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6048次
1人
1個
14個
0人
豎刁亂齊豎刁是齊桓公時期的一個宦官,他自幼聰明伶俐,為貪圖宮內榮華,自施宮刑,入宮侍候齊桓公。齊桓公是一代名君,在政治上很有作為,卻又是一個貪圖享樂和女色的人。當時,齊國宮內有一位叫易牙的廚師,烹調技術非常高明,但他并不安心作一位宮廷廚師,而企圖參與政事,他見齊桓公非常寵愛長衛姬,便挖空心思迎合長衛姬,經常拿出看家的手藝,為長衛姬精心制作美味佳肴。這一招果然靈驗,長衛姬對易牙十分喜歡,便多次在齊桓公面前夸贊易牙。易牙見豎刁受到齊桓公的寵信,又用同樣的方法討好豎刁,豎刁也多次在齊桓公面前美譽豎刁的烹調技術。齊桓公身為一國之主,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什么山珍海味都吃過,胃口也十分難調。易牙為了討好齊桓公,竟將自己的親生兒子殺死,給齊桓公做了一份人肉菜肴。當易牙將一份嫩嫩的人肉端到齊桓公面前時,齊桓公嘗了嘗,覺得美昧可口,一會兒就吃光了。他邊吃邊夸獎易牙烹調技術高超,并詢問是什么肉做的。易牙回答說:“臣聽說效忠君主的人,不能顧及其家,我見您胃口不好,便心中不安,心想您身為一國之君,什么美味都吃過,可能沒嘗過人肉的滋味,便把自己三歲的兒子殺掉,烹其肉獻于主公,以表忠心。”桓公聽到剛才吃的是人肉,直覺得惡心,長衛姬急忙對桓公說:“易牙是出于一片孝心,才這樣做的,他連自己的兒子都能殺掉孝敬自己的君主,還有什么不能獻給君主呢?”豎刁也趁機說:“易牙忠于君主勝過愛惜自己的兒子,真是難能可貴。”齊桓公覺得有些道理,對易牙逐漸產生了好感。豎刁、易牙都是卑鄙小人,所以臭味相投,十分投機,為了固寵的需要,他們二人相互利用,狼狽為奸,齊桓公競被他們二人所蒙蔽,認為他倆是最忠于自己的人。齊桓公二十年(前665),齊國以“尊王”的旗號討伐衛國,衛懿公戰敗,派長子公子開方帶著禮物到齊國謝罪。公子開方見齊國強大,認為衛國的王公大臣還不如齊國的一般官吏富有,便要求留在齊國。齊桓公見公子開方舍棄太子之尊來屈身事齊,十分高興,就拜開方為大夫。開方了解到豎刁和易牙最受桓公的寵信,便傾身結交豎刁、易牙,又在桓公面前說自己的妹妹如何美麗可人。齊桓公是個好色之君,就派人到衛國求婚,衛懿公迫于齊國的強大,也只好答應,桓公將公子開方的妹妹納為小妾,被稱為少衛姬。從此公子開方也受到齊桓公的寵信。堅刁、易牙、公子開方三人整日圍在齊桓公身邊,說東道西,搬弄是非。齊桓公親近豎刁等人,引起了管仲的注意。管仲,本是齊桓公的政敵公子糾的老師,曾一箭射中齊桓公的腰勾,后經鮑叔牙的推薦,被齊桓公任命為相,尊稱為“仲父”。管仲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齊國迅速強大起來,齊桓公也成為第一個稱霸中原的霸主。管仲見齊桓公寵信豎刁,多次提醒桓公要親大臣、遠小人。因此豎刁等人對管仲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齊桓公稱霸中原后,貪于酒色,有些怠政,一切政務都委于管仲處理。有時其他大臣向桓公請教治國方略,桓公總是對他們說:“為何不去問一問仲父?”豎刁見桓公對管仲十分信任,不敢輕舉妄動。有一次,桓公喝醉了酒,豎刁小心翼翼地試探著對桓公說:“臣聽說君主發布命令,臣下奉命行事,主公卻張口仲父、閉口仲父,似乎齊國只有仲父而沒有君主,這是十分危險的。”桓公對豎刁說:“寡人與仲父,就像身體與四肢一樣,如果沒有仲父,寡人也難以成為君主,這樣的道理,不是你們所能懂的。”豎刁見桓公對管仲深信不疑,也就不敢再說下去。有一次,齊桓公外出打獵,豎刁親自為桓公駕車,一路歡笑,來到大澤之陂,桓公一會兒射中一只鹿,一會兒射中一只兔,十分開心。忽然,桓公被前面的景象嚇呆了。豎刁眼尖,看出桓公表情異常,急忙詢問說:“主公看到了什么?”桓公說:“我看到了一個怪物,一會兒又消失了,可能是鬼怪,這大概是不祥之兆吧!”“白天怎么能見到鬼怪呢?”堅刁說。“先君襄公時,在沛丘(今山東博興)射獵,曾看到一個人身豬頭的怪物,當時也是白天,襄公十分奇怪,便張弓射去,怪物并未倒地,反而站在那里啼哭。襄公因為害怕而墜車,不僅摔傷了足,而且連鞋子都丟了。”桓公解釋說。 豎刁見桓公受驚,又不能解釋這一現象,只好安慰桓公不必大驚小怪。 “回去問一問管仲,就知道是吉是兇了。”桓公說。 豎刁聽到管仲的名字,就十分生氣,他假惺惺地對桓公說:“管仲又不是圣人,怎么能知道呢?”“寡人即位二十三年(前663)時,曾帶兵征伐山戎,兵至卑耳山(位于今山西平陸),見到一個似人非人、似獸非獸的東西。那怪物高一尺有余,紫衣朱冠,赤腳而行。見到寡人后,作揖不止,好像是表示歡迎。寡人正在驚奇之際,那怪物突然向石壁疾馳而去,轉眼不見了。寡人問仲父,仲父說是登山之神,叫做俞兒,只有建立霸業的人才能夠看得到。管仲連登山之神都能辨認出來,難道不能稱為圣人嗎?”桓公說。“管仲說登山之神是為了討好君主,其實他并不知道那怪物是什么,況且主公又給他說了怪物的特征。回去后,主公只說見到怪物,并不說怪物的特征,如果管仲所說的怪物特征與主公所見一致,證明他是圣人,如果不一樣,就是欺騙主公。”豎刁挑撥說。 桓公回宮后,告訴管仲看見鬼怪之事,并讓管仲說出鬼怪的特征,管仲沒見到,當然說不出來,豎刁乘機說管仲不過是個騙子,他怎么能說得出來呢?桓公得不到答案,又驚又怕,竟然病倒在床。 管仲見桓公被鬼怪嚇病了,貼出告示說,誰能說出桓公所見鬼怪的狀貌,將自己封邑的三分之一相贈送。告示貼出后,有一位叫皇子告敖的人聲稱能說出怪物的狀貌。管仲將他引薦給桓公,桓公見皇子告敖身穿破爛衣衫,相貌丑陋,心中有些不快,因是管仲引薦,也不好責怪,他面無表情地說:“仲父說你能講出鬼怪的狀貌,果真如此嗎?” “臣下能說出。”皇子告敖說。 “那么真的有鬼怪了?”桓公問。“有。山中有夔,像龍而有一足。野中有彷徨,像蛇而有兩頭。澤中有委蛇,主公所見,正是委蛇。”“委蛇的狀貌如何?”桓公問。“委蛇大如車輪,長如車轅,紫衣朱冠。一般人看不到,只有稱霸天下的人才能看到。”桓公見皇子告敖所講與自己所見相同,十分高興,欲封其為大夫,皇子告敖堅辭不受,桓公又要重賞管仲,獎勵他慧眼識人。“管仲又沒有說出鬼怪的狀貌,為什么要獎賞他?”豎刁不滿地說。“沒有管仲的引薦,寡人怎么能聽到皇子告敖之言呢?”桓公說。由于桓公對管仲十分信任,豎刁等人的挑撥也就難以見效。豎刁見搞不倒管仲,便另謀計策,企圖操縱立太子一事,作長久的打算。齊桓公有三位夫人,一是王姬,是周王室的女兒;二是徐姬,是徐國之女;三是蔡姬,是蔡國之女。但三位夫人都沒生下兒子。桓公又挑選了一些貌美的女子,其地位猶如夫人,讓她們輪流侍寢,以便多生兒子,其中最受寵的有六名,結果她們每人為桓公生下一個兒子。長衛姬生無詭,少衛姬生公子元(后為惠公),鄭姬生公子昭(后為孝公),葛贏生公子潘(后為昭公),密姬生公子商人(后為懿公),宋華子生公子雍。諸公子都覬覦君位,豎刁、易牙等人與長衛姬相勾結,企圖立長衛姬的兒子無詭為太子。管仲以政治家獨有的眼光看出了太子問題的潛在危險,便勸桓公早立太子。他對桓公說:“周王室因為嫡庶不分,造成了禍患,這個教訓應當吸取。如今齊國的太子還沒有確立,人人都懷有非分之想,應當早立太子,以絕后患。”桓公對立太子一事也十分著急,但在立誰為太子問題上又有些猶豫。他對管仲說:“寡人有六位愛姬,每人都生有兒子,按長幼排序,應當立無詭;按德才排序,應立公子昭。長衛姬侍奉寡人時間最長,很討寡人歡心,豎刁、易牙等人也多次稱贊無詭。寡人基本上傾向元詭,但又愛公子昭的德才,所以一直未能決定,請仲父幫助寡人抉擇。”管仲認為,如果立無詭為太子,日后豎刁和長衛姬可能會擅權,必然導致齊國的內亂,便對桓公說:“如果太子沒有才德,就不能堪稱大任,既然主公愛公子昭的才德,就應下決心立公子昭,不必為此疑慮。”“如果無詭以長子的身份與公子昭爭奪太子地位,又將怎么辦?”桓公不無疑慮地說。“主公可以在諸侯中選擇一位可以信任的人,讓他幫助太子昭。”管仲說。 桓公認為管仲的意見有道理,便決定立公子昭為太子。不久,齊桓公在葵丘大會諸侯。當時,諸侯云集,盛況空前,周襄王也派宰孔賜給齊桓公祭廟用的肉,這在當時是最高獎賞。齊桓公將要下拜,宰孔說:“天子說您年齡大了,可以不拜。”齊桓公真的就不想拜了。在管仲的提醒下,桓公才勉強地說:“天子威嚴在面前,我怎敢不拜呢?如果不拜,會亂了上下尊卑的儀禮。”這次會盟,宋襄公也前來參加。宋襄公曾讓位于公子目夷,目夷不受,才即位為宋君,這件事受到人們的廣泛贊譽。同時宋襄公的勢力也較大,在管仲的建議下,齊桓公便把立公子昭為太子的事告訴了宋襄公,并委托他將來能使公子昭順利即位。宋襄公見齊桓公如此信任,也就答應了這件事。在管仲意見的影響下,公子昭被立為太子;豎刁和長衛姬立無詭為太子的企圖未能得逞。齊桓公四十一年(前645),管仲因年事已高患病不起,桓公親自來探視,桓公見管仲將不久于人世,對管仲說:“仲父如果不幸謝世,還有什么要告訴寡人的嗎?”“您不問我,我也要專為此事朝見您。”管仲說。管仲一直為齊國的未來憂心。齊桓公性情驕傲,又愛好女色,他身邊還有豎刁、易牙、長衛姬等人,這些都不能使管仲放心而去。桓公則擔心管仲死后由誰來替代他為相,才能保證齊國的強盛局面。為了這個問題,桓公在病床前和管仲進一步交換了意見。“若仲父不幸棄寡人而去,群臣中誰可代之執政?”桓公問。“知臣莫如君。”管仲說。“易牙如何?他能烹殺自己的兒子給寡人吃,應該沒有什么不放心的。”“愛子之情,人皆有之,對親生兒子都如此殘忍,對其他人又會怎樣呢?”“豎刁如何?他心甘情愿自施宮刑,入宮侍奉寡人,是一個完全可以信賴的人。”“每個人都愛惜自己的身體,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殘毀自己的身體,怎么能對別人好呢?”“衛公子開方,本可在衛國當高官,甚至繼承王位,卻來到齊國侍奉寡人,于今已有十五年了,他父親死時都沒有回衛國,他的忠心不用懷疑吧。”“愛戴父母也是人之常情,他對自己的父母都如此絕情,對別人還能是真心嗎?”管仲勸桓公盡快將這三個人驅逐出宮,桓公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下令將豎刁等人逐出宮外。不久,管仲去世了。齊桓公失去了管仲的輔佐,齊國國勢急轉直下。桓公缺少豎刁、易牙的奉承獻媚,也覺得索然無趣,食不甘味。長衛姬乘機對桓公說:“管仲驅逐豎刁、易牙,使君侯身邊缺少得心應手的人,況且君侯已經年老,也應該頤養天年,盡享歡樂,將豎刁、易牙、開方召進宮來,是不會危害國家的。”桓公說:“他們三人給我帶來了不少歡樂,管仲將他們驅逐,的確有些過分。”于是,桓公又召豎刁、易牙、開方入宮。豎刁、易牙、公子開方回宮后,與長衛姬勾結一起,開始了竊權活動。在齊桓公的六個兒子中,除公子昭被立為太子外,其余五公子也都企圖謀取君位。豎刁、易牙、公子開方都利用接近桓公的機會稱贊公子無詭,慫恿桓公更立太子,長衛姬也在桓公面前糾纏,桓公年老昏聵,早已把管仲的勸告忘掉了,竟然口頭答應以后立無詭為太子。次年,桓公病重,百醫不得其治,桓公諸子各樹朋黨,爭著要繼立君位,形勢十分緊張。豎刁見桓公將不久于人世,便將宮中衛士全部換成自己的親信,將重病在身的桓公禁閉在壽宮之中,不許任何人出入,就連大臣和桓公姬妃也不得探視。對外卻假傳桓公命令,號令群臣。桓公臥病在床,不能動彈,呼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寢宮又被豎刁筑墻圍起來,只從墻下開一個小洞,不時讓人探視桓公的生死,桓公只好用昏花的目光,在空蕩蕩的寢宮內巡視。由于宮外爭奪君位的形勢十分激烈,沒有誰顧得上桓公,桓公一連餓了幾天,湯米未進。有一天,一位宮女越墻來到桓公寢宮,桓公說想吃點東西,宮女在寢宮內沒找到一點食品,桓公想喝點水,宮女四處尋找,也找不到。桓公問宮女發生了什么事,宮女將豎刁等人作亂的事告訴了桓公。桓公聽后,不覺傷心起來,眼中噙滿了淚水,慨然而嘆說:“管仲真是圣人,他遠見卓識,能預料到今天發生的事情。我沒有聽管仲的話,才落得如此下場。若死后真有靈魂,我有何臉面去見管仲啊。”說完,就口吐鮮血,辭世而去。桓公死后,豎刁和公子無詭懼怕外界知道消息后與己不利,便密不發喪,準備發動政變,襲擊公子昭。不料,公子昭探到消息,急忙逃到宋國去避難。
作者:222.184.28.* 回復:0 發表時間:2009-06-02 16:45:51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