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戰國時孟嘗君門下食客。一作馮煖。初,待遇甚低,彈劍而歌,要求改善地位。曾為孟嘗君到封邑薛地收取債息,得息錢十萬,將不能還息錢的貧者債券燒掉,替孟嘗君收攬民心。孟嘗君被讒去相,他又游說秦王和齊王,使齊王
摘要: 畢公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周武王的弟弟,文王吞并商人畢方之后,便封畢公高于畢國故地。周初時,他被封于畢(今陜西咸陽西北),為公爵,故史稱為畢公高。春秋時,其裔孫畢萬自畢國出奔晉,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傳
摘要: 字壽齋。為宋翰林院博士,護駕隨高宗南渡,從河南開封落籍無錫。賜建宅第于鳴珂里,即小婁巷。談信是宋高宗的老師,紹興八年(1138)御賜“溯派汴梁”匾額。此匾額一直掛于小婁巷48號談氏宗祠正廳,在1956年才被摘下。
摘要: 字孺木(1594-1657)。海寧人,明末清初史學家。原名以訓,字仲木,號射你,馬橋人。明諸生。明亡后改名為遷,字孺木,號觀若。自幼刻苦好學,家貧,靠繕寫、代筆或作記室(秘書)維持生活。南明弘光元年(1645)為閣臣
摘要: [清](約公元一八七五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均不詳,約清德宗光緒初前后在世。嘗以劉心白遇沈娥娥事,撰《孝娥記》傳奇一本十六出,傳于世。
摘要: 談維煦,江蘇武進人。1942年畢業于中央政治大學。曾任國民黨政府軍委員會政治部秘書、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參議、新疆日報社社長。1949年在新疆起義。建國后,歷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副秘書長,陜西省輕工業局局長,
摘要: 直隸寧河(今屬天津)人。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延安縣政府第三科科長、中共佳木斯市委宣傳部部長。建國后,歷任中共佳木斯市委副書記,遼寧省委工業部副部長、省委副秘書長,遼寧省經委、科委主任,遼寧省
摘要: 談愷(1503—1569)談信十世孫,住無錫小婁巷,字守教,號十山,嘉靖乙酉舉人,丙戍進士,官至都察院都御使。他在無錫的小婁巷、大河上辟建“城中第一”的宅第“萬備堂”(在今崇寧路46號附近)。宅大園深
摘要: 明](公元一五九六年前后在世)字思永,無錫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明神宗萬歷中前后在世。著有《避暑漫筆》二卷,《惠山古今考》十卷,《四庫總目》并傳于世。