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548274次
2人
7個
285個
18415人
543部
祖籍湖廣省寶慶府邵陽縣永城三都九甲(今湖南省邵陽市大祥區雨溪鎮、面鋪鄉一帶)。 后裔居邵陽市劃船塘、椆木山、高枧及邵東魏家橋,祁東喬木堂等處。 部分遷四川省宜賓市珙縣、重慶市綦江區、重慶市銅梁縣、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貴州省德江縣高山鄉等地。 一世祖:唐源、阮青 二世祖:(唐源:)唐思賢、唐思良、唐思恭、唐思敬、唐思聰、唐思明 三世祖:(唐思聰:)唐添澤 (唐思明:)唐添榮、唐添華、唐添富、唐添爵、唐添貴、唐添祿 三世祖:(唐添澤:)唐文圣、唐文德、唐文昭、唐文彰、唐文彪(又名唐文池) (唐添榮:)唐文寰 (唐添華:)唐文聚、唐文瑞、唐文典 (唐添爵:)唐文松、唐文柏、唐文槐、唐文椿、唐文楠、唐文贊 湖南省邵陽市字輩: 源思添文朝 應鳳國之昌 永定安邦正 綱紀守榮煌重慶市綦江區(唐源—唐思聰系) 八世唐國旦祖于清康熙四十九年庚寅歲(1710年),離湘入黔于坪越府白泥縣在城十牌十甲地名龍林居數載,后返原籍。九世唐芝斗祖攜劉氏祖母于康熙六十年辛丑歲(1721年)由黔入川,于東道重慶府綦江縣安里三甲向家山樟紀河落業。 后裔分布:篆塘鎮、東溪鎮、郭扶鎮、高青鄉。 永高支:元思天文朝 應奉國之昌 永定安邦正 綱紀仲榮華 永城支:元思天文朝 應奉國之昌 永定安邦正 綱紀仲榮華 永升支:元思天文朝 應奉國之昌 永定安邦正 綱紀守榮華 永聯支:元思天文朝 應奉國之昌 永定安邦正 綱啟子榮華 永聯祖安仲支:元思天文朝 應奉國之昌 永定安邦正 綱啟光榮華 連宗重明祖后裔字派(四世起):國恩顯文永 德必重仁天 其宗易光積 明賜裕禎祥 原新增字派(1946年綱繼):賜其德芪光 世遠在廷相 智義書明達 啟后萬年芳 后新增字派(1993年綱學、綱情):富貴全恒周立晉 本旺寬和聚長興 登厚樹廉慈孝舉 廣育才能貢乾坤 勤隆書翰作秉吏 盛宴飲賢保太平 重慶市銅梁區、四川省武勝縣(唐源—唐思良、唐思明系) 唐國瑞、唐國好祖落于銅梁縣梁縣涼水壩葛藤灣插占為業。 唐之席、唐昌倫組落于平灘喻家平房及四方碑石堰坡插占為業。 唐昌梅、唐永武祖于雍正初年(1741年)由廣入川落于涼水黃泥壩和侶俸斑竹林,佃田耕種。 唐昌梅祖由湖南寶慶府邵陽縣彌塘邑小地名木瓜沖水府廟井塘土地,康熙末入川于四川川東道重慶府銅梁縣六寅里鳳凰山外油炸房沙河溝龍山坎下居住。 祖傳字輩:元士天文朝 應鳳國之昌 永定安邦正 綱紀守榮華 新增字輩(1864年正寅、綱乾):世德有全盛 心傳本執中 欽明開統緒 廣運立成功 四川省宜賓市珙縣(唐源—唐思明系) 入川祖:唐昌錦、唐昌俊、唐昌釗、唐昌銘、唐之玉 唐昌錦、唐昌俊、唐昌釗、唐昌銘四昆仲及其叔唐之玉五人先后由湘經黔入蜀,定居戎州府(今宜賓市)珙縣曹營鄉海堂村邢家嘴。 字輩: 之湖支:元思天文朝,應鳳國之昌,永定安邦正,綱金守榮華 之玉支:元思天文朝,應鳳國之昌,永定安邦正,綱金守榮華 昌俊定文支:元思天文朝,應鳳國之昌,永聞汝金思正名朝伯建春 昌俊定文支:元思天文朝,應鳳國之昌,永聞汝政成明啟洪光忠千開泰運時德云永昌 新增字輩(已廢除):廣義起玉成,再興林占懷,世澤宗仕舉,富貴久長存 2014年新擬后續字輩:廣義毓圣才,良德顯祖依,麒躍大川久,培體煥乾熙 目前我支正在續寫族譜,如果您或您認識的唐氏宗親,與此字輩相同或相近,歡迎與我聯系,我叫唐光亮,我的QQ:1214797550
作者:唐光亮 回復:0 發表時間:2016-09-19 21:42:59
小叔
作者:唐云生 發表時間:2022-01-14 06:04:38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