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3112次
1人
1個
0人
【個人簡介】:刁默君,中學高級教師,從事英語教學22年。曾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園丁獎、水城名師等榮譽稱號;執教市級公開課和省級優質課研究課;參編和主編《創新學習策略》、《輕松奪冠》等多部著作;《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發表于《中國教育發展年鑒》;《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滲透教學探究》發表于《聊城大學校報》;《英語新教材教學反思》發表于《中外教學研究》,并獲全國教改論文一等獎;《小論英漢詞匯的社會文化內涵》和《中小學教師與學生家長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獲山東省教科研成果二等獎;市級課題《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和省級課題《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滲透教學探究》已結題。?? 1987年,我走出大學的校門,開始了我的教學生涯。沿著漫長的教壇之路,我風雨兼程,生命如歌。我也曾有年輕氣盛的躁動、屢遭挫折的痛楚、不眠不休的焦慮。從把教師作為一種職業,到把它當作一種事業,酸甜苦辣,盡顯其中…… 二十二年的教學生涯使我深深懂得了教育的意義和真諦:“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于奉獻;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币舱沁@份感悟激勵著我在漫長的歲月中努力攀登,上下求索,工作著并快樂著。在祖國教育這方圣土上用執著和忠誠書寫著“奉獻自我、提升自我、挑戰自我”的人生格言!奉獻自我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愛著教育這片圣土,深愛著三尺講臺,深愛著我的學生。就象鳥兒離不開天空、浪花離不開大海,我離不開我深愛的教育事業。我幸福,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我驕傲,我是一名人民教師,因為我奉獻著、也收獲著,我收獲著“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樂,收獲著師生間至純至真的情感,收獲著桃李滿天下的榮耀,收獲著創造的幸福。因為愛,才奉獻。為了一張在課堂上僅用半分鐘的教學掛圖,我會挑燈夜戰不惜花費兩三個小時;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收集和編寫了100多首英語兒歌、1000多條英語諺語和格言和英語小幽默;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我每天堅持和至少三名學生談心;為了提高教學水平,不斷反思自己,我每天堅持寫教育隨筆和教學心得,梳理和總結自己的教學思想?!坝眯淖鼋逃笔俏胰松淖毅?,也正是這份執著,我年年被學生評為“最受學生喜歡的教師”。我的學生魏星曾對記者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的英語老師是陽光,我們是小苗,在課堂上我們一起進行光合作用”。學生的賞識時刻鞭策、激勵著我:要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提升自我 教學是一門永遠令人遺憾的藝術。要想使事業之樹枝繁葉茂、常青不衰,教師應該是終身學習者和問題研究者。那么,怎樣才能在教學中立于不敗之地、保持教學鮮活的生命力呢?我在教學實踐中感悟出三大秘訣。一要拒絕平庸,遠離浮躁,寧靜為人,寧靜為學,腳踏實地用心做教育。二要以人為本、以學定教,把學生當成教學的第一資源去研究、去挖掘。三是學習、實踐、反思、研究、總結、提煉,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無論教學工作多么繁忙,我總是擠時間堅持學習,在學習和思考中探尋教學的活水源頭。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作為教師,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理論素養,才能在教學中尋到活水源頭,才能跟上素質教育和時代的步伐。第一、系統學習、研究了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并寫了十幾萬字的學習筆記、心得。如構建主義理論、創造學理論、智能多元學說、張思中外語教學法、包天仁“四位一體”教學法、鐘道隆逆向學習法。特別是北京師范大學胡春洞教授的學術觀點“Everyone ??is born a talent to ??learn.”對我的啟發很大。他認為學生“個人生理和心理頻率與學習環境頻率共振和諧能誘導出學生的超級學習潛力”。受其影響,我在教學中特別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愛、相信、尊重每一位學生,注重“情感”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努力營造“用中學”、“學中用”的英語學習“情景”,課堂教學的效率大大提高,所帶班級的區統考成績榮獲“八連冠”,02 — 03學年下學期區統考成績達到139.67的高分,優秀率100%。第二、學習信息技術和多媒體理論,實現英語教學途徑的多樣化,為學生個性化學習、開放性學習提供空間。第三、請進來、走出去,采用多種方式和渠道向專家和同行學習,進行理論和教學經驗的交流、切蹉,并向不同學科的教師學習,打破了學科間的森嚴壁壘,開闊了教育視野。一個教師是否優秀,當評價不再僅僅以勤奮奉獻為至高標準,轉而以智慧創新為評價準繩時,教師的工作實際上開始走向教育研究的新時代。新課程提出“教師即研究者”。這從政策和理念上為我們教師提供了支持,同時也為我們指明了成長發展的方向和舞臺。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首先要把自己置身于一個研究者的高度去審視教學工作,追問教學行為背后的教育思想和規律是什么,教育行為如何改進優化。惟有如此,才會讓自己從膚淺的實踐者成長為研究者,從被動的實踐者成為主動自覺地實踐者,從現象的感受轉入深層次的思索與創新,從而成為具有理性思維的教育研究者。行動研究是我進行教育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首先,在教學中我努力用所知的最先進最科學的教育理念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凡有教育行為必追問自己:為什么這樣做,最好怎么做。其次,及時記錄自己有價值的教育活動,通過教育敘事、教育日志、案例等形式保留最鮮活的教育資源,便于自己經?;匚毒捉?;第三,及時總結和反思。根據自己的教育體驗寫反思筆記,以寫促思,使得自己從現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剖析。第四,以課題為載體,在先進教育理論引領下,進行行動研究,在教學實踐豐富和發展教育理論。我所主持的市級課題《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和省級十一五課題《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滲透教學探究》已順利結題。挑戰自我 人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源于不斷的追求和逐漸的完善。我給成功下了這樣一個定義,那就是:今天比昨天要好,明天比今天要強。如果說我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的話,那么它來自于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自我挑戰。在多年的英語教學中,我邊工作,邊反思,邊總結,并大膽改革,銳意創新,嘗試探索更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成長,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教學風格。我對英語教學的探究大致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87—1991)是對直觀教學和情景教學進行的嘗試和探究。在當時的英語教學中,我們教師普遍采用“語法教學”和“句型教學”兩種方法。課上,老師講學生聽;課下,學生背單詞背句型背課文,做題做題再做題。這種單一的傳授式教學方法違背了語言教學的規律,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沒有達到語言學習是為了進行交際的目的。面對沉悶的課堂和苦不堪言的學生,我第一次認真反思我的教學,并不顧種種阻力(當時的英語考試中沒有聽力和表達的考查項目),對“直觀教學”和“情景教學”進行了摸索、探究和實踐。在教學中,我把教材中的課文改編成對話、小戲劇,利用自制的學習“道具”,讓學生在直觀中掌握語言知識、在生動的生活情景中使用語言,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聽說能力,“金口難開”的學生終于開了口,困惑的臉上終于蕩漾出笑容,灰色的課堂也鉆出了絲絲綠意,學生的英語成績和表達能力得到提高,我也嘗到了工作的樂趣,并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為我以后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第二階段(1991—1999)是對“愉悅教學”的嘗試和探究。我深信,語言是一門藝術,語言教學更是藝術,那么語言教學就要充滿情感、情趣和美感。基于這種認識,我開始了“愉悅教學”的嘗試。簡筆畫、自制的教學掛圖和多媒體的使用豐富了我的教學手段;學生自編自演的小話劇、英語幽默、英語小故事使課堂充滿笑聲,生機盎然;英語歌曲、英語詩歌、英語小快板、名曲欣賞更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英語“習得”中獲取了知識、陶冶了情操、增長了智慧,有力地促進和補充了學生的英語課堂“學得”,培養了學生的表現力及創新意識,并且為英語課堂注入了暖暖的人文情懷,把學生帶進了一個英語學習的新境界。第三階段(1999—今)在新課程“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引領下,提出了構建“綠色課堂”的教學理念。其基本內涵是:熱愛與賞識、平等與尊嚴、激情與活力、合作與競爭、創新與發展。綠色課堂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方法及策略的培養和指導,強調語言的學習是“用中學”而不僅僅是“記誦之學”。 語言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實踐性和文化性。語言教學只有把這四個特性有機結合,才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正是基于對語言特性的認識,在教學實踐中,我探索出了以情趣-生活-文化為特征的“英語綠色課堂”的教學模式。綠色課堂是充滿情趣與活力的課堂。在英語課堂上,根據課文的內容和初中生的認知特點,精心設計,利用各種形式進行英語輔助教學:邊說邊做,拍手唱,繞口令、猜謎語、看圖說話、為動畫配音、情景劇表演、英語歌曲等等,學生積極地參與,快樂地聽說,放聲地歌唱。寓教于樂的課堂,活潑而自信,洋溢盎然生機。綠色課堂是生活化的課堂。一方面,隨時利用和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把生活的源頭活水引入課堂:當初春的小雨拍打著教室的窗子,教室內便會響起老師用《藍精靈》音樂創作的英語兒歌“Can you hear the rain?”;伴隨北京奧運會的主題歌You and me,各種體育運動的知識又在課堂上熱烈展開。另一方面,遵循“為學而用,在用中學,學了就用”的原則,強調學以致用,要求學生能用英語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師節來臨,朗誦一首英語詩歌,獻上對老師的感謝與祝福;鉛筆盒內,填上英語課程表;班級活動,張貼一份英語海報;日常對話,用英語談論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等等??傊?,讓英語教學既立足于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英語課堂來源于生活,更服務于生活,生活化的英語課堂更精彩。綠色課堂又是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課堂:英語文化中的體態語、稱謂語、禁忌語、生活習俗、風土人情、顏色和數字的含義等,或加以對比,或圖片展示、或專題講座、或情景演示,在學生認識西方文化的同時,更加增強對母語文化的熱愛。同學們分工合作,自主設計的文化專題“Christmas”,全方位了解了西方的圣誕文化;Table Manners專題,掌握了西方餐桌文化。英語文化手抄報、班級英語角更展示了學生個性與靈性。英語綠色課堂把教材與教法、教師與學生、課堂與學生、文化與生活有機地編織成多維立體教學網絡,使英語課堂豐富多彩,學生的綜合使用和創造性使用英語的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綠色課堂使七中的英語課程改革走在全區的前列。英語綠色課堂”專題片在08年全市素質教育大會上展示,得到與會領導和教師的一致好評。昨日的成績讓我勵志,明日的輝煌要靠今日的努力去爭取。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作者:117.95.19.* 回復:0 發表時間:2009-12-18 10:19:11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