編輯,有機會了解到一些青春文學的面貌,逐漸產生自己的觀點。〈映客〉是一個青春影像雜志。就內容風格來說和別的小說刊也差不多,包裝新穎些,一道工作的編輯、作者也都認真,大家開心的做些事,為那些漂亮的圖片和文字,單純的紀念我們和更多孩子的青春過程。西洲工作室是我和另外兩位朋友主辦的,以圖書、文化策劃為主,目前重心是在做圖書。我們涵蓋的比較全面,傳統文學、青春文學、社科生活等都在做,跟國內和港臺一些出版社、文化公司合作,承蒙朋友們關照。我和我的朋友是想在現在的圖書市場中發揮所長,畢竟也寫了幾年,經歷了一些人事,如果自己沒辦法接受商業寫作模式,那么至少做編輯的話,離自己喜歡的文字也不算太遠吧。當然這里也有我自身條件所限,不能像同齡人那樣正常學習工作發展,只好選擇以這種方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機會肯定是想做大的。去年創建西洲以來,我們工作室里開會很有條理,大家齊心合力,也有想法等到成果豐富后,時機成熟時創辦一家出版公司。雖然從寫手轉變為策劃編輯,自然按照編輯的思路眼光考慮問題,無法完全脫離市場,我生活中也不能完全按自己想的那樣堅持原則哈哈……至少我們情愿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多做一些好書,挖掘有實力的作者,用這個曾經給我們打開一扇窗的網絡文學平臺,為更多朋友提供機遇。因為現狀是,80后那幾年玩文學網站的風潮早已過了,大家要么成長,要么少了時間和熱忱。90后的弟弟妹妹呢,每個人守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比我們當時更加堅固,他們有那么多戀愛、影音動漫、游戲、花癡的娛樂,寫文章可以投給雜志賺稿費,網文最多到起點、晉江那些大型書站發發,加了VIP還有稿費拿。憑什么白給人看,想聊天交朋友的話QQ和游戲里有的是……所以我們的文學論壇時代就像八幾年一度影響一代人的“白衣飄飄的年代”一樣,都是過去時了。從文學論壇里走出來的那撥人,堅持下來至今還和文學沾邊的,要么就去當了編輯,要么就更加沉默的寫自己的東西,在繁忙的生活里壓縮時間。所以我想如果早期的網絡文學萌芽時代培養了我們,那么我們現在或許可以利用它所賦予我們的經驗和資源,為更多人提供方便。呵呵暗地月光 21:46:57困難嗎,我個人是自身精力有限,有點頭疼,雖然習慣了。然后工作室發展的話,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商業市場中的一種不和諧感,因為我們堅持的這種想法吧……我們團隊里的人也都還在成長階段,經驗和能力都需要積累,如果將來做大肯定要涉及投資、人脈等更現實的問題,希望在此之前努力使自己強大,來應付瞬息萬變。好在我們還年輕,機遇永遠為有準備的人存在,我相信這句話。笑浪風云 21:48:44恩,希望你能堅持下去,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你說的這些話,并且看懂,看透了暗地月光 21:49:27我會的,謝謝小殤,謝謝大家:)浪風云 21:49:50好,我覺得這次的訪談差不多了呵呵,最后請你給我們這一代人來個最后的寄語以結束這次專訪吧暗地月光 22:00:33寄語有點夸張了,就和大家閑聊幾句吧。我的同齡人們,我的朋友,感激你們曾陪伴我走過最美好的年華。我記得過去所有一切,也明白我們的現狀和甘苦。無論如何最終我們會一起走下去,一切困難都是暫時的,能夠克服。只要記住我們最初寶貴的心情就是值得的。比我小的孩子,叫我姐姐或者阿姨的時候我很郁悶啊……呵呵。你們的張揚和自在讓人羨慕,也許考試階段很難,但以后回想會很可貴真的。恩,不說空話了,只想說在我們注意環保和愛護動物的時候,也多留心一下書本里流失的珍寶吧。像宇宙多廣袤,地球就有多渺小,我們面對古老文明時自己也同樣如此。這是天賜的財富。我們銘記著自己是中國人的時候,別忘了我們靈魂里流淌的中國的精髓,就好了。浪風云 22:01:40恩,別讓中國的傳統文學發展成考古文化浪風云 22:01:54好了,呵呵,結束!辛苦了 結束時,我的煙蒂剛好堆積起五根,身體釋然得向后傾倚向古舊的木椅,這樣的一次訪談,我們竟聊得越來越沉重,卻是給出了一些啟示,也許只有默默堅持了十多年寫文的朋友,也許那些為了文學而文學的朋友,才能知道,到底這次的談話,有多沉重。 結束后,我提出了對竹軒亭網站未來的一些設想以及希望暗地能夠在未來和我們竹軒亭聯手合作,她也欣然接受,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系列的活動即將開始,我們的第一本電子雜志也會誕生……如果我們堅持,如果我們有信念……一切都會是真的。 暗地月光小資料:暗地月光,真名陳景堯。職業:編輯,作者,網商。自小學二年級起因病休學至今。目前從事自由寫作,和一些與文字相關的周邊事業。作品主要刊登于《天津日報》、《滄州晚報》、《少女》、《少年文藝》、《當代中學生》、《金山》、《中國大學生》、《雪漫》、《映色》、《新作文》、《幻小說》、《幻迷》、《沿途》、《南風》、《博客族?小說榜》、《原諒我們的十七歲》、《我們,我們——80后的盛宴》、《盛開年選:溫暖卷》、《刻在時光里的愛情》《愛的一厘米微藍》等書刊。《今晚報》、《滄州晚報》、《青年作家》等報刊曾刊登過其個人專訪,并曾接受《雪漫》雜志、騰訊網文學藝術論壇小說散文版首期“名人SHOW”欄目、北京電臺《男孩女孩》等多家傳媒專訪。現為西洲工作室主編之一。雙生花中文原創( www.shuangshenghua.com)站長。閑來打理網店“蘇格拉底貓”、“薇羅妮卡的午夜派對”。曾主編和策劃出版“告別80后”文叢小說、美文卷《倒數三秒我們一起跑》、《花朵消失在時光機場》、最女生書系“星青春系列”、《誰的青春伴我同行》等書,并曾任《新作文》、《青春豆story》、《光年紀》、《幻小說》、《映客》等雜志兼職編輯。目前從事自由出版工作。主要作品:《川上的日子》、《燕之殤》。
作者:陳寒鳴 回復:1 發表時間:2015-02-01 15:53:35
天使,終歸要回到天上去。作為生者,唯有用緬懷和悼念來寄托哀思。
作者:張曉紅 發表時間:2015-02-04 17:07:39
太可惜了!一個典型的才女!很有思想和見地!
作者:李宗慧 發表時間:2015-02-18 18:06:29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